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贸圣佳2017秋拍 | 争鸣——钤英·麟玉山房·翰越堂·琼藻集专场精品预览

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而中贸圣佳2017秋拍的“争鸣”专场——顾名思义,借百家争鸣之寓意,汇集四方精品,可谓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本场集合了“钤英——明清玺印专场”、“麟玉山房——明清玉器与瓷杂专场”、“翰越堂——明清古董珍玩专场”、“琼藻集——古董珍玩专场”四个各具特色的趣味小专场,尽显文人雅韵。



争鸣

——钤英·麟玉山房·翰越堂·琼藻集专场

拍卖时间:12月20日(星期三) 17:00

拍卖场地:北京嘉里大酒店二楼宴会大厅A厅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钤英——明清玺印专场


2470

清 白玉龙钮章

印面:亮天工

方形,琢制规整,玉质滋润,雕龙昂首坐于方形印身上,鳞片历历,肌骨饱满,威猛有力,双角遒劲,向后伸展。玉石为和田白玉,十分洁白,玉质温润。印钮雕琢细腻,小巧精致,从质地、雕工、纹样等方面分析,为清代宫廷印章精品。

说明:印文仅做参考。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DRAGON SHAPED SEAL

L: 3.3cm, W: 2.3cm, H: 5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2474

清 田黄山水有清音兽钮印

印面:山水有清音

田黄石因其稀少难得,素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田黄冻更因其质地透亮、灵动雅致而为田黄石中之上品。此田黄冻石章质地细润透亮、紧密匀致,萝卜纹及红筋等特征显著,色泽艳丽而沉稳,灵气逼人。兼具刀法苍劲,作古兽蹲伏之姿,神态肃穆庄严,鬃毛刻画细致丝丝分明、栩栩如生,古意立现,极具收藏价值。

记录:Christie's New York, 26th March 2010, lot 1147。

Qing Dynasty

A TIANHUANG BEAST SHAPED SEAL

H: 3.4cm, Wt: 30.8g

估价RMB: 600,000-800,000


2475

清 田黄觐臣款狮钮印

印文:杨柳风、梧桐月、芭蕉雨、梅花雪

边款:觐臣镌

田黄材质,极为珍贵,圆雕太狮少狮钮。狮子形象栩栩如生,雕工精湛,印文风雅。

张允随(1693-1751),清朝大臣,字觐臣,号时斋,汉军镶黄旗人。祖一魁,福建邵武知府,有政绩,祀名宦。允随入赀为光禄寺典簿,迁江南宁国同知,擢云南楚雄知府。

Qing Dynasty

A TIANHUANG LION SHAPED SEAL INSCRIBED BY

GUANCHEN

L: 3.7cm, W: 2.9cm, H: 4.5cm, Wt: 95g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2493

明 铜鎏金狮钮印

铜鎏金兽钮,下承须弥木座,造型古雅生动。印面为八思巴文。

Ming Dynasty

A GILT COPPER LION SHAPED SEAL WITH

WOODEN STAND

H: 8.5cm(不带座), L: 7.6cm, W: 7.6cm

估价RMB: 90,000-120,000





麟玉山房——明清玉器与瓷杂专场


2535

清乾隆 白玉辟邪砚滴

玉料青白,表面略沁黄,圆雕而成。辟邪呈匍匐状,虎面圆目,张口露齿,神态威严。双翼贴于身侧,做蓄势待发状。四肢短粗有力,短尾上翘,以浅刻阴线表现腿部及羽翼处毛纹,兽脊突兀,整体肌肉感较强。辟邪背上一兽钮,金属合叶,内有注水口。其下配镂雕花石红木座。辟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通灵神兽。《小尔雅·广言》中说:“辟,除也。”顾名思义,望藉助其法力,驱走邪秽,破除不祥。今所见最早之辟邪形象的艺术作品上可追溯到汉代,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其造形实传自西亚的带翼鹰嘴神兽。辟邪的形象自唐代以后较少出现,及至清代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对古玉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与喜爱,故将辟邪题材用于玉工艺品中。此砚滴的样式上可追溯到汉代的油灯,现可见有东汉的铜玄武灯,六朝的异兽灯等,据相关学者考据,大约在南北朝时即由时人改作砚滴之用了,其后宋代,明代至清代都有出现,材质也从铜发展出瓷、玉、水晶等。本品的造型表现力及雕工都体现了清乾隆时期的时代特点。故宫博物院藏有类似器,可以参照。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A WHITE JADE EXORCISED INK STONE

H: 7.3cm, L: 13cm

估价RMB: 1,300,000-1,500,000



2539

18世纪 白玉蝴蝶纹葫芦扁瓶

此器白玉质,体呈扁圆葫芦形,盖圆钮,颈部两侧镂雕双花耳,外壁上腹通体饰缠枝花卉纹,下腹浮雕蝴蝶纹,蝶翼以阴刻回纹装饰。椭圆形足。此器造型秀气新颖,玉质洁净,雕工精湛,具有典型乾隆时期的年代特征,葫芦的形象,盛行于宫廷艺术品中,是清代较为典型及常用的吉祥图案。葫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多有记载,被视为诞生始祖的母体,先祖灵魂的归宿地,葫芦籽为万物的种子,葫芦笙声为来自祖先的声音等等;因在汉语中谐音“福禄”,而成为富贵,长寿,吉祥,平安的象征。又因其藤蔓延绵,果实繁盛,取福禄绵长,子孙万代之意。两岸故宫藏有多件类似纹饰和形制的陈设器具,且所用材质丰富,有瓷质、玉质、铜质、掐丝珐琅以及各式镶嵌座屏挂屏等,此类形制于宫廷之中所受推崇之度,可见一斑。

18th Century

A WHITE JADE BUTTERFLY SHAPED FLAT BOTTLE

H: 18.9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2542

清乾隆 白玉四活环耳八方瓶

本品造型别致可爱,玉瓶选料精良,以整块白玉料雕制而成,通体纯净,色泽统一,玉质温润细腻,莹泽光亮。分盖、身二部分,盖身雕为两层莲瓣样式,盖顶镂雕四瓣环形抓钮。瓶呈八棱方体,外壁光素无纹,颈部装饰对称兽首活环耳两对。下承八棱形圈足,底刻楷体“丙”字款,足下配镂雕红木底座。其器形秀雅,线条流美温婉,掏膛干净利落,置之几案,顿增一室雅气。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A FOUR-EARED BOTTLE INSCRIBED WITH

CHARACTER 'BING'

H: 14.2cm

估价RMB: 1,400,000-1,600,000


2544

清 白玉高士访友图山子

乾隆一朝所制玉器在整个玉器史上可谓浓墨重彩,精彩绝伦,尤其是开创了大型玉雕山子的先河。该山子以白玉为料,莹润凝脂,加之精心雕琢,人物山水错落相间,雕工复杂细腻,惹人喜爱。随形雕制,以山岩、石径为依托,描绘松下高士携童访友,松下问路情景。雕刻山石嶙峋,松树虬枝,点缀其间,上有屋舍,雅致清幽,背面雕小鹿松石之景,刀法一流,不同凡响。此器雕刻出一幅幅淡雅宁静的山水风景,取材硕大,造型饱满,深得人喜爱。

来源:Spink & Son London旧藏。

参阅:《故宫经典-故宫玉器图典》,故宫出版社,P206,图159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 SCHOLAR VISITING FRIEND' INK STONE

H: 10.5cm

估价RMB: 1,800,000-2,300,000




翰越堂——明清古董珍玩专场


2560

清 白玉雕如意万年御制诗文牌

牌长方形,白玉质地,牌头两面均浅浮雕对称如意云头纹,中间做穿,穿绳系挂。牌面用变形如意云头纹勾边,一面浅浮雕一个童子,宽袍大袖,头梳双抓髻,一手抱一盆仙草,一手托一如意,另一面楷书阴刻一首七绝诗:“与时并茂倍鲜妍,瑞草青青庆万年,运卜亨通绵福禄,永能如意自陶然”,诗画相应,寓意与天同寿,福禄绵长,永远如意。

Qing Dynasty

A WHITE JADE CARVED RUYI POEM PLAQUE

L: 7.1cm, W: 5.2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2565

清 碧玉浮雕花卉纹大盖瓶

十八世纪的清宫,皇帝不但醉心于摹古活动,而且对西洋事物兴趣浓厚,并积极吸取利用。以致当时欧洲最为流行的巴罗克纹饰广泛地出现在清宫艺术品之中,以洋莲、洋菊为代表的西洋花卉开始大肆流行,影响深远,在瓷器、漆器、珐琅器之中体现尤为突出,玉器亦然,本品之出现即为显著之一例。此品取大块碧玉掏膛而成,玉色匀净,局部点缀墨色,苍雅斑驳。器型秀美挺拔,盖顶雕琢扁圆钮,两面开光内装饰折枝花卉。瓶身亦两面开光,颈部浮雕垂蕉叶纹,饰以枝叶菊花活环耳,玲珑别致。腹部以剔地浮雕法满雕山石洋菊纹,虽见大小花叶繁茂交织却毫无凌乱繁缛之感,花瓣翻卷轻盈,枝蔓舒展自如,富具立体感。本品用材之奢,雕琢之华,充满了浓郁的宫廷气息。玉瓶配有紫檀盒,盖内有“云外山人藏”款。故宫藏有同类器,可以参照(《中国玉器全集6·清》页120“和田碧玉活环壶”)

来源:1、云外山人旧藏;2、佳士得香港,2007年春季拍卖会, lot1433。

Qing Dynasty

A JASPER JADE CHRYSANTHEMUM PATTERNED BOTTLE WITH

COVER

H: 29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2575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醉翁亭记笔筒

拍品器呈筒形,口底相若,胎体坚细洁白,釉汁滋润晶莹,有“紧皮亮釉”之感,玉璧形底,内挖浅圈足,其处理方法比常见康熙朝笔筒更为考究。外壁青花书宋人欧阳修《醉翁亭记》文,并署款“康熙贰拾叁年次甲子,仲秋之月上浣榖旦,录于庆云馆文房清供”,引首钤釉里红“吉羊(祥)”印,款下钤釉里红“翰墨因缘”方印。全文字体之工整,笔法之精细,不为多见。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铭有确切纪年,为康熙时期的重要断代标准器。清代康熙时期政通人和,文化昌盛。文房用瓷烧造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釉彩之秀雅,闻名遐迩。有青花、斗彩、五彩、乌金釉、洒蓝釉、素三彩等品种,尤以青花诗文笔

筒最为出色。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记有“青花绘山水、人物、花卉及书辞赋之笔筒以康熙一代为最多。”其中笔筒以题写历史上著名长篇诗词歌赋作装饰最具特色,除欧阳修《醉翁亭记》外,还有苏轼《赤壁赋》、诸葛亮《出师表》、陶渊明《归去来辞》、王勃《滕王阁序》、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等。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赞有“……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世南)、褚(遂良),均康窑之铮铮者”。拍品外壁通景以青花楷书《醉翁亭记》诗文,字体清新秀逸,行距疏密得当。

记录:北京瀚海,1996年春拍,Lot 1139。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

A BULE AND WHITE GLAZED 'ZUIWENGTINGJI' BRUSH HOLDER

D: 20.5cm, H: 17.9cm

估价RMB: 600,000-900,000



2586

清乾隆 紫檀嵌八宝小四件柜

柜为紫檀木制,分为上中下三节,上中两层均双门对开,蝉形拉手,柜门中间安装立栓。正面柜门及两侧柜面均采用百宝嵌工艺,分别用螺钿、玉石、染牙、木料等材料镶嵌出松柏、花叶、山石、白鹭、山羊等图案。中层对开两扇门,门内中间立栓,上镶卷云纹铜面叶,两侧各分出两层格,中层双枨间各平设一个抽屉,中心安铜拉手。柜底为一抽屉,装饰卷云纹绿松石及染牙花朵。此柜为清乾隆时期所作,造型小巧,装饰饱满,工艺精湛,实属难得。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A ZITAN CLOSET

L: 38.5cm, W: 19cm, H: 53cm

估价RMB: 340,000-420,000




琼藻集——古董珍玩专场

2629

清初 潘西凤竹雕臂搁

覆瓦式,正面阴刻铭文:“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老桐”,并“潘西凤印”。背面阴线雕庭院人物图案。刻工精细,线条流畅。

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署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侨居扬州。清代康乾时期竹刻家、篆刻家。王虚舟弟子,工书法,精于刻竹。曾选佳竹摹刻《十七帖》,精妙绝伦,翁方纲为之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亦治印,有古风,刀法圆润浑厚,名盛于时。

来源:台湾宽以居,北京2010拍卖会

Early Qing Dynasty

A BAMBOO CARVED ARM REST

L: 26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2630

清康熙 竹雕周芷岩笔筒

以竹为材,规格适中,造型挺秀。采用浅刻技法饰通景山水人物画面。秋风乍起,江天开阔,岩岸沉静,蒲柳萧瑟。扁舟之上,一位高士寒江独钓,一童子在船尾撑槁。笔简意隽。一侧阴刻:“秋江渔隐”四字,点出画面主旨。落款:“丁卯长夏芷岩制”。品相完美。

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嘉定人。是嘉定派与吴之璠齐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他这种以南宗画法直接刻竹的途径,在当时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中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

A BAMBOO CARVED 'ZHOUZHIYAN' BRUSH HOLDER

H: 14.5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2633

清初 黄杨木雪山大士像

此像取黄杨木为材,木质细腻油润。大士容貌奇古,闭目冥思,身材瘦削,左臂托头,右手置膝,半跏趺坐。佛典称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绝形深涧不涉人

间,谓之雪山大士。其形象多流传于元明时期。

Early Qing Dynasty

A HUANGYANG WOOD 'SCHOLAR' STATUE

H: 9.5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2648

清初 宣德年制款大马槽炉

马槽炉体型硕大,长方口,直腹,平底沿边四角高起成四足支撑,底中落“宣德年制”四字单行铸刻篆书款。戟耳左右各一,相互对称。古代铜炉形制依“天圆地方”之传统观念而制,其中又以取“天圆”者多,取“地方”者少。马槽炉长方形,形似马槽得名,实则炉中棱角方正者,不同于敬天圆炉,乃礼地方炉,存世量较之前者稀少。此类炉用于文房,文人抚琴读书时伴之左右,添仙香两柱,袅绕闲情,是何等雅致情怀。此炉形端体正,线条刚劲,铜泽金黄陈润,闻声清脆悦耳,且其体型较一般马槽炉而言,十分硕大,较为罕见。

来源:杨炳祯旧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枚精品咸丰大钱!热门品种!名品样钱!
乾元重宝拍卖成交价格及图片 芝麻开门收藏网
古玩精粹集锦(图组展示)
古玉盈堂自高洁:中汉拍卖2022秋“花无数”专场玉器集萃
231件古玉即将开拍(高清图)
西泠印社绍兴二〇一五年秋季拍卖会│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