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老合肥的记忆,你还记得多少?
老合肥人回忆里的画面、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不知不觉中,已经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中了。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经常路过街边摊,突然就怀念起儿时每天吃的那些零食?

01

- 消失的老地标 -

是老合肥辉煌岁月的印记

四牌楼天桥

四牌楼,又名:范巷口,是合肥老城区的中心地带。1985年竣工的“四牌楼人行天桥”,即范巷口天桥。

随着合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范巷口天桥不得不告别历史舞台。天桥拆除后改建成地下通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画面再也不见了。

马钢(合肥)公司

“合钢”作为老工业区最典型的代表,给三代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它见证了当年工厂区的兴衰。老合肥人眼中,合钢曾是一块亮闪闪的“国”字招牌。

“男娶安纺,女嫁合钢”,这个堪称当年老合肥人的择偶标准,在七八十年代,能当上“合钢人”都是一件十分让人骄傲的事。 

三孝口天桥

三孝口人行天桥是合肥最早投入使用的人行天桥之一,1993年建成。作为老合肥的一座地标性建筑,三孝口天桥给无数合肥人留下了回忆。

小时候最喜欢在这座天桥上驻足,看车流穿梭,看万家灯火。2014年2月12日,三孝口人行天桥正式拆除,记忆也随风而散了。

骆岗机场

1977年11月骆岗机场建成使用,结束了安徽只能起降小型客机的历史,掀开了安徽航空崭新的一页。那时候的骆岗机场航站楼是合肥标志性建筑。

骆岗机场伴随合肥历经了改革开放36年的蓬勃发展。2013年5月新桥机场建成启用,骆岗机场停止通航,成为城市的历史。

合肥肉联厂

上世纪90年代,肉联厂成为望江路上最早建成的厂房之一。肉联厂风头正盛的时候,每天要杀四五百头猪。生意火爆到你手里就是有粮票,也买不到肉。

只有老合肥人才知道的老味——“江淮”牌冰棒,鱼湖香肠,“美食家”速冻水饺,都是属于肉联厂时代的标志。

住在肉联厂宿舍会被所有亲戚羡慕,随着时代的发展,肉联厂从我们身边打马而过。从此,合肥再无肉联厂。

合肥砂轮厂

合肥砂轮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砂轮厂,在大跃进时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因此迅速扩大规模,其产品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图:邓小平同志曾视察合肥砂轮厂

2011年,名噪一时的合肥砂轮厂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唯有上世纪90年代初的职工宿舍——“砂轮新村”依旧矗立在当年的位置。

中盐红四方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中国第一个生产小氮肥的企业。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过这里,给“红四方”留下了难忘的“历史记忆”。

2014年4月底,中盐红四方老厂拆迁收尾,老化工厂旧日盛景不再。

02

- 曾经的生活影像 -

是几代人怀念的烟火人生

老双岗菜市

上世纪80年代启用至今的老双岗菜市,对于老合肥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作为“菜品新鲜、物美价廉”的老城菜篮子,这里承载着他们30多年的舌尖记忆。

作为合肥市最大的零售菜市场,双岗菜市见证了北门两代人的成长。如今已经搬迁至新址,却再也找不回当初逛菜市的感觉了。

四牌楼新华书店

1958年2月15日,四牌楼新华书店开张。两层的营业面积,使其成为当时安徽最大的书店,这一记录一直保持到2000年安徽图书城开业。

via~故影皖风——安徽老照片馆

记得那时候,孩子放暑假了总喜欢去新华书店,因为那里是为数不多会开空调的地方。

解放电影院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解放电影院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的青葱岁月,那时候,看一场电影虽然才几角钱,但绝对算是一家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在一张张票据的背后,记录的是一段段的欢声笑语。

光影流转、故事堆叠,她默默地老去了。直到今天,哪怕合肥已经有了几十家特色各异的影院,解放电影院依旧是许多人心里的白月光。

光明影都

光明影都,这是一座建于1954年7月的苏式建筑,由苏联专家亲自设计、建造,是当时全市规模最大的电影院。

via.档案观止,1996年陈佩斯随《太后吉祥》剧组来光明影都

由于在华东地区数一数二的硬件条件,光明影都曾被在合肥举办的首届“中国相声节”选作主会场,马季、王谦祥、冯巩、范伟等一大批著名笑星都在光明影都表演相声,与光明影都结下缘分。

女人街

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今天,你要问来合肥去哪儿逛街,老合肥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你,三孝口啊,女人街、步行街、城隍庙,你想要的那儿一准有。

如今,随着合肥市的大拆迁和大建设的启动,三孝口的商圈光环已经渐渐褪去,往日人头攒动的女人街也已不复存在,已经远不如从前热闹了。

中市菜场

中菜市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全长663米,街宽6米,曾是合肥最大的菜市场,那时候还没那么多超市,中市菜场总是人来人往,菜品丰富价格也不贵,合肥市周边的农民都会过来贩菜回去卖。

公交3路

公交3路被称为合肥最挤的公交线,自1956年开通以来,从东城到西城,它便成为合肥人进市区购物、游玩的“必需品”。在诸多70后、80后记忆里,没有空调,却有穿着统一制服的售票员。

03

- 远去的童年味道 -

那些美味再也吃不到了

老式爆米花

“诶诶诶!要蹦了啊!”小孩子就会赶紧捂住耳朵,兴奋地等着那声巨响,不得不说,这样的爆米花是真香啊!现在这样的老式炸爆米花,在城市里已经无迹可寻了。

马头牌冰棒

3分钱的纯冰棒,4分钱的赤豆冰棒,5分钱的奶油冰棒,还有更奢侈一点的小冰砖。那个时候,物美价廉的马头牌冰棒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如今再吃,却不再是从前的味道了。

蒸儿糕

比起窝窝头,也许不少合肥人的童年更爱蒸儿糕。两层白糕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芝麻糖,软糯又不失嚼劲,记忆中的味道。

地坑烤红薯

农村孩子肯定有印象!烤红薯绝不是一两个人玩得来的,人越多越好,队伍中要有两个偷红薯的、一个望风的、一个挖洞、控火、两个人捡柴。

麦芽糖

麦芽糖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在小时候确实最常见的零食。小时候妈妈经常叮嘱:不要吃麦芽糖,吃多了会有虫子把牙给吃了。越是叮嘱,越是要尝尝!

合肥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伴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是许多老事物的消失……

最终成为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

但是 在新与旧的更迭中

我们所热爱的合肥在阔步向前

 互动话题

关于老合肥

你与哪些独家记忆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图文✎ 南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十年代合肥老照片:肉联厂女职工貌美如花,四牌楼天桥别致新颖
合肥记忆之四牌楼|天桥|长江路|徽州
【趣读合肥】合肥名楼:看遍千番景 阅尽庐州事——“沧桑”四牌楼 饱经风与霜
一人巷、二里街、三孝口、四牌楼、五里墩…合肥这些数字地名背后的烟云往事,你知道吗?
绝世“风水”地,合肥四牌楼
游:合肥四牌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