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难、战争、疫情……在「政治性抑郁」的穹顶之下


这是「正在读」的第53篇原创文章
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3月21日下午,我随手点开了微信群里的一条新消息。群友说一架飞机在广西某村坠落,其他信息不详。半个小时里,朋友圈和微博已经被刷了屏:东航客机MU5735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机上的132人失联。

从惊讶、怀疑真实性到证实消息的过程很短,而整个晚上却因为这则悲剧事件的巨大冲击力而显得漫长。我无法控制地搜索相关信息。我一遍遍地回想看到的那个视频:一架飞机垂直加速俯冲地面。我想象他们遭遇的痛,那最后的时刻:耳边的尖叫声,重力对人体造成的撕裂感,还有脑海中快速闪过的一生的浓缩……

 坠机现场发现的乘客笔迹

这几年的坏消息尤其多,我们充分体会到「无常」之苦。疫情仍在反复,战争阴云不散,再加上空难……每天生活在这些坏消息里,我们感受到的压抑、无助和创伤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展成一种叫做「政治性抑郁」的情绪病。

什么是政治性抑郁?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政治性抑郁」,但已经对类似的症状并不陌生。

你可能深陷坏消息无法自拔,持续不断地刷手机。就算你放下手机,脑海里仍然一遍遍重播视频中的那个灾难场景;

你可能强迫自己去工作,但连续好几天都提不起劲,心思完全不在当下,工作频繁出错;

你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你开始觉得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未来只会更糟糕,你对一切都不再怀有信心和期待,开始得过且过……

这些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坏消息,确实可能造成严重的情绪问题。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不公待遇时,会本能地感到愤怒。当我们看到灾难发生时,会希望自己能改变什么。但是当坏消息越来越多,当我们发现自己无力改善状况,我们就会陷入内疚和自责,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无助感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经济和政治因素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毋庸置疑,政治性抑郁是客观存在的心理问题。

 对坠机事件的媒体报道

对「政治性抑郁」最广为人知的阐述,来自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Robert Lusson博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政治性抑郁》(Political Depression)。在这篇文章中,他详细讲述了政治性抑郁的症状、原因与后果。

Lusson指出,政治性抑郁有以下相关症状:

第一,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低落或烦躁的情绪状态,并且伴有悲伤、空虚、绝望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抱有负面的想法,甚至被负面想法所影响,情绪越来越糟,陷入恶性循环;

第三,这些症状可能会严重损害个体的社会交往、职业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

 Robert Lusson博士的文章《政治性抑郁》

政治性抑郁与普通抑郁不太好区分,不过政治性抑郁有另外一层维度的表现:患者不再想、也无法去掌控自我的命运。它是对一个人过往信念和信心的挑战。

当一位年轻人对未来满怀期待,这个时候如果很多不幸与不公发生,将他的期待和天真砸得粉碎,他很可能觉得焦虑、愤怒,感觉受到了背叛和欺骗。这是比情绪问题更深一层的危机,是关乎生命意义的危机

Lusson博士在文章这样描述政治性抑郁的感觉:「政治性抑郁让我们感到漂泊无依,仿佛在阴沉的海洋中,不辨方向。你看不清任何东西,目之所及没有陆地,太阳、月亮、星星全不见踪影,我们感到孤独无助,举步维艰。那些灾难性的事件和无法动摇的现实,正摧毁我们信念的根基,而对这一情况,我们无力改变。」

 「抑郁系」动画片《马男波杰克》剧照

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政治性抑郁?

尽管根据Lusson博士的标准,很多人并没有达到政治性抑郁的病理程度,但对于他描述的部分症状,相信大家在近几年已经体会。

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政治性抑郁?

1. 互联网环境给人造成的迷茫和困惑。

互联网时代与电视纸媒时代相比,无论从信息的密度、传播的速度,都超出了许多量级。我们更容易接触到在电视和纸媒时代无法了解的信息。

短视频的媒介形式让灾难与情绪的传递更直观、更强烈,算法推荐机制可能会营造一个「信息茧房」,我们在短时间就同一话题接收到大量信息,长时间沉浸在这些信息中,会令人情绪超载

一方面,我们关注远方的人们,为灾难所揪心,但算法的重复推送,令我们在悲伤无助的情绪中越陷越深,这无益于改善现况,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替代性创伤」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流量为王的逻辑下,网络舆论场充斥挑动对立、夸张情绪等吸引眼球的做法,不同阵营的人们意见格外撕裂,很难理性对话,更别提达到共识。

这一切加剧了我们情绪上的无所适从,加剧了精神内耗,导致政治性抑郁。

2. 政治性抑郁来自个人的恐惧感。

Lusson博士指出,导致政治性抑郁的原因之一是恐惧感。我们之所以焦虑和无助,是因为我们能够与远方无穷的人们共情。我们将自己代入他们,我们担心,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也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们害怕被战争、经济形势、政治力量、性别观念等等不可控的力量所伤害,害怕被隔离、被孤立。当看到这些糟糕的消息时,我们甚至有时会感到被结构性地针对,被整个系统所「PUA」。我们的现实感遭到威胁,进而开始自我否定和怀疑。

3. 特定的人更容易患上政治性抑郁。

比他人更容易感受到政治性抑郁,并不意味着你的心理有缺陷。恰恰相反,它可能意味着你拥有一些珍贵的心理特质:你是积极的行动者,对他人充满责任心,富于理想主义气质,乐于影响他人、改变世界。而这些心理特质的另一面,是更容易被失控、无助等强烈情绪影响,更容易受伤,通过陷入淡漠和孤立来逃避现实。

 「抑郁系」动画片《马男波杰克》剧照

如何应对政治性抑郁?

也许,政治性抑郁与抑郁症一样,也是一种时代病。虽然我们无法断言,政治性抑郁的出现,究竟是因为这个时代比别的时代更糟糕,还是因为这些糟糕的事情更容易被普通人看到了。但对于个体来说,它对我们认知和信心的挑战,是需要长期处理的课题。

在介绍应对政治性抑郁的具体方法之前,我想谈谈我的一些基本认识和观点。

我曾经看到有人批评政治性抑郁的人是心理脆弱、无病呻吟,说还不如关心眼前的日子来得实际。对于这种犬儒主义和政治冷漠,我确实不敢苟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人的境遇我们可能有一天也会遇到,时代的尘埃落到个人头上,也会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我们需要彼此联结,相互支持,哪怕是安慰与呼吁,都好过全然的无视与冷漠。同理心与责任心虽然是导致政治性抑郁的内在原因,可是它也是的人性中珍贵而光明的那部分,如果要将它们否定,那该是多么得不偿失。

其次,我想谈谈理性思考。政治性抑郁的本质是人的固有认知受到冲击所引发的意义危机。在网上看到坏消息时,我们总会有难以置信的感觉,因为它挑战了我们的正向认知,意味着我们过去的认知可能是不全面的。同样,当被负面消息所淹没的时候,也应当记住,那不是全部。要警惕过于绝对的判断,同时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考。

第三,当政治性抑郁给自己带来实质影响时,首先应当保证的是自己的健康,将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己身上。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你此时此地的生活是你最应该抓住的东西,也是一切其他东西的前提。

 「抑郁系」动画片《马男波杰克》剧照


接下来的这些应对政治性抑郁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也欢迎你转给家人朋友:

1. 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

意识到你的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跟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学会辨别并且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抗拒它。

2. 控制你的手机使用时间。

社交网络上繁杂的信息是人的压力来源,你当然可以关心时事,但不必频繁地刷信息。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条规则,比如每天在起床后和睡前的半小时内集中查看资讯,其他的整块时间可以更好地利用。

3.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确定感。

周轶君在《圆桌派》节目中说,焦虑的反面是具体。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可控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确定感。比如,你可以更主动地规划每天的To-do-list,安排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你可以每天允许自己做几件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吃你想吃的东西,或者上网购物,和喜欢的人聊天,毕竟人生已经这么苦了,还不得给自己安排点甜头?你也可以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尝试一个新爱好、学习一门新语言。

4. 深度的思考和阅读。

网络中的碎片化信息容易让人感到焦虑和浮躁,需要安排一些深度的学习和阅读,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你可以学习一门网络课程,听一些讲座,或者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让自己更加从容,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也会为你推荐几本提升认知、缓解焦虑的好书。

5. 多跟真实的人接触。

将太多的时间花在网上,可能会失去一些奇妙的际遇。多跟真实的人接触、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会让你更容易感觉到美好,也能获得更多心理上的支持。

6. 把眼光放在更加积极、你能够改变和创造的事情上。

我们之所以感到无力,是因为坏消息中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或扭转。你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你能改变的事情上,通过行动去缓解焦虑。加缪在《鼠疫》中写道:「确实性就在那里,在每日的劳作中。其余的一切都系于游丝,系于微不足道的举动,不可在这里面恋栈。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关键。」

最后想与你分享两句话。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说:「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赐予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刘擎老师曾说:「以强健的精神和清明的思想,直面这个没有绝对凭据的世界。」

希望我们都能够对未来保持理性的乐观主义,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作者:梦元

精神杂食类动物,书店打卡狂魔,咖啡成瘾者,猫奴

「正在读」致读者们:

生活不易,越是艰难的日子,越是要以善意相互支持。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我们一样,在疫情之下被迫居家工作。我们「控制住灵魂对自由的渴望」,是为了等待春天的到来。

面对无常,困惑和担心是正常的,还好我们可以从书中寻找慰藉,还有彼此可以依偎取暖。这里为你推荐8本好书,希望它们可以帮你直面困难、获得平静和力量。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任何的想法、困惑,哪怕只是需要一点倾诉,都可以在留言中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彼此支撑,一起将路走得更长、更远。

推荐书单:

1. 加缪《鼠疫》:加缪曾说,「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鼠疫》中竭力抗击疫病的人们,正是绝望之中的希望所在。

2. 黑塞《悉达多》:一位青年的成长,要经历种种磨难和曲折。我们经历,我们体验,我们穿越一切,然后得到证悟。

3.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老寄语: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时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4.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用歌德的话说,生活就是「一连串越来越纯净的努力」。陈嘉映老师的这本书,正凝结了他在努力过程中的思考。

5. 项飚、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在千变万化的大时代,如何安放自身的位置?两代学人的对话,希望能提供一些解答的思路。

6. 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当下是一切的救赎。在这本书中,托利教我们通过活在当下,找到我们本来就拥有的内在力量。

7. 史铁生《病隙碎笔》:命运不是用来对抗的,而是用来穿越的。史铁生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8. 李娟《冬牧场》:人生不需要太喧嚣。于最细微处看见美,就是一大幸事。

👇点击关注

在书中遇见问题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位中国高管,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我有焦虑症,可是吃了帕罗西盯后长胖了太多,谁知道吃哪个治疗焦虑症的药好又不会长胖?
疫情中丧失亲人,哀伤如何安放
心理特级教师梅洁:面对疫情,教师如何做好 “心关怀”?
武汉,一个22岁女孩被确诊,独自在出租房隔离七天后...
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中的:Q&A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