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金融行业“信贷”模式建立中大型企业应收风险管控模式

信贷,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业务流程、规则、制度和经验,在金融行业已经是行之多年的、非常成熟的体系。
大体上说,信贷模式以“贷前欺诈识别、信用评估与评级、额度核定;贷中评审、合规检查;贷后监控和催收”等环节作为核心
(1)建立制度和业务规则;
(2)对接数据,建立分析模型;
(3)建立一体化信息化系统,将制度、流程、规则、模型和经验固化在系统中,不仅做到了“标准化”、“统一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严格执行,避免操作风险。更重要的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微小的细节不断完善,且不断优化到系统中,那么,未来就能让那些初出茅庐的从业人员照着系统做,就能规避风险,成为行业专家。
我们认为:企业的无论哪种形式的“赊销”,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金融行业的“信用贷款”,金融机构放出去的是“钱”,而企业放出去的是“货”。

所以,为了改善应收的状况,企业不应该将精力放在后续的“催收”上,应该加强目前未被重视的“贷前”和“贷中”的管控,做到防范风险于未然,才能从实质上降低应收的风险。
一、对应与信贷模式的“贷前”,应该建立:
1. 入围甄别,其主要作用为:
含反欺诈识别:通过反欺诈的模型进行“行业禁入、失信企业或失信实控人法人、严重涉诉、企业自行规定的欺诈规则…”,进行企业欺诈识别。无欺诈嫌疑的企业,再行进行风险扫描,找出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信号,由系统给出建议后,由用户企业自行判断是否可以允许前期已经发现存在一定风险信号的企业进行到入围名单。

2.买方企业信用分析与评估、销售策略核定、额度核定与管理,主要作用为:
正式入围后,按照入围企业提供的数据、系统对接的第三方数据,进行数据核验,并按照分行业的“企业信用模型”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与评估,并给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价。
根据信用评价,由用户企业根据系统设定规则,核定销售策略:是现钱现货,还是赊销:小额赊销额度试行…。
如是赊销,由系统建模计算额度。在核定新买方企业时,需对企业整盘应收的额度、存量应收建模做综合评审。
二、对应与信贷模式的“贷中”,应建立:
1. 额度控制
根据买方企业的回款情况,做不间断监控,如出现需要调整赊账额度的风险信号出现,系统提示对额度进行调整。
2. 额度调整

额度的调整,包括调增、调减。
三、对应与信贷模式的“贷后”,应建立:

企业风险日常监控与预警、应收管理与催收、回款行为监控、应收风险提示、应收状况分析等模块。
企业风险日常监控、风险提示、回款行为监控等,不仅是信贷模式中的贷后环节,也是“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该体系完整实践了金融行业的“信贷模式”,并与企业应收的具体业务流程做紧密结合,以切实提高应收的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贷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最大的突破在哪里?
依托大数据建设互联网金融智能风控平台
互金干货 | 如何从0到1搭建大数据风控体系
数据科学和金融科技那些事儿
大数据风控成消费金融核心竞争力,但为何谈大数据征信皆“色变”
【 财经观察 】金融“小时代”与青岛港骗贷2014-06-13 第117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