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蒋兆和《对门女》——蒋氏早期人物精品中的人道力量


1940年3月,《蒋兆和画册》印制发行,其中精选了蒋兆和自1936年至1940年初的水墨人物画作品41件,是蒋兆和早期水墨人物作品精华,从问世至今,无论哪个历史时期,都获得高度的艺术评价,并称其为“前流民图”。《对门女》为画册中的第32幅作品。当年有评论称:“看这些蒋氏近作,而惊喜庆幸吾国艺坛有此伟大成功的作家出现。尤其是于现在的社会情形里,或许由这些绘画,能引起大众的同情心,而生出一种“人道”的力量,也未可知。”




蒋兆和 对门女

镜心 设色纸本

1 9 3 9 年作

钤印: 兆龢

题识 :对门女儿才十五,日日学绣嫁时花。廿八年,兆和。

展览:

 “人道之光- 蒋兆和文献展”,势象空间,2017 年9 月2 日-22 日。

出版:

1.《实报》,1940 年1 月10 日版。

2.《立言画刊》第73 期,1940 年版。

3.《蒋兆和画册》,图编32,1940 年。

4.《蒋兆和作品全集·上》,图编58,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年版。

5.《中国画名家经典画库·蒋兆和》,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年版。

6.《蒋兆和画集·上卷》,第78 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年版。

7.《人道之光- 蒋兆和文献展》,第14 页,势象空间,2017 年版。

89.5×49 cm




蒋兆和在家中绘肖像

 

1936年下半年,蒋兆和在重庆开始水墨人物画的创作,1937年6月在北平举办个人画展,其水墨人物画震惊画坛。1938年11月在燕京大学再次举办画展,1939年编辑《蒋兆和画册》,1940年3月《蒋兆和画册》印制发行。


《蒋兆和画册》精选了蒋兆和自1936年至1940年初的水墨人物画作品41件。《立言画刊》与《实报》连续宣传该画册,并刊登预订广告。这41件作品是蒋兆和早期水墨人物作品精华,从问世至今,无论哪个历史时期,都给予艺术的高度评价,并称其为“前流民图”。


《对门女》为《蒋兆和画册》中的第32幅作品。创作于1939年,发表于1940年的《立言画刊》与《实报》。


对门女(局部)


1940 年1月10日-2月13日,《实报》连刊蒋兆和画册特刊之一、之二、之三。《蒋兆和画册特刊之一》内容包括:蒋兆和:出版画册的动机(画册序言之一);蒋兆和画册第一集出版预告;画册内容题材;蒋兆和画像广告(地址,价格);刊登的作品仅两幅,有《与阿Q 像》,另一幅就是《对门女》。细细品察,社会的病态与美态都简明深刻地表达尽了。

蒋兆和对待自己的创作极为认真,必请模特儿,画稿满地。作品不出售,还要自费出版。如果不是动乱的环境,他的作品会留下许多。


对画册的自费出版,其实蒋兆和拿不出资金。他采用的是先交预订金。《实报》与《立言画刊》均刊登了预约画册广告。


1940 年1月10日,《实报》蒋兆和画册特刊刊登的《蒋兆和画册第一集出版预告》写:


蒋氏精选近作毛笔水墨画四十余幅,皆取材于现代人生之情趣,出十二寸珂罗版制印,上等宣纸,一大册,布面洋装精订,并附中英文之简短说明。定于廿九年三月底出版,以应各界之爱好,而留作者于社会之纪念。每册定价八元,预约五元。外邮售乃加五角。但预约以五百本为限,与欲望地点——实报馆——立言画刊——青年会等处。


蒋兆和在北平孤零一人,他不卖画,靠什么支撑他每日不间断地请模特儿作画呢?一则广告回答了这个问题。


1940年1月10日《实报》刊登蒋兆和的画像广告:


蒋兆和君,人所甚知为当今特殊画家。写生妙手,且擅长画像。能以中国之纸笔,于几分钟或数十分钟内即可画成。不但酷肖,且有中国画韵味存在,并非西洋之油画所能及,更非中国之传统可比,少古之今,别开生面,为当今之第一画像家也。但蒋君从不卖画,并无润格,其作品绝少流入他人之手。惟画像每求,凡请蒋君绘者,无不称赞画像,而仰慕蒋君之作风者,大有人在。故友人等,于席间征得蒋君之同意,代为公开画像之价格,以便外人之请,凡欲得以毛笔绘像者,且在蒋君画室内,每一速写像50 元,精绘100 元,特像之表情不在此内。请其出外,润格加倍,蒋君画寓在东城竹杆巷34号内。


《对门女》或许画的就是对门邻居,只要他觉得适合,他都想办法请到画寓里为他做模特儿。模特儿的费用不多,请的多了钱就多了。一幅画像的纸钱不贵,画得多了,就不是小数目了。正是有无数的男女老少的素材积累,使他最终在1943年完成了100个人物的巨作《流民图》。


《立言画刊》从1939年开始陆续刊登画册中的作品,其中有《琴音悠悠》《这个年头》《古稀老叟》(百龄老叟)《念弥陀》《卖子图》《拾煤核》《灾民图》(战后余生)《老父操琴岂奈何》《真能给我点什么吗?》(祈祷)《街头叫苦》《一乐也》《对门女》《小家碧玉》《流浪小子》《古城秋色新》等。


1940年第73期的《立言画刊》刊登《对门女》,题识:对门女儿才十五,日日学绣嫁时花。廿八年兆和。


对门女 (题识)


在这幅画旁边,还配有一篇评论文章,不妨附上几段,看看当年的读者如何欣赏蒋兆和的作品。


在三年前的一个春天,似乎是在东长安街的中央饭店里,开了一个画展,我从那里经过,因一时高兴,进去看了一下,其先原以为只是一个寻常的画展而发现了一个奇迹!赞叹之余,从此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一直到现在。这便是“蒋兆和氏的人像个展”了。蒋氏绘画取材的对象,差不多全是为一般社会所谓“人渣”的。什么:“缝穷妇”呀;“卖报童”呀;“捡破烂”的呀,没有什么“了不的”的人物,然而在蒋氏的娴熟的艺术技巧之下,来描写的“活灵活现”,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优越作风。


这次蒋氏的绘画成绩,恐怕没有一个人,不赞叹叫绝;因为用了这样的粗劣的工具,而能将中西画法之“有点”与“神髓”,表达无遗,这固然是蒋氏的修养有素,而于取材方面,却能抓住大众的同情心理,这实是蒋氏可喜的成功。


……


照绘画而论,要它在人类社会,发生些个影响,我以为要多有些“郑侠的流民图”,而不要些“罗聘的鬼趣图”。我这实非胡发牢骚,却是有感而作,以蒋氏的人像绘画而论,比起什么盖世文明的“露弗尔宫”的“孟纳里莎”,等等的画像,固然有那些东西的富丽堂皇。正因为他用的是这些个“题材”又用了这些“工具”,才得“相得益彰”之妙。


如果用上什么最考究的西班牙的皮革,德国的油色,再配上法国的镀金镜框,然后对着些肉感裸女什么的一画,我想蒋氏也准弄的上来,但是结果似乎要比起这些烂纸上的“人渣”画像,感动人的力量,要差得远了吧?而用费的经济与否,到是另一个问题。所以我敢给“艺术”来加上一番解说:能做到蒋氏的成就,一样称得起“伟大”。“伟大”不一定是“阔气”;更不一定是“炫奇矜异”。碍不住在很平凡的东西里,会生出“伟大”来。从这里看来,一般人常在那儿“苦心孤旨”的慨叹;不是说弄不到好纸,就是说弄不到好颜色,那也未免太自苦了吧?


最后我要声明一下:上面所说的一些话,实在是我这个不懂艺术的愚人一篇谬见,是不值艺术界的注意的,我只是在含了眼泪,看这些蒋氏近作,而惊喜庆幸吾国艺坛有此伟大成功的作家出现。尤其是于现在的社会情形里,或许由这些绘画,能引起大众的同情心,而生出一种“人道”的力量,也未可知。但我在一天只看了蒋氏那幅《卖孩子》的绘画,却使我顿生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触,而使我“神游画境”,“情同身受”,一直难过了好几天。这不是说我个人富于情感,实在是自我有生以来,在我这孤陋的心目中,为绘画艺术所能引起同情心的第一次呢。


一九四〇,一,十七。白翁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京剧期刊《立言画刊》封面选萃
戏剧杂志《立言画刊》
五路财神画像画册
蒋兆和 对门女
冷知识:杜甫画像的原型是蒋兆和本人(01.28)
杜甫的哪个画像更真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