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秋拍】《明清瓷器、玉器、珍玩》专场珍赏



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明清瓷器、玉器、珍玩》专场将推出明清瓷器一共一百余件,开场的一组二十件品相尚佳、估价较低,可谓性价比绝佳,相信会打出一片开门红。另有十件17世纪早期青花瓷器,“转变期”青花瓷器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很早就引起海外藏家关注,近几年更是成为市场宠儿。重磅拍品雍正青花花鸟抱月瓶,是雍正御窑的铭心绝品,淡雅高华,出尘脱俗又兼具天家贵气。

文房佳器、明清花器也是不容错过的精彩环节,从皇家贵胄到民间士大夫,对书斋风雅趣味的追求,使得明清时期的文房和花器备受青睐,精巧典雅,推陈出新,把玩件仿佛挥毫翰墨、对花展卷的旧时文人生活近在眼前。

此外还有龙泉窑、德化窑专题,继承千年越窑血脉的龙泉窑和以白瓷扬名海内外的德化窑,都是明清瓷史上大放异彩的名窑,也将在此次秋拍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Lot 2437

清雍正 青花花鸟抱月瓶

30 cm. high
来源:纽约苏富比,1992年12月1日,Lot339。

这件雍正抱月瓶 ,器形装饰皆仿明永乐御窑青花瓷。端庄秀丽,壶细口,直颈,扁圆形腹,椭圆形圈足,肩部饰对称的如意形双耳,是明代御窑模仿伊斯兰世界铜器而来。因其圆腹如满月,双耳又如同张臂抱月,故称“抱月瓶”亦称“宝月瓶”。通体釉质莹洁温润,宛如羊脂美玉。通体以青花绘饰,颈部绘翠竹,肩颈处绘垂瓣花朵。腹部两面绘“喜上眉梢”,正面喜鹊翘首踏枝,背面喜鹊俯首相合,颇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和谐。青花发色淡雅秀丽,略有晕散,更添一种水墨画般的韵味。画面布局疏朗大方,笔法细腻流畅,饶富生趣,有宋院画工笔花鸟小景风味,把玩之间仿佛两幅宋人扇画。此件抱月瓶,应是直接仿自清宫御府珍藏永乐瓷器。雍正帝对御窑瓷器烧造极为重视,经常拿出宫中所藏前代古瓷作为样本供匠人参考仿效。大卫德爵士旧藏一件永乐青花抱月瓶,现于大英博物馆永久借展,很可能就是此次拍品的仿造原型。(可参阅Regina Krahl及Jessica Harrison—HalI,《Chinese Ceramics.Highlights of the Sir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伦敦,2009年,编号28,页61)。

台北故宫藏 清雍正 青花花鸟纹如意耳扁壶

玫茵堂藏瓷 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纹双耳扁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如意耳扁壶,与此次拍品也如出一辙。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近似的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双耳扁壶(《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06-107)。拍卖市场所见同类器,最接近者为玫茵堂旧藏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纹双耳扁壶,曾售于伦敦苏富比1990年12月11日,编号325。1999年11月2日,又载于《云海阁》张宗宪珍藏重要中国瓷器展,伦敦,1993年,编号79,以及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34。最近一次则是在2011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以17,058,920人民币高价成交。

Lot 2424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莲子盖罐

29.3 cm. high

天地式盖,罐直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器盖平顶微鼓,微折沿,无抓钮。

罐通体饰青花山水人物图案,颈部单独绘有花纹。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丰富,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等叙事性内容,世俗人物开始成为青花人物画的主角。笔触描绘上,人物身形普遍拉长变高,潇洒利落。青花娇艳青翠,清新明快,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此器胎精体重,形制浑厚、饱满,瓷质洁白细腻。

Lot 2432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

46.5 cm. high

觚撇口,长颈呈喇叭状,鼓腹,高颈,近底处外撇,圈足。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三行六字寄托款,外围青花双线圈。觚为酒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夏、商、周时期流行青铜觚。仿青铜觚的瓷质花瓶,俗称“花觚”。瓷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

清康熙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局部

此器通身青花装饰,颈部、腹部、胫部分别描绘了三种不同的场景。各色人物,生动形象。青花呈色带紫,深浅不一,人物衣饰、环境富有变化。该器造型规整、挺拔,高大精美的形体,秀丽流畅的线条描绘出有趣多样的生活场景。

Lot 2434

清康熙

青花回纹小杯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5.2 cm. diam

此青花回纹杯,敞口,深孤壁,圈足。白釉晶莹,釉面润白。杯形小巧,胎体轻薄通透,瓷胎薄如蛋壳,且透光,胎质以纯釉制成。胎体厚度约一毫米,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口沿饰青花回纹一圈,工艺甚为细腻。

Lot 2444

清乾隆

仿汝弦纹大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51 cm. high

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宋代汝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巅峰。古人形容它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位列宋五大名窑之首。它的盛名还与当时的统治者宋徽宗有关,徽宗崇尚道教,推崇自然含蓄、清淡质朴的审美观点,而汝窑瓷天青色釉的幽玄、静谧正迎合了这种审美的情趣,故徽宗极为推崇。但汝瓷烧造困难,成品率极低,加之“汝瓷”的烧造时间仅仅只有20-40 年,至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宋代汝瓷就更属珍稀。世人爱极,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拥有汝窑瓷,以“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如此珍器,后代必有仿制。最早在元朝的时期就已经有仿制汝窑的记载。明清两代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特别是到了清代,由于陶瓷烧造,胎、釉工艺水平的提升,汝窑的仿制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时期。其中以清代雍正、乾隆皇帝为最。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文件》记载,景德镇在雍正六年(1728 年)和乾隆三年(1738 年)时仿汝窑器均多达40 余件,精品迭出,甚至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瓷器器型,图案,并亲自督造,对汝瓷的喜爱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此件弦纹尊即是清代乾隆仿汝窑瓷器的经典佳作之一。见尊盘口,束颈,斜肩,鼓腹下敛,圈足。器型古朴,瓷质精细,满施仿汝釉,釉色匀净淡雅,柔和悦目,釉下开片,釉质滋润,疏朗大方,器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为典型乾隆朝仿汝釉精品,可宝可藏。

Lot 2449

清嘉庆

粉彩“庐山瀑布”山水纹碗

“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嘉庆本朝

14.5 cm. diam

此碗造型端稳,撇口、深腹、圈足。底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俊秀典雅。整器外部绘粉彩青绿山水“庐山瀑布”图,腹部用粉彩绘亭台楼阁,庐山烟雨,流云瀑布。刻画细腻,设色精美,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图景,流云穿梭于群山之中,亭台楼阁若隐若现,色彩运用青绿山水,将庐山美景表现的大气磅礴,回廊亭台,苍松翠柏,天际开阔,美不胜收。

碗心图

碗口内侧矾红彩绘如意纹饰,碗心双圈内绘制松树、梅花、佛手,清晰雅致,锋芒内敛,情趣盎然。整器画工精湛,色彩丰富,绘制章法有度,用笔细腻,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为罕见的清代官窑粉彩上乘佳作。

Lot 2450

清道光

松石绿地粉彩通景人物图瓶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30.8 cm. high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旧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瓷器琐录(10)
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六)
瓷器收藏常识(壹)——36种常见瓷器器型高清图鉴
* 中国十大顶级瓷器:第一件价值超7亿人民币
2016匡时香港秋季拍卖会-集瑞——古董珍玩专场火热预展中
收藏:中国史上最珍贵的七种瓷器,汝窑只能排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