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匡时秋拍 | 从世界发现中国当代艺术


今年10月,“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这是有史以来在美国境内美术馆展出最大规模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展览以时间和主题划分,展出了多种不同媒介的作品,配合丰富的档案资料,呈现了这段备受争议的艺术史中的一些重要时刻。当代艺术专场中,匡时集中推出黄永砯、杨诘苍、蔡国强、谷文达、邱志杰等较早呈现中国当代面貌的艺术家作品,从新的视角发现中国当代艺术。


回溯“大地魔术师”


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界有两个里程碑式的展览。一个是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做的“当态度变成形式”,它使美术馆不再是展示传统绘画的场地。而另外一个就是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大地魔术师”,展览邀请了50位西方艺术家和50位非西方艺术家来到巴黎,用文化的多样性,解构了西方传统的艺术形式,并宣告了西方不是唯一艺术创作地。


1989年参加“大地魔术师”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砯、顾德新、杨诘苍三人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前


在“大地魔术师”展览中,费大为向马尔丹推荐了三位中国艺术家参展,分别是黄永砯、杨诘苍、顾德新。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中国艺术家和策展人参与的世界性展览。此次展览之后,费大为与黄永砯、杨诘苍因此开始在法国工作,成为中国前卫艺术家在海外重新出发的起点。而“大地魔术师”也因其先锋的“全球文化观念”,深刻影响了以后的国际大展,也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当代艺术的走向。


黄永砯《马戏团》,木头、柱子、动物标本、树脂、钢、线和布,2012年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省,被认为是中国顶尖级艺术家中知识分子与哲学气质的代表。同时也是目前装置艺术家中最受人敬重的一位。在其艺术生涯之初,是1985-1986年“新潮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1980年代末迁居巴黎后,自此活跃于世界艺坛。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0

黄永砅 世界地图·第2号

2000年 纸本拼贴、综合材料 

49.9x64.8 cm

RMB 380,000-480,000


《世界地图·第2号》中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黄永砯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哲学、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手法本身。


1989年,杨诘苍在大地魔术师展览现场


杨诘苍自幼学习书法,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9年4月杨诘苍参加大地魔术展时,因海关的原因,最后仅“携带一支毛笔”来到巴黎。他猛然发现,自己颠覆传统的书法实验及抽象解构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均一标准下,面临被简单曲解为过时或异类的窘境。同时,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从空间和物质资源限制中得到解脱。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1

杨诘苍 千层墨:我身上剪下的指甲 

1992-94年 布面综合材料 

120.5x200.5 cm

来源:尤伦斯夫妇旧藏

RMB 350,000-450,000


杨诘苍《千层墨:我身上剪下的指甲》创作于1992-1994年,为尤伦斯夫妇旧藏,是其从1989年开始的“千层墨”系列作品之一。他在创作中,极具前瞻性地糅合重复、无痕、非表述性、纪念碑性等日后常见的创作手段,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系列作品曾被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斯坦福大学康托尔艺术中心、德意志银行、阿布扎比古根海姆美术馆、香港艺术馆、M+美术馆和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权威机构收藏。


火药爆破与文字批判


火药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中世纪时传入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经济、科学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在蔡国强眼中,火药为火的“药”,在中国古代方士以炼丹术求长生不老药的反复试验中发明,虽然随着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在战争中突显了其强大的破坏性与毁灭性,但最初的发现却来自人们对生命的渴盼与死亡的恐惧,蔡国强回归古老的东方哲学,发展出他独特的艺术语汇与形式。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2

蔡国强 日晷·古代钟 

1995年 火药爆破、纸本 

69x56.6 cm

RMB 280,000-380,000


《日晷:古代钟火药爆破》创作于1995年,此时,蔡国强已经移居日本,并且已经长时间持续进行了有关火药和油彩结合的尝试与实验。他注意到当地艺术家徘徊在固守东方传统或投入西方潮流的矛盾之间,蔡国强选择将自己的视点拉高,以一系列的创作,寻找更多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透过对于人类、自然界与超自然力量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蔡国强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已超越了种族、国界与文化的隔阂,面对宇宙间的观众,他大胆跨越时间与地域,自由地提出对于种种哲学、文化、宗教、社会议题的想法。不论与未知文明的交流是否曾经实现,在蔡国强企图以作品与文明沟通的瞬间,即赋予了艺术创作本质上的崭新意义。


1980年代,创作中的谷文达


中国文字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文字自身的结构特点,它的声形兼备的构造方式,使它成了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书写符号。在这个对汉字简化都抱有相当戒心的国度里,汉字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符号的范畴。


匡时2013秋拍,谷文达1986年作品

《两种文化形态杂交的戏剧性B1-B3》

成交价RMB 14,950,000


在1980年代狂热的反传统潮流中,谷文达对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汉字进行反思甚至批判是完全不难想像的,他把汉字的结构打破和进行重新组合,实际上是向千百年的固定而神圣的传统提出了挑战。同时,他用西方油画的语言方式来表现他从与西方文化接触中所感悟到的一切。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4

谷文达 寒秋景色 

1985年 纸本水墨 

219×81.2 cm

RMB 250,000-350,000


《寒秋景色》中,我们看到区别于传统绘画的风格面貌。谷文达试图运用水墨的材料媒介来表现西方现代观念,正如画家自述“没有人能够把西方现代派通过中国画这个特殊的材料媒质完全渗透进去,材料对观念、对本质的东西也产生作用。”作品中,他将大山、河流,统一在如西方绘画观念中静物似的山水中,除了融贯一种磅礴的气势外,似乎也在寻求一种和谐,这就是他所提出的“艺术图式的境界”,即区别于东方传统天人合一、亦有别于西方传统中人与自然斗争之观念,自然与人合一的精神升华。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3

谷文达 遗失的王朝系列:浮沉 

1995年 纸本水墨

340x150 cm

来源:尤伦斯夫妇旧藏

展览:联合国--香港纪念碑,汉雅轩,香港,1997年

RMB 350,000-450,000


《遗失的王朝系列:浮沉》创作于1995年,为尤伦斯夫妇旧藏,曾在汉雅轩1997年举办的展览中展出。他在尼采、维特根斯坦等西方现代思想家启发下,创造了大量伪文字、改体字、错体字、漏体字、谐音字等,进而延伸至对中国文字与诗意图像的“整体性解构”,禅宗式的语言机锋和达达主义的揶揄态度形成了这一时期谷文达独特的风格特征。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5

谷文达 虚构文字系列 

纸本水墨 

151.5×82.6cm

RMB 380,000-480,000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6

谷文达 无题 

纸本水墨 

96.5x59 cm

RMB 60,000-80,000


新媒体与实验性


九十年代中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开端,这种重要性在于,当代艺术结束了它与本土社会思潮的紧密关系,开始进入全球化的阶段,并成为国际艺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元性、新媒体和实验性成为这个时期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特点。邱志杰就是这个时期最具有标志性和开拓性的人物之一,他涉足批评、策展、组织、艺术创作几乎所有的领域,邱志杰以他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才华、知识,以及思想的深度,不断为实验艺术提出一些开拓性和发人深省的问题,因此,他的文章、艺术创作,以及策划的展览,成为我们研究这一段艺术乃至思想的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当代艺术”专场

Lot 3937

邱志杰 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 (五件一组) 1990-95年 银盐摄影 

65x149.8 cmx 5

版数:5/10

RMB 500,000-600,000


《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是邱志杰于1990-1995年间创作的。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在同一张宣纸上反复书写了一千遍,最后使纸上出现一片混沌。第一遍的书法具有文字性,其后文学性被破坏变为纯视觉的“墨迹”,接近于抽象绘画,第五十遍之后是完全在黑底上书写,没有留下墨迹。他这样做本来是想用愚公“挖山不止”的行为方式与传统书法之间进行对话,结果不仅暗示了对传统的无限重复只会毁灭传统的观念,也对中国传统书法和传统文人的行为方式进行了解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创作中,艺术家还将新兴的艺术载体与中国传统的媒介相结合,这既使他的作品极有中国特点,也拉开了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距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文达的画作
视界 | 85新潮:1985年以后的中国艺术家们
谷文达:当代艺术不仅仅是时尚符号,将是当代的主流文化
当代艺术家如何看待传统?|在青年艺术家研讨会上的讲话
谷文达的回顾展于武汉合美术馆开幕
谷文达:以策略对待在地性,是走下坡路(上)丨AMNUA访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