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雅艺术邀您共赏古往今来的艺术中秋


自古

中秋节便有祭月、赏月、拜月、

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值此中秋时节

喜雅艺术精心甄选这批“中秋”主题文物

和大家一起从古人的意趣中


感受这

亘古的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东汉 神兽玉兔捣药图门楣画像石

陕西绥德出土


玉兔捣药的神话由来已久,此画像石画面分上下两层,下层画面有手举嘉禾单腿跪拜的羽人与独角神马、独角兽、翼龙、虎、玉兔捣药、双头神鹿等,上层为卷草纹,两角为日月轮。古朴稚拙,含义深奥。



(传)晋 王献之 《中秋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北宋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释文:

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


北宋 赵佶《闰中秋月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闰中秋月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月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唐 月宫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嫦娥、玉兔、月蟾、桂花……典型的“月亮”主题


唐 嫦娥玉兔菱花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八瓣菱花形,伏兽钮。铜镜背面为月宫图,其中桂树枝繁叶茂,嫦娥身姿飘逸,池水清明,蟾蜍跳跃,玉兔持杵。加上边缘的蝴蝶、花朵及云纹装饰,月宫形象生动。



(传)五代  佚名《浣月图》或为南宋宫廷画师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女子对月祈福,自唐代开始流行。画中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


(传)五代 周文矩 仙女乘鸾图 或为宋代佚名画家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一鸾凤于薄云淡雾中振翅飞鸣,其背上一仙女正茫然回首目视身后的一轮圆月,露出一刹那的惆怅之情。


南宋 夏圭 洞庭秋月图轴

弗里尔美术馆藏


南宋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南宋 李嵩 《月夜看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钱塘观潮风气在宋代已相当盛行,尤其在夜晚,皓月当空,江潮气势总令观者屏息难忘。此画即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皓月当空,浪潮卷涌;江畔阁楼,人影幢幢。


南宋 马远《对月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悬崖秋夜,皓月当空。一人坐磐石,持杯向月。一童捧壶侍立。左实右虚,远近高低,以深暗对比明显的墨色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明宣德 黄地桂兔纹妆花纱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色经、纬线织平纹纱地,棕、墨绿、桔黄、黄、白、蓝、浅粉等色线及圆金、圆银线为纹纬与地经交织成平纹花。构图为3行小兔,间饰菊花和牡丹。小兔皆仰首,或口衔灵芝,或口衔桂花。


明 沈周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画面部分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描绘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书法部分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抒发其与浦汝正等友人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


明(传)唐寅 《嫦娥执桂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丽圆细笔触描绘嫦娥的脸、手和胸;方折之笔表现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圆兼施,设色浅淡。


明 周臣 唐明皇游月宫图扇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南宋笔墨的精妙传统描绘想象的《唐人小说》里“明皇李隆基曾偕方士梦逰月中宫殿的情景”。


明隆庆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盘将兔纹与松、竹、梅“岁寒三友”同绘一器之上,所绘玉兔形态正合杜甫《月》诗有“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描写中秋月色之诗意。



清 冷枚 《梧桐双兔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野菊满地,桂花飘香,高大的梧桐树下,两只肥硕的白兔惬意地在草地上嬉戏,似为中秋佳节而作。


清乾隆 汪斗山款麝香月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墨圆形,一面为月宫桂花树下玉兔捣药图,一面为“麝香月”填金隶书三字,旁边有阳文楷书“南唐韩熙载制,休宁汪斗山仿纯漆贡烟”。


清乾隆 白釉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关于祭月到礼制自唐到清皆有异同。其中《大清会典》里即有“夕月祭器,其色用白”的记载,也提到帝王若亲自前往月坛祭拜须身穿月白色朝服,带绿松石朝珠,系龙纹金方版白玉朝带。


清 弘历观月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自即位到乾隆六十年,共在避暑山庄云山胜地度过了48个中秋节,图为乾隆帝身着汉服在月下悠闲地饮茶赏月。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南朝古诗十九首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唐 李白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 王建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北宋 苏轼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

——唐 李贺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南宋 辛弃疾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

——金 李俊民



喜雅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中秋不一般!藏在文物里的月饼,也太太太卷了吧
玉兔上位记
石超专栏:《兔年说兔——文物里的兔形象》下篇
遥望千年的月宫灵物 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故宫博物院
中秋共赏:赏花、赏月、赏青铜
新年特辑丨这只兔子,从“文物”中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