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敦煌春天》:常书鸿最大尺幅佳作亮相国内首个“20世纪艺术夜场”



常书鸿史诗级巨著《敦煌春天》即将登陆中国首个20世纪艺术夜场,这幅作品不但是市场中可见常书鸿尺幅最大的油画,更是他一生致力于敦煌研究成就的结晶,也是他艺术理念与精神财富最集中的体现。





常书鸿、李承仙  敦煌春天

1993年作

布面  油画

191.5×372  cm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一生坚守,大漠春风


常书鸿先生擅长油画、敦煌艺术研究,是一位学者型画家。1932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193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诚如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所说,作为画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放弃绘画之路而去敦煌的,唯独常书鸿一人。业已功成名就的他,在海外看到莫高窟照片,毅然放弃一切优越条件,坚持回国,50年如一日,“将大半辈子交给了敦煌”。


常书鸿在敦煌写生

 

90年代初,将近耄耋之年的常书鸿先生抱恙住院,却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并在1993年8月,坚持完成了《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回忆录。固然大漠高寒干燥,边疆沙大风急,在敦煌的艰苦岁月,还是给老先生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大量的财富和珍贵的回忆。


常书鸿与李承仙在敦煌


春日气息,朗润蜿蜒


本件《敦煌春天》即是与夫人李承仙合作,创作于此年。虽有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但在常先生的笔下,春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个讯息,一种气质。朗润高远的晴天白云下,是敦煌绵延千里、温暖柔和的橙色沙丘。青绿的溪流已经解冻,涓涓淌在峡谷之中,在日光照射下,闪动着粼粼的波光,在静态的画布上,竟仿佛有了动感。葱翠的林带蜿蜒舒展,暗藏粉白橙黄的花树和住宅人家。零星的牧人与骆群,在开着紫花苜蓿的沙地上悠闲漫步,生动有趣,令观者仿佛能够呼吸到北疆初春舒爽干燥的空气。而远处的敦煌莫高窟,又为这里披上了一层人文历史气息的色彩,使敦煌变得更加神秘迷人了起来。


敦煌春天 (局部)


整幅画面色彩浓丽,明确大胆,却通透干净,前后色彩的虚实关系,突出了戈壁的空间感,体现了敦煌的广袤无垠。草木用了全画饱和度最高的绿,透着北国之春特有的勃勃生机,橙黄沙丘的阴影使用了补色紫灰,细细看去还有一层影影绰绰的灰绿,具有层次感,变化丰富,细腻耐看。可以猜测,这样明艳的色彩,是受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直接影响的体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从山丘明显的轮廓线来看,常书鸿在处理这幅画作之时,十分注重线的表达。这也是对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


敦煌春天 (局部)


坚守传统,传承财富


这幅画之所以能够撼动人心,在于塞外虽没有江南春雨杏花温存婉致,但辽阔里内蕴柔和,苍茫中暗藏希望,流淌着最真、最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郁郁葱葱固然美丽,却显得不如黄沙中一点翠色令人惊喜。困苦之中的坚持和倔强,最是令人叹服感动——这既是戈壁草木的可贵精神,亦是常书鸿先生一生的写照。在西方文化猛烈冲击的上个世纪,当其他仁人志士都在致力于以西改中之时,常先生却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那些宝贵的财富,并用一生去保护坚守属于民族的尊严。他正是这大漠里的和煦春风。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痴”字不可缺
孤山馆-固定陈列 | 敦煌守护神 · 常书鸿美术馆
大漠行者||献给常书鸿的歌||燕子诵读
敦煌 第九集 敦煌的召唤 特别呈现20110420
画苑(70)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敦煌 就是这么有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