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之赏 | 赏梧桐落叶

立秋这个节气,是从梧桐落下第一片叶子开始的。所谓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在一部记载南宋临安(今杭州)市情风物的著名笔记《梦粱录》里,立秋这日赏梧桐落叶,是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庭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揪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这是一个柔美的典礼。宫廷里的梧桐树,在立秋交节之时,迎来太史官的奏报。一声悠扬的“秋来”,便要有一二片叶飞落而下,这样才能实现向天下人“报秋”的寓意。让人不禁去想,倘若没有叶子应声落下来呢?与之相对,宫廷之外的市井生活,却比这个仪式要随意洒落得多,从早晨开始,都城内外,满街都是叫卖“揪叶”的,妇人女子将这种叶子像插花那样装饰于鬓间,热闹得像是节日一样,宫廷内的传报声早已被淹没了。所以才会有诗这样写:“新凉昨夜透疏栊,未报秋来信已通。太史年年占叶落,卖揪声里近梧桐。”

为什么是梧桐叶?梧桐是吉祥、高贵的树木,庄子所谓“非梧桐不止”就是说凤凰只在梧桐上栖息。古代宫廷里种植梧桐,最为常见。而在梧桐下读书的仕女,便成为宫廷的一道风景。

明佚名《读书仕女图》    图片来源| 高居翰数字图书馆

这幅画托名五代南唐著名仕女画家周文矩,后来被认定是明代的作品。画中人读的无字书里,似乎不难找出对时令的感知。花团锦簇中,虽有玉蝶肥猫,鲜花苔石,然而她斜倚梧桐树下,那一片片的未落之叶,就是时序即将展开的最好证明。

画中的梧桐美人,远不止这一幅。元初,钱选作有《美人立梧桐图》,赵孟頫为之赋诗。傅山在晋祠也见过一幅《梧桐美人》,乃宋元名人绘迹,然于异代之际,只得冷眼物色,后不知归于何处。不过,这类画作最盛行的时代则在明清时期,小说里也常见。《花月痕》里剑秋给荷生看的扇面画得就是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诗中的梧桐美人则有如画的况味:“秋风一夜吹簾栊,玉阶零落双梧桐。美人晓起汲金井,银床白露飘衣冷。妾心如井长自清,愿君窥井知妾情。”常与梧桐美人相伴的,还有芭蕉。明人诗有“长叶翩翻绿玉丛,植来况是近梧桐。美人闲立秋风里,羁客孤眠夜雨中。”绿的长叶是芭蕉,但秋风起时,离不开梧桐。正如《红楼梦》里探春的秋爽斋,梧桐是不可或缺的。

美人之外,梧桐还另有知己。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焦尾琴,良木美音,一直到明代还藏于名家之手。《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上林苑有三种梧桐树:椅桐、梧桐、荆桐。椅桐可作琴,《诗经》已有记载,所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嵇康《琴赋》亦称“惟椅桐之所生”。桐木制成的古琴,如下图:     

 王世襄先生旧藏仲尼式古琴  桐木斫

龙池内纳音左侧有元赵孟頫款“松雪道人识”。

图片来源| 雅昌艺术网     

北宋陈翥,喜桐与竹,自称桐竹君,撰有《桐谱》,讲桐之源、桐之类、桐之种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又搜集文献记载、诗赋,可谓一部古代梧桐大全。这部书直到清初还有爱好者手自抄录。

《桐谱》清抄本 国家图书馆藏

 晚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里讲了一则与梧桐有关的药方:有一妇人难产数日,别的医生已经开了药,丈夫还是很急,拿着方子求助于名医叶桂。叶桂看了方子后没说什么,提笔加了“梧桐叶一片”。妇人服用后,果然顺利生产。大家以为是梧桐叶起了作用,争相效仿这味“催产神药”。名医这才道出实情:因为那天是立秋,所以我才用梧桐叶呀!

梧桐入药虽然是个玩笑,但梧桐入诗,一定是立秋少不了的风味。立秋这天的诗,有预告式的:“明朝一缕凉飕动,秋在梧桐叶上多。”也有未验式的;“碧落凉秋旧有期,今年梧叶堕阶迟。”灵验与否,梧桐都是这一节气的最好代言。“一叶梧桐暑气除”,入秋那一缕凉意,就在梧桐叶落的一线之间,悄然而至。

栏目策划: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牛牛

版式策划:王小懒

点击下图

一键了解「生活市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叶的梧桐
梧桐树下
梧桐树,梧桐情
印象梧桐
顾惟颖|从梧桐树下走过去(13.12.20)
梧桐叶落,点燃诗意金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