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黄宾虹《山舍夜坐》


《山舍夜坐》于六尺整纸巨幅上,全幅用笔简而不陋,山石间用长短披麻,其笔松明秀丽,快而不乱,必循章法。行笔谨严而洒然,有纵横奇峭之趣,亦不失倜傥大方之势。笔墨之妙,达到了前人未至的境界,令人观想一代宗师性情之丰美。





黄宾虹  山舍夜坐

设色纸本 立轴 

出版:

1.《黄宾虹画传》,第49页, 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2.《荣宝斋(2007年第3 期)》,第272页,荣宝斋出 版社,2007年版。 

3.《画室必备:中国画技法图 典·杂树篇》,第22页,湖北 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175.5×92.0 cm 



大约以60岁为界,黄宾虹的艺术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60岁之前,是一个漫长的学习传统的过程。黄宾虹学画先师其新安前辈画家,对査士标、李流芳、程正揆、渐江等人的摹写用力尤勤。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尤其是早期,几乎是他的基本面貌。这一个漫长的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的“白宾虹”。其章法多从古人,皴法多为披麻,着意处在于“笔笔分明”。更早些的作品略偏明人枯硬之感,而后进入学习宋元画的阶段,笔墨始而松秀。


山舍夜坐 (题识)


山舍夜坐 (局部)


《山舍夜坐》写明初道门硕儒张宇初《山舍夜坐纪兴》诗意。此画未题年款,依画之体貌来看,为其典型白宾虹风格,又见其笔松动秀丽,而少枯折硬瘦之姿,故大略推知,当为其稍晚时由明清上溯宋元诸家时之笔墨。此件于六尺整纸巨幅上,写巍巍群峰层递,密树丛麓满布山峦,云气漫漫,山路蜿转,险水伴山湍流而走,行舟人执棹驾船水上漂。又见山树之间、坡阶之上、溪岸之边,或陋屋或茅亭,却是避世耕读人潜读夜坐所在。此幅以笔见长,笔笔分明,尽现笔线之姿。全幅用笔简而不陋,山石间用长短披麻,其笔松明秀丽,迅笔点苔,快而不乱,必循章法。行笔谨严而洒然,有纵横奇峭之趣,亦不失倜傥大方之势。统观此幅,笔画行步于六尺巨幛上,柔韧圆曲,一波三折,绵中藏刚,骨肉匀停,浑朴沉雄,炉冶铸成,浑融无迹,层次井然。笔墨之妙,达到了前人未至的境界,令人观想一代宗师性情之丰美。


山舍夜坐 (局部)


《山舍夜坐》题之最末言“似湖涵先生清鉴”,当知此件宾虹公早岁佳笔之受画人,正是其时沪上巨贾刘湖涵。刘湖涵(1891-1948)是晚清民国时湖州“南浔四象”之首刘墉第四子,原名文薄,字和盏,号湖涵,堂号景德。刘氏为民国年间上海房地产界大亨,雅好书画,与京沪名家多有往来,写赠或应其所求而制的丹青墨宝甚多,所藏既丰且多为精佳之笔。其尤喜巨幛大卷,其青葙画箧中多见四尺及六尺大中堂。此件《山舍夜坐》当为黄宾虹寓居上海时,为刘湖涵经意结构佳作。


山舍夜坐 (局部)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点】两种探索途径——龚贤积墨法与黄宾虹积墨法的比较
赏画|黄宾虹《湖山清夏》
黄宾虹的春景山水,幽雅静谧
白宾虹”时期的山水画
读画 | 黄宾虹《浈阳峡》:澄怀古道,浑厚华滋
倪瓒的树:细微之处的感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