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文梅文集3:抚州西瓜

抚州西瓜
■作者:华文梅
  炎热的盛夏已过,夏季的水果也即将谢市。前天爱人抱了个西瓜回来。瓜不大,一破两,一人一半。许在现在水果多了,这个西瓜除了水分足、甜度够外,并没有特别鲜美的口感,倒是十分怀念过去在矿里吃的抚州西瓜。
  从小在721矿的古城长大。过去物流并不发达,能吃到的新鲜水果也少得很。只是记得每到夏季,各单位都会安排生活车去矿区的附近采购西瓜,回来后分给职工。这里的分当然不是白给的,一般得等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从工资里扣西瓜钱。有一个月可能分得多了,老爸的工资被我们吃掉了大半,就听母亲唠叨了好一阵。唉,穷家难当啊!现在觉得好笑,可当时我们小孩子尚不能理解母亲当个“巧妇”的不易,只觉得那西瓜是夏日里最最好吃的珍品了。
  其实抚州西瓜在历史上原本就久负盛名。远在宋代,就已闻名遐迩,曾与河南开封瓜、安徽凤阳瓜、浙江平湖瓜并称“四大名瓜”,遗有“冷似霜雪甘如蜜,一次加口沉疴痊”这样的诗句赞美它。
  与我们现在常吃的江南小瓜不同,抚州西瓜个头特别大,小的一般也要十多斤一个,三四十斤的也很多见,大的甚至五六十斤。也不似现在常见的圆滚滚一个,而像个大冬瓜似的,长圆形,很有些“彪悍”。许是红土地上生长的缘故,此瓜一般多为沙瓤,脆、沙、甜,爽口、汁多、纤维少,甚是美味。在炎炎的苦夏,有这样的佳果来消烦止渴、解暑清热,实乃幸事(不似现在的许多西瓜,广施化肥,更有不良果农,竟将催红素、甜味素等化学试剂用于西瓜生产,令人胆寒)。
  一个大西瓜,往往就是全家一天的消暑佳品。因当时还没有家用冰箱,故一般是中午饭后切开,一人吃一片、两片,母亲就将剩余的瓜放在水盆的中央,让凉水养着它;午觉后每人再吃一片就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这时西瓜大多还剩大半,继续在水里养着。待傍晚回家时,正是饥渴之时,再吃上两片瓜,晚饭也不着急了。在大人忙晚饭时,孩子们在楼前空地上先撒上几盆水,让土地也解解渴,再搬出自家的竹床,给它来个水疗,就准备享用晚餐了。还没有电视的时候,每晚大多是在各家的竹床边听故事、闲聊中度过。当然,睡觉前最后的节目是把养在水中剩余的西瓜给消灭掉,如不吃完可就当真是暴殄天物了,那是断断不肯的。
  吃完西瓜还留有副产品——瓜子,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家的瓜子都舍不得丢弃,而是洗净,晒干,收集起来,待到夏天过去也能攒到个三四斤了。那时的西瓜都是自然成熟,故瓜子虽不大但都坚实饱满,仔肉粒粒肥厚,自有其香醇之味。到春节年三十前,母亲把它们特别处理过后,炒得喷香,成为节日里一道美味的零食,这可是只有春节才能享受的哦。
  对西瓜的美味深深地根植于我童年的记忆里。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吃到西瓜,便忆起这抚州的佳果,以及由此而联想起那无忧无虑、恣意生长的矿山童年。写于2014年8月25日@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7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北岸时节[小暑]
谁吃过这种西瓜,大面积的种植却不是为了吃它的肉
夏天满地瓜没熟就被打的稀碎,随便吃不要钱,但必须要把籽留下
诸葛亮吃瓜留子
摘瓜取籽,西瓜子是这样采收的,场面壮观震撼
兰州籽瓜与大板瓜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