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稻盛和夫:几近疯狂的渴求
userphoto

2022.09.05 辽宁

关注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大家对人生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往往像这样轻易看破。

然而,这是因为你先认定了“人生无法尽如人意”,才会导致事情成真,不是吗?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法尽如人意的人生,根本就是实现了自己原先的预期啊!

一个人的人生会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牵引,这是许多成功哲学的核心思维,而我个人的人生经验也让我建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若非心中热切渴望,美梦不会凭空实现。”换句话说,你能实现的目标,就是那些你曾衷心期盼过的。如果你连想都不曾想过,怎么可能会实现?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之所求会如实地反映在人生中。如果你想做些什么,首先就得好好想清楚自己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必须以超人一等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去期盼。

我切身体会到这个道理,是在40多年前第一次听松下幸之助先生演讲的时候。当时的松下先生还没像晚年时那样被神化,而我也只是个刚创业不久的不知名中小企业经营者而已。

松下先生在演讲中提到他为人称道的“水库式”经营:如果河川没兴建水库,一旦下大雨,很容易因为河水无处宣泄而导致洪水泛滥。反之,假如长期干旱无雨,则会因河水干枯而发生水荒。因此,应该兴建水库来储水,使水位保持稳定,才能免受天候和环境的影响。同理类推,他认为经营企业也该趁经济景气的时候,为将来的经济不景气预做准备,经营企业应有持盈保泰的规划。听到这里,挤满了数百位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大家开始议论纷纷。这个情景,坐在后面的我看得一清二楚。

“说那什么废话?不就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能力,才需要每天汗流浃背,拼命苦撑?要是有余力的话,谁还需要这么辛苦?我们想听的是怎样才能拥有那座水库,至于水库到底有多重要,现在这个节骨眼再怎么强调也是白搭!”

诸如此类的窃窃私语声,在会场中此起彼落。不多久,演讲结束,提问时间一到,有位先生站起来发难:“假如水库式经营能实现,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状况,可是实际上却办不到啊!怎样才能拥有一座水库?如果您不教我们如何得到,那恐怕说再多也不具任何意义!”听到这样的发言,松下先生温和的脸上浮现一阵苦笑。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慢慢吐出一句话:“关于如何拥有水库,我也没什么好方法。不过不去想办法兴建水库,那可不行。”这回,全场哑然失笑。对于松下先生没有搔到痒处的回答,大家显然非常失望。

可是我既没有失笑,也不感到失望,反而全身上下像通了电流一般深受震撼而当场愣住。因为我了解,松下先生的那句话,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愿望要强烈到充满全身!松下先生的一句“不想办法不行”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首先得有那个念头”。兴建水库的方法大家各有巧妙不同,本来就无法给个统一的说法。可是,首先心中若没有兴建水库的念头是不行的。这个念头是一切的起点。我想松下先生要传达的就是这个。

也就是说,如果心中连个想法都没有,当然不会知道该怎么做,也永远不会成功。因此,先在内心许下强烈愿望是一大重点。如此一来,这个想法会帮忙起头,一直到最后产生结果。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内心所刻画蓝图的具体展现。想法相当于种子,也是在人生这个庭院里生长茁壮、开花结果的,最初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个贯穿我整个人生的真理,过去我一直一知半解,直到当时听到松下先生略带迟疑的回答后,才豁然开朗,也在我往后的实际人生中,通过学习与体会成为真实的经验法则。

不过,如果真心希望愿望实现,光在脑中想想可不成,你得有一股“几近疯狂的渴求”。“如果可以的话是最好啦!”这种半调子的想法千万要不得,你的愿望必须强烈到让你朝思暮想,无时无刻都记挂在心。从头顶到脚趾,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这个念头,假设哪天受了伤,甚至伤口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个“想法”。你的想法必须专一、强烈到这种地步,才有可能转化为成就事物的原动力。

能力不相上下,也同样下苦功的两个人,一个成功了,另一个则失败,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大家往往把原因归咎于运气的好坏,其实重点在于两者愿望大小、深远及热烈程度的落差。

或许有人怀疑,这样说未免太过乐观了,其实,要废寝忘食、周而复始地反复去思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持续这个强烈的念头与几近疯狂的渴求,直到深入潜意识的程度为止。

经营企业也是一样,展开新事业或开发新产品之际,只要脑筋开始去想,就会产生一个当下的判断,推测此事行不行得通或能否顺利进行。可是一味依照“常识”判断来行事的话,原本可行之事也可能被搞砸。要是真心想做些什么,首先就一定得拥有强烈的念头和愿望。

要将不可能扭转为可能,就得先有几近“疯狂”的强烈念头,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成功,而以积极的态度持续努力。这不管在个人的人生或企业经营上,都是达成目标的唯一途径。

想象的画面必须是“彩色”的

想要成就事物,必须先有强烈的愿望。这样的说法算不上科学,因此或许有人会以精神论视之而加以排斥。可是,如果你脑中持续保有一个念头,并努力去贯彻思考的话,最后真的会发生让你“看到”结果的事。

也就是说,要以强烈的念头去想,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比较好,然后下一步就不能只是空有强烈的念头,而要在脑中认真规划实行的步骤,一次次地思考做法,并反复进行模拟。就像下棋时推想数以万计的下法一样,要一次又一次去模拟达成的过程,遇到阻碍时,就记下棋谱,然后再思考破解之道,根据情况随时修正计划。

如此不厌其烦地重复思考和修正,最后就会“看到”一条仿佛一直存在的通往成功之路,原先充其量只能算是梦想的东西,慢慢开始贴近现实,接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界线会渐渐模糊,就像已实现的事物般,让人可以在脑海中或眼前,把达成后的状态和轮廓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

而且,如果看到的成品是黑白的,那表示还差临门一脚,接下来可以看到更贴近现实的彩色画面,这种状态真的会发生。当想象中的画面浓缩到极点时,看到的就会是“现实的结晶”。

反之,如果没有对事物产生强烈的念头,加以深思熟虑,并且认真处理的话,就看不到清楚的画面,也就不可能成就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与人生。

就拿新开发的产品来说,光是达到原先设定的规格和性能标准还不够。只要产品还没达到当初经过透彻思考所“看到”的理想水平,那么就算满足了基本的要求,也不能算是好的产品。这种“差不多”等级的产品是无法获得市场一致肯定的。

过去,有一位与我同年代的研究员,大学念的是相当好的学校。有一次他与属下共同从事产品开发,几个月下来历经无数次的尝试错误,终于完成成品。然而,我只看了一眼就毫不留情丢下一句:“不行。”

“为什么?我们可是完全比照客户要求的性能去做的啊!”他的态度马上激动了起来。

“不。我期待的是更高水平的成品。先不说别的,你不觉得颜色看起来灰蒙蒙的吗?”

“您也是技术人员出身,所以请不要用'颜色难看’这种情绪化的字眼来批评!这可是工业用产品。您不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来给予评价,我实在无法接受。”

“你说我的评价过于情绪化也无妨,反正我想象中的精密陶瓷产品,不是这种死气沉沉的颜色就对了。”

不行就是不行,我要求他们重做。我当然很清楚他们下过的苦功,也了解他们心中的愤怒。可是不管怎样,当时的成品就是与我的想象有明显差异,尽管是在外形方面。就这样,他们一再被我要求重做,最后终于成功做出我理想中的产品。

当时我跟他们说:“我要的是如利刃般能割人手的东西。”我的意思是要他们把目标设在无懈可击、完美无缺的程度,做出精准、完美到手一碰几乎怕会被割到那样的产品。

“如利刃般能割人手”是我小时候常听父母讲的一句话。当成品一如理想具体呈现在眼前时,人往往会不由得产生憧憬与敬畏之意,而不敢用双手去触摸,我的父母对这种情况以“几乎能割手”的说法来表达。

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沿用了这个说法。只要东西还没达到让我确信“已经不可能再好了”的地步,就得加把劲继续做到好。这个观念对于志在攀登创造之巅峰的人而言极其重要,甚至也是一项义务。

 

看得到的就办得到

当然,这个观念不只是对工作而言,人生在世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以理想状态为目标,而且为了达到目标,必须进行“彻底思考直到看清楚为止”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持续保有强烈的念头。

试着将合格标准设在较高的水平,向前跨出一步努力去做,直到想法与现实完全合二为一为止。这么一来,就能完成令人满意的丰硕成果。

而且,有趣的是,如果着手之前就可以在脑海中明确看到,最后的成品一定能达到理想程度。相反的,假如事前就难以想象,则成品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这是我从人生各种境遇中所体验到的事实。

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原名DDI,现为KDDI)一开始投入手机事业时,也有相同情况。当我说出“未来将迈入手机的时代”时,周遭的人不是感到满腹狐疑,就是一口否定不表认同。

不管我再怎么斩钉截铁地说:“未来必将成为'随时、随地、任何人’都能以手机进行沟通的时代。而且不久的将来,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一出生就会开始拥有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司其他重要干部听了只是哑然失笑。

可是,我是真的“已经清楚看到了”。包括手机这项蕴含无限可能的产品,未来普及的速度与方式,以及在市场上的流通价位与尺寸大小等在内,我都已经在脑海中清楚看到了。

我凭什么能看到呢?从京瓷发展半导体零件事业的过程中,我在半导体技术的演进速度、尺寸大小,以及价格变化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以此为基础去推想,才能对手机这项新商品的市场发展,做出如此精准的预测。

不止如此,我连使用费多少、月租费多少、通话费水平,甚至将来的费率标准都已清楚预见了。那时我随口说出来的费率标准被当时的工作人员给记了下来。等到手机事业正式起跑之后,他把记事本拿出来一瞧,发现竟然与现行的费率标准几乎没两样。

包括手机在内,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制定,都必须整体考虑市场供需平衡和投资成本的回收等因素,再经过复杂又精密的计算才能得出,而我在这些因素还没成形的阶段,竟然就能明确预见未来的费率标准。该事业部的经理惊讶到几乎目瞪口呆地说:“我只能说您神机妙算啊!”这就是我所谓“看得到”的一个例子。

只要是你能预先清楚想象到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也就是说,看得到的就办得到,看不到的也就做不到。因此,如果心中有所期望,那么非常重要的是,你得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让这个念头更加浓烈,提升为强烈的愿望,直到你能清楚地在眼前“看到”成功的景象为止。

“心有所想”本身就是一种潜在力量存在的证据,能让愿望成真。对于不具备上乘素质和能力的人,我倒认为问题出在他们没有干劲。

因此,如果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成功的景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为提高。当你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时,只要能清楚勾勒出那个景象,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达成愿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心不唤 物不至
稻盛和夫: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梦想成真
[书籍 ]活法:简单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则
对稻盛和夫水库式经营故事的解读?
缺乏目标的人眼里,永远看不见人生中美妙的良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