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国治:《如何爱孩子》自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关键在于了解人性,不要忘了孩子是人,是人就有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人都需要被关爱,同时也需要被尊重,在关爱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就会形成控制,因控制而导致叛逆。人也需要被了解,被信任,被肯定,被赞赏。大部分家长是不了解孩子的,只关注身体的健康,忽视心理需求,重视理性,忽视感性,经常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一个孩子,其内心的苦痛一再被父母忽略,他因此也会忽略别人的苦痛,成为孤独冷漠的人——既然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又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感受呢?同时他也会屏蔽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好过一点,如此就变得无感、呆滞、冰冷。父母亲经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对的,天下父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却呼喊“我被爱得要窒息了,宁可你不要爱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父母不懂得如何爱,不懂得人的心理,于是爱得越深就伤得越重。其实,只要了解人的心理需求,给孩子以人性所要的,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人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人是需要被尊重的,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通俗地说,就是“要面子”。人人都有自尊心。《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不只富人或达官贵人有自尊心,要被尊重,贩夫走卒也有自尊心,也要被尊重。反正只要是人,无论贫富、贵贱、美丑、贤愚、长幼,都有自尊心。不要忘了,孩子也是人,也要被尊重。只要是人就有此需求,只要是人就要去尊重他,彼此满足被尊重的需求,人与人才能和谐共处,才会有幸福感。

人是需要被看见的,所以要打扮漂亮,求个回头率;人是需要被看见的,所以在网络上要博眼球,求个点击率。人为什么要显摆?需要被看见。懂了这个道理,人与人相处,就不可以视而不见、目中无人,不只对同事、同学、朋友如此,对自己的家人——配偶、父母、孩子更要如此。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需要被看见,例如孩子画了画,会喊“爸爸妈妈,看我画的”;考试得高分,比赛得奖,或哪方面有所突破……都要被看见。即使没得高分没得奖,努力的过程也要被看见。不只看到结果也要看到过程,甚至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都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有失意的时候,有经受挫折的时候,有伤心难过的时候,这些更需要被看见。然而我们经常对此视而不见,不是吗?

再进一步讲,人是需要被知道被了解的。《论语》里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圣人孔老夫子的境界,我们普通人则是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看到自己,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人就会有伤心难过、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哭,会愤怒,会担心、害怕、恐惧、紧张。当我们被批评、被指责、被冤枉、被误解、受委屈的时候,这些情绪就来了。然而我们的伤心、难过、愤怒往往被贬低、被否定,被认为是负面的,不是正能量,因而不被允许,这其实是在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殊不知情绪被压抑、漠视久了,就会发展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肝病、胃病、癌症等生理疾病。

人需要被了解。碰到别人伤心难过,我们常常劝人坚强,或者安慰对方“不要难过”,或者讲道理,或者表示同情,更严重的还会去训斥对方,这些对当事人或孩子有用吗?其实劝说、安慰、讲道理都没有看见对方内心的苦楚,而是在忽略他内心的痛苦,是对人的否定、不允许、不接纳。什么是真正的看见?真正的看见是感同身受,重点在于感觉到对方的感受,还要对他说出来,而且要说事实。“是的,碰到这种事(例如被误解)你一定很难过,很委屈,甚至很生气。你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对你,是吗?”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对方就会觉得:你贴到我的内心了,我感受到温暖了,我的伤痛被看见了,我被了解了,你懂我!这才是真正的安慰——让我感受到关爱,让我不再孤寂。这样才有疗伤止痛的功效。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是否自信影响着人一生的幸福,包括工作、婚姻、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观等,自信的人容易成功。心理学家都知道,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原生家庭,来源于自卑不自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因为爱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样样都要好;因为要求完美,看到的都是不完美,看到的都是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于是就会开始批评、指责;孩子就会觉得我不够好,我很糟,甚至觉得没有人爱我,于是就产生了自卑感、无力感。人的心理机制是父母怎么看待我,我就怎么看待自己。父母看不到我的优点,总看到我的缺点,所以,我也只能看到我的缺点,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很困难。甚至当别人说我有优点的时候,我会怀疑:我有那么好吗?遇到挫折不如意时,会批评指责自己,同时也会批评指责别人,怪罪别人。这样的心理怪圈,若不察觉,若不警醒,若不调整,若不疗愈,就会这样过一辈子,甚至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代传一代。

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问题,父母一定也有问题。但吊诡的是,人很难承认自己有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听说现在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都忙得很。其实问题的根源在父母身上,只要父母调整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这是我创办“如何爱孩子”课程十多年来的经验。养育孩子犹如种植物,首先要松土、施肥,要整土不要整苗,然而家长们大多都在整苗,甚至还要拔苗助长,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难怪孩子会厌学、得抑郁症。现在的时代,父母真的需要再学习、接受再教育,学会了如何爱,孩子才能轻松,自己才能轻松。

“如何爱孩子”这个课程原来是针对为人父母的,后来很多学员上完课回去,亲子关系改善了,夫妻关系也改善了,跟父母亲的感情更好了,自己的伤痛也得到了疗愈。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为什么?都是人嘛!只要是人就有共同的心理需求、共同的心理反应,掌握了这个心理法则,许多人际问题和矛盾都可以解决,所以课程名称后来改为“如何爱”,不只限于亲子关系。2013年我退了休,我的儿子古峰继续讲授这个课。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加上他自己成长的经验,他讲课也很受欢迎。这个课程确实让很多家庭受益,能帮助很多人,他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所以一直在全国各地开办,同时也研发出了二阶课程“探索自我”、三阶课程“静定修养”。

本书出版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生命中的恩师南怀瑾先生。他让我打破生命的幻象,认识真正的生命,把我从人生的底谷拉上来,解决了生命中的哲学问题,令我不再徬徨,学会了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南老师对我恩同再造。还要感谢我的心理学老师陈怡安博士。他给了我很多启发,纠正了我只重理性忽视感性的错误观念,让我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两位老师都已过世,在此深切怀念他们。更要感谢我的妻子余惠贞,她一直支持、协助我,以她多年研习心理学的成果和自我成长的经验心得参与授课。我们夫妻之间也有矛盾,也会争吵,但也因此促进了彼此的成长。也要谢谢全国各地的主办方十几年来对我们一家人的支持以及对这个课程的坚持。推广这个课程有一定的难度,辛苦大家了。还要谢谢上过课的学员,不少学员还推荐家人、朋友来上课。我知道实践课程理念的过程会遭到家人或一些亲朋好友的反对和误解,主办方也好,学员也好,走在时代的前端是比较寂寞的。同时,要谢谢薛健教授和他的学生将课程录音整理成文字,谢谢东方出版社孙涵总编辑让此书能与读者见面,谢谢张莉娟编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删修书稿。

天底下没有完美的人,现实必然是不完美的,此书必有不完美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指正,不吝赐教。


古国治序于2022年2月2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自卑 家长要怎样帮孩子重拾自信
倾听孩子的艺术
孩子出现几个迹象,可能已身处自卑的边缘,家长须及时“挽救”
家长再生气也不能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一辈子的
30多岁“巨婴”专业啃老,生活奢华安逸,妈妈:“她还是个孩子”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