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脑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脑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干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型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头痛、癫痫、认知或人格改变以及偏瘫、脑神经麻痹、视乳头水肿等。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5%。近年来,脑胶质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文献报道,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一、手术的进展与局限

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根据 WHO 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具有良性生物学特性,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病理分级不同其预后有明显不同。

手术切除是胶质瘤首选治疗策略。强烈推荐以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为手术基本原则。推荐不能安全全切肿瘤者,可酌情采用肿瘤部分切除术、开颅活检术或立体定向(或导航下)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强烈推荐对于局限于脑叶的原发性高级别(WHO ⅢⅣ级)或低级别(WHO Ⅱ级)恶性胶质瘤应争取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基于胶质瘤膨胀性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及血供特点,推荐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脑沟、脑回为边界,沿肿瘤边缘白质纤维束走向作解剖性切除,以最小程度的组织和神经功能损伤获得最大程度的肿瘤切除,并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胶质瘤级别较低,病灶局限,位于脑内相对哑区胶质瘤有治愈的可能性,特别是手术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点认为的脑胶质沿水肿带切除肿瘤的方法,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要改变传统脑胶质瘤切多少无所谓,将来肿瘤一定要复发的观点。


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真正有效识别肿瘤边界,因此虽然显微镜下手术可能全切肿瘤,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向周围浸润生长而残留的肿瘤细胞。目前,手术原则是在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切除肿瘤。其实,手术的“两个最大”原则的临床实施仍然存在相当的挑战性。

近年来,外科手术条件和技术进展迅速,以往认为的手术“禁区”不再是“禁区”。一些先进的手术技术、设备在神经外科得到不断的引进与应用,如术中导航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测、麻醉唤醒、荧光显微镜系统等均对高级别胶质瘤在术中进行有效定位、正常神经功能的有效保护很大的帮助。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目前手术技术、手术设备不断更新,但最终对高级别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的效果实际上只是满足了肿瘤的“减负荷”作用。胶质瘤的手术治疗目前已经到达一个瓶颈,技术改进及设备更新都难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瘤应该不是一个外科手术就能治愈的疾病。

二、胶质瘤能通过放射治疗治愈吗?

手术做到影像学上全切除肿瘤,并不表示已清除所有肿瘤细胞,因为向周围脑组织内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技术并不一定能显示出来。因此恶性胶质瘤术后都需要辅以放疗其目的也就是希望通过放射线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防止复发。常规的放疗包括了肿瘤周边一定距离的脑组织但若在放射范围以外还有肿瘤细胞存在,复发就难避免。然而即使给以全脑放疗也并不能避免复发。有趣的是很多肿瘤复发还是在放射区内其原因可能是肿瘤对所给放射剂量有抵抗或放射只杀灭了敏感的肿瘤细胞残存的放射抗拒细胞得以在后来复发。因此胶质瘤的放疗也只是减负治疗而不能达到根治。如果放疗抗拒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抵抗阈值等于或高于正常脑组织放射要治愈胶质瘤而不损害脑功能就没有可能。

三、胶质瘤患者能从放疗中获益多少

我们知道肿瘤生长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活跃期细胞)在持续增殖在增殖周期内DNA合成后期及有丝分裂阶段少量的射线即能破坏肿瘤的增殖能力增殖周期中其他阶段的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度较差,而静止期的肿瘤细胞对射线相对不敏感可见放疗的获益似乎仅仅是杀灭放射敏感细胞但若有办法使静止期不敏感肿瘤细胞也对射线敏感(增敏)则放疗的价值就会明显提高。不难理解放疗也不是根治恶性胶质瘤的好手段。

四、胶质瘤化疗获益到底有多少?

化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重要性已被认识和肯定,然而,胶质瘤化疗后到底能有多少获益?

10多年来,替莫唑胺以及优化化疗方案的应用,使胶质瘤临床化疗效果有了一定提高。替莫唑胺联合放/化疗使胶质母细胞瘤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从2%提高到11%2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了26%。Stupp报道的5年生存率达到9.8%。然而临床上即使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也大多最终复发。

由于胶质瘤的高度异质性总是会包括敏感和不敏感的两类细胞。刚开始化疗时敏感细胞被抗癌药杀死肿瘤逐步缩小而不敏感细胞的比例相对增加故继续化疗肿瘤最终又复发。事实上除了肿瘤固有的耐药化疗本身也会诱导肿瘤耐药。所以用化疗根治胶质瘤耐药问题是最大障碍。

五、胶质瘤治疗的影像学评估

近十年来,胶质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新治疗方法的引入,胶质瘤治疗后影像学评价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临床胶质瘤患者总体治疗方案的确定和修正非常重要。胶质瘤影像学诊断以MRI平扫+增强检查为主,CT为辅。由于水抑制技术(FLAIR)序列在显示病灶及病灶范围比T2WI更加敏感,建议有条件单位增加FLAIR序列扫描。

1. 推荐使用RANO标准评价治疗反应。

2.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72h(最好<24h)需要复查MRI增强,低级别胶质瘤术后任何时间至12周,查T2/FLAIR,作为基线MRI。

3. 假性进展:多见于放化疗后3个月内,少数病人可见于10个月内。常表现为原强化增加,需要结合临床谨慎观察。4周后复查MRI增强,以确定为假性进展还是真正肿瘤进展/复发。

4. 假性反应:抗血管生成药物常导致血管渗透性破坏的恢复,表现为原有MRI强化减少。甚至用药后1天即可表现为强化显著减少。此时需要用T2/FLAIR和DWI进行判断。

5. 放射性坏死:常规放疗放射性坏死多见于放疗6个月后,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手段鉴别放射性坏死和肿瘤残留/复发。推荐采用常规MRI增强+多模态MRI辅助判断。

六、影像学评价结果分类

1. 完全缓解

2. 部分缓解

3. 稳定

4. 进展


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案会出现一些治疗引起的反应,这些反应在常规检查方法中不太容易鉴别。这样的情况下,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注射对比剂DSC(动态的磁敏感)对比成像以及不需要注射对比剂的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等新的检查技术,都被用于手术后同步放化疗后以及化疗后的肿瘤评价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胶质瘤治疗标准及最新进展
【原创】脑胶质瘤靶区勾画时如何区分肿瘤和水肿
神经科临床思维养成:症状恶化与影像检查不符是为何
MRI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成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精准治疗一例
[深度学习]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