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居士禅的开展

禅就是我们的生命。能够让生命的本来面目发光发热,自作心国的主宰的就是开悟。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大事,也不是深山古剎的老和尚才能开悟,平常老百姓依法而行也可以开悟。开悟是每个人的本分事,不是要别人让我们开悟,那是不可能,别人吃饭别人饱,顶多把经验说出来共享而已。

居士禅的开展

如何让我们这般老百姓开悟?运用传统的参禅或看话头也许有用,但费时费事,也不能保证行得通。像参话头,是一件非常猛利的参禅方式,陷落在独头意识的人,身心煎熬,食不知食,眠不知眠,整个人被一个念头捆绑住似的,那种苦况,现代人无法承担,况且现代人生活紧张,职场竞争激烈,哪有时间花在参话头上。

参访善知识说来容易,现代真懂得禅,掌握了本来面目的明师难见一位、二位。他肯开禅,我们的资质庸劣,不要说上堂临机不瞬师的气魄不多,看见师父在上,敢顶上一两句的勇气都没了,如何机锋往来?如何在瞬间出现电光火石?纵然电光火石出现了,真龙出现了,反而怕得疑神疑鬼!

说得保守点,当前虽有禅但没有禅师。那些只会解公案、谈公案的都不懂禅,没有禅的觉醒的人才会解谈公案。公案是用来参的,像大慧宗杲求法于圆悟克勤,圆悟把一句“东山水上行”丢给宗杲参。宗杲总共解答了四十九次。注意哦!要把一则公案解了四十九个答案,多难啊!可见宗杲机敏啊!圆悟老师只说:不对!不对!不是这样,不是这样。要是现在堂上师父,一定把宗杲赞不绝口了,甚至把一个冬瓜印印上了,还会向外宣称他开弟子天人眼目了,赞弟子开悟等于隐喻他是善知识。坦白说,没有见性的人才敢讲公案、解公案,因为开悟必须在逗机中出现,碎啄同时,稍纵即逝,因人而异,因机而异。

宗杲被圆悟这样否定,又没有给答案,心中闷啊!闷得心痛,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有一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公案,没有结论。快下堂了,圆悟老师却说了一句非常平常的话:“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宗杲心中一紧一放,开悟了。

五月的薰风是南风,缓缓的吹过殿阁,殿阁到处升起凉意,多舒服啊!这句话和“东山水上行”,有什么关系?东山怎么行船?为什么问这句不可能的话?这两个加起来,宗杲却开悟了。

开悟不是获得答案,开悟是要把那股闷闷的心打开,打散、打消,这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样参禅苦不苦?当然苦,现代人肯这么参吗?有那么学养深厚的禅师伺候你吗?寻师难,觅弟子亦难。

什么方法最简便?最直接?安祥禅。为什么?

居士禅的开展

禅是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即《金刚经》讲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时间、空间的隔阂,没有你我他的区别。一位禅者大彻大悟之后,他的心就是宇宙心,他的爱就是宇宙爱。宇宙心是宇宙唯一真实的心,无限小也无限大;宇宙爱是宇宙生发的力量,万事万物都从宇宙心流泻出来的,无他无自,由爱连串起宇宙的生命之海。六祖大悟之后,连续以五个“何期”,来赞美这颗宇宙唯一真实的心,因为六祖真的走进宇宙心了。

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碰见了拥有宇宙心的明师,包裹住真心的杂质心垢,会纷纷走避;因为伪不见真,丑不见美。把内藏的本心呈现出来,这样真心对真心,心灵充满了光明正大的状态,心心相映。这就是“以心传心”,《坛经》讲的:“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传心法门。

打开《安祥禅集》,好好的阅读、研究、抄写,信受奉行,就会获得“以心传心”的效应。历来传言,勤恳不辍的抄写或持诵《金刚经》,可以获得清净心,这都是同样的原理。《安祥禅集》与《金刚经》都是大觉圣者将宇宙心透过文字而留下来的宇宙能量,是真实不欺的文字般若,诚心阅读、研究、抄写,可以逐渐的把包裹住真心的障碍消除,让真心露头。

真心出现的心灵状态即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流荡出来的就是充满喜悦的安祥,安祥愈深,生命的解脱愈轻松,故说正等正觉,与诸佛同一心境。

安祥也是五蕴皆空的离执禅定,呈现出来的是一真一切真,没有相对意识干扰,自然流荡着喜悦的慈悲,就像走入森林,全体呈现,不会计较这棵树高大,那棵树细小。

禅宗公案里很多这种心态的描述。僧人问和尚,什么是佛法大意?和尚指着面前竹丛说:那枝竹斜斜的,这枝竹子直直的,都展现着各个的风华。有位师父问弟子,你从老远的地方来,一路辛苦了。弟子说渡水爬山就是为了拜见师父,不觉辛苦。师父却说:太幸运了,一路上有山有水相伴,胜于老衲在寺里踱步,天下小了。

龙袖拂开全体现!

要用心,用真诚的心去体会,去实践,天下愈走愈开阔。

居士禅的开展

得到了心传,回复了本心,就要好好保任,像养个孩子一样,让他逐渐壮大。南泉普愿老师讲得幽默:“我王老师从小养就了一条水牯牛,想到河东放牧,怕侵犯了国王种的水草,拉往西边放牧吧!也怕践踏了国王的水草。所以,还不如随分放一放,就不会造成损害!”

保任就是承当,承当自己的本心;见不到本心,如何保任。德山带了《青龙疏钞》要去龙潭寺与崇信说一番道理,途中买饼,卖饼的婆子是禅家,问德山:“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上座要买哪种点心?”德山语塞,为什么?因为他根本不懂得本心是什么,被婆子一问,哑口无言。常人也说“十字街头好修行”,不会保任,还能修行吗?

保任的过程严密,可以从心身两方面向上发展检测出来,如果心身没有往好的方面发展,证明生命没有般若的发酵,以前所得的心传,就是“从门入者,并非家珍”了。

保任除了内心的净化外,还要向外延伸尊重。尊重每一个人的真心,都是未来佛。在事功上是回馈,我们的生存仰赖的都来自于众生,回馈的第一层次是“但尽责任义务,不求功利回报”,安分守己。第二层次是随宜说法,说法不是要说道理,而是“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不说而说,正如六祖所说的“来时无口”。

第三个层次是无众生可度。在随缘生活中,善巧方便,不突出,不张扬,却是到处都是道场。既要保任,离群索居,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最好,可是现代人没有这份清闲的福报,要工作,要进修,如何随宜说法呢?这就很简单了,般若稳固以后,碰到有缘人自然会相应,诚信敬行俱足,结为同见同行的道侣。没有缘,不会相应,合什送离,萍水缘份而已。千万不要存有我在传法,我可以传法,我得高僧大德的护持等等。大千世界,法界一沤发,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无渡的人,亦无被渡的人。

竹密不妨水流过,低头还见水中天!

这样就是佛法不离世间法,不必摒除众缘,绝尘打坐,也不必上山绕佛,借宿寺院,正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是普世价值,存于内心,只要发现了把它发扬光大而已。“修行不由在寺,在家亦得”,今日知识开放了,理性化了,没有神秘色彩,当然不必具备什么形式,不必烧香拜佛。既然是普世价值,亦宗教亦超宗教,亦人生亦超人生,人人都可学可行,无宗教樊篱,无宗教禁制,打开我们的心,一切ok!

安祥禅入世出世皆圆满,而传统的禅是出世禅。例如庞蕴先生一家人都证道了,把家财沉于江底,避免财货的诱惑,生活简单化,耕田度日,卖布鞋为生,相安无事。有一天老庞想坐脱,女儿灵照骗他时辰未到,自己立亡,老庞随后坐脱,儿子耕田时听到消息,扶着锄头离开了,留庞妇处理后事,嘴里啐啐念:“一家大小不干正经事”,一点也不悲伤。

这就是出世禅的好例子。

庞老如果习得安祥禅,一家人一样如常生活,安祥永在,更不必关心坐脱立亡那些神通,因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安分守己中随缘渡众,无得无失,无罣无碍,一种平怀,泯然逍遥。(作者:澄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心传心(公案 灵动舒缓的电音精选25首)
安祥禅即临济禅——《同步的喜悦》之三十二
体用不二 心法不二
见闻觉知非本心(犟牛居士)
早知道:我的宣言
即心即佛找安祥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