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歌当哭——怀念付金仁老师

长歌当哭

——怀念付金仁老师

■作者:王峰

  惊悉付金仁老师驾鹤西去,不胜悲哀,深深地缅怀。付金仁老师是721矿古城学校的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21年11月25日付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西抚州逝世,享年79岁。

  消息传来,网络上一片哀悼之声。付老师的学生们和同事们在各微信群里举行了追思会,给敬爱的付老师送行。很多学生凑了白包,托在抚州的同学转交给付师母。住在抚州的不少学生买了花圈去参加追悼会。

  前年12月我到抚州还去看望了付老师和师母。那时付老师气色挺好,他告诉我,他每天接送孙女去市里读书。我提议他加入古城学校微信群,他说他家没有网络,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没有人给他弄。没想到付老师突如其来地就走了。真是悲甚!一瞬间,付老师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眼前,付老师教书育人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教室里大气磅礴地吟诵《沁园春·雪》的风采。又仿佛听到了他对后辈毫无保留的谆谆教诲。往昔的一幕幕,就这样从脑海深处,变得鲜活起来。

  作为付老师的弟子,谨以此文,写点往事,寄托我的缅怀和追思之情。

  四十多年前,我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了古城学校中学语文组。校领导安排我先做见习教师,由付金仁老师带教我一个学期。这样我有幸成为付老师的弟子,在他门下学习,亲聆他的教诲。

  那是1976年的春天,付老师教高二(1)班语文兼班主任。付老师个子不太高,衣着朴素整洁。寸板头,又黑又粗的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立着。瘦削的脸庞,戴着眼镜,露出儒雅温和的微笑,他的手指被烟熏得焦黄。他的外表透着干练、刚毅和果断。他讲起课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他写的字,遒劲有力,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字如其人,他的性格,柔中带刚,质朴无华,正直善良,乐观向上。

  付老师给我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听课、备课、读书。先说说听课。付老师叫我准备一本听课笔记本。每天跟着他去班级里听课。他说“教无定法”,语文组其他老师的课也要去听,并做好记录,这样可以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记得开学第一周的某一天,我听了高二年级三节语文课,分别是付老师、周兆旺和袁刚三位老师的课,他们的教学进度一样,都是上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在这个学期里,我听高二语文组这三位老师的课是最多的。虽然三位老师上课风格迥异,但他们都有着渊博的学识,令我佩服!组里其他几位老师的课我也听过。我会根据听课记录来备课写教案,修改教案。

  那个时候,教学参考书很少,备课写教案并不容易。付老师给了我几本南昌、抚州等几所重点学校编的语文基础知识书。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到了评析鲁迅杂文和分析鲁迅小说的书。我父亲北京老单位的同事寄来一本《毛主席诗词37首赏析》,这几本书对备课写教案有用。我每每写好一篇教案就会交给付老师看,付老师都会用红笔修改,从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布置作业等几个方面来修改。与其说我是以教师的角色在备课写教案,不如说我和学生一样是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虽然我1975年当知青时在公溪镇当代课教师,曾经在公溪中学借了20多本鲁迅的著作认真读了两个月。可是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我只读懂了一些皮毛。我写鲁迅小说《祝福》《药》及杂文《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几篇教案时,结合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写作背景,我根本没有读懂鲁迅的作品。

  付老师对我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多读书,要增长知识。”那年我仅有高中学历,教中学语文是力不从心,赶鸭子上架的。那个时期,新华书店没什么书卖,图书馆里的书也很少。但恰巧组里的袁刚老师个人藏书很多。他二十多岁,高个子,仪表堂堂,南昌人,是高干子弟,小提琴拉得非常好听。他待人真诚和善,主动借给我《中国文学史》四册,还有《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等书籍。高中语文组的刘继鹏老师告诉我要多读世界名著,要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契科夫短篇小说选》等,还要读读雨果、巴尔扎克的小说等等。这些书袁刚和刘继鹏老师都先后借给我读过了。袁刚和刘继鹏两位老师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真是雪中送炭,令我不胜感激。这两位青年教师恰巧和付老师是好朋友,他们是“三剑客”。也许我是付老师的徒弟,在付老师的影响下,他们对我也很关心。学识渊博的周兆旺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听了他许多节课,受益匪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1977年恢复高考,周兆旺老师考上母校北师大的研究生,毕业后去了江西师大做了历史系教授。袁刚老师读了大学离开古城学校,最后做了北京大学政治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继鹏老师后来调到上海市市重点高中教书,经常看到报刊上有刘继鹏老师的文章发表。刘老师多才多艺,书法、绘画、剪纸水平一流。

  德高望重的付老师在诸多方面是有目共睹的,众口皆碑的。他教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听,课堂互动效果好,教学成绩斐然。他带的高中文科班参加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

  付老师教学水平高,教育水平也是一流的。那时有的班级里总有些孩子上课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老师上课上不下去,被气走的现象并不鲜见。但不管多么乱哄哄的班级,只要付老师接手当班主任,没有他治理不好的,他当班主任很有一套。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去听课,付老师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在班级里训话,他站在讲台上,脸色严峻得像一片青石一样,显出威严、令人敬畏的神态。那眼镜后面的眼神,犀利得像一支支箭似的射出来。他言词铿锵,凌厉果断,掷地有声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得学生无地自容,心服口服,没有人再敢搞出什么幺蛾子。我坐在后面听课,听他训话,都被吓得心里忐忑不安。付老师对事不对人,不点名批评,这样给犯错误的学生留了面子,不伤自尊心,也警示教育了其他学生,使学生明辨是非,一举两得。当然课后付老师还是会找学生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谈话。

  付老师和师母养育了一子四女5个孩子,家务繁杂,但他却从没有因私事影响工作,终身以从教为乐。

  很荣幸,付老师成为我的带教老师,他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都毫不保留,倾囊相授,使我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后来我在工作中遇到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还是会去向付老师请教,付老师的指点总会让我茅塞顿开。

  1996年,我调离了古城学校,去了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所中学任教。2004年的暑假,我回到了古城,去付老师家看望他。他告诉我,他2002年1月份退休了,然后在新居的一所民办学校里担任校长,继续教高中语文毕业班。我跟付老师开玩笑说:“付老师在古城学校当副校长,现在(付副)负负得正,是正校长了。”付老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徐徐吐出白色的烟圈,笑着说:“瞎说,瞎说。”老师年过花甲,老当益壮,还发挥余热,在教学第一线上拼搏,令人钦佩!我告诉付老师,我到上海工作后,非常忙,边工作边学习充电,双休日去上师大和华师大参加“专升本”读书,现在已经考出了“汉语言文学”大学本科毕业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付老师的叮嘱,我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情感,抚今追昔,我内心充满了对付老师的感激。

  付老师的一生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诲人不倦,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为矿山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全校师生和矿山职工的一致赞扬。

  付老师,学生不才,写下此文,特此纪念这一生与您的相遇,感恩您做我的灯塔。天堂鲜花烂漫,宁静祥和,再无疾病之痛,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哀哉!尚飨。●2021年12月7日写于上海

       为悼念付金仁老师,2021年12月10日出刊的游子报特在第一版出了纪念专刊,下面是第315期游子报版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通报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老三届丨钟浔如:从赤脚老师到大学讲堂
语文老师最忙(散文)
别叫我“师傅”
比赛感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