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名族家风】纯良家风涵育英才
 ——新安詹氏家风说略

     陈平民
上篇:
        詹氏,出自姬姓。清乾隆《庆源詹氏宗谱》记载说:“吾族始自周宣王支子封于詹,子孙因以詹为氏”。周宣王次子姬文被封为詹侯,传显、英、礼三代,子孙奉詹礼为一世祖。越十余世有詹隗,迁居邓之南阳。再传至东郡太守詹康邦,于东晋大兴元年(318)九月率弟成邦、敬邦由南阳渡江,散居江左。
        44世詹敬,仕晋任新安别驾,安家于歙之篁墩,为詹氏迁新安始祖。
       清乾隆《婺源县志》《庆源詹氏宗谱》记述:“(詹)初,字元载。陈永定戊寅(558)十月十八日生。至德癸卯(583)仕陈,为东阳郡赞治。在任有治绩,东阳谣云:'前有沈,后有詹,东阳获二天’。后因郡废,不仕隋。大业二年(606),寻幽择胜至于新安婺北之庐源(今婺源县浙源乡庐坑),乐其山水秀美,慕秦汉隐士黄石公、夏黄公之名,因号'黄隐’,遂迁焉”。詹初为新安詹氏迁婺源始祖。
北京八达岭青龙桥边为纪念“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而立的铜像。

       詹初定居婺北庐源开基后,随着人口蕃衍,后人在婺源境内外播迁,在新安形成百余个詹氏聚居的村落,被《新安名族志》列为望族。目前居住婺源的詹氏有二万余人(主要居住岗上、牛头山、东边棚、西岸、巨川、荷田桃源、洙坑口、蕉坞、栗木岭、晓秋口、潋川、善坑湖村、清源、寺岭、嵩峡、官坑等地)。据《中华詹氏统宗谱》编纂委员会搜集到的近千册全国各地詹氏族谱资料显示,从婺源外迁的詹氏后裔有百万之众,约占全国詹氏人口的80%
詹天佑祖居地江西婺源县浙源乡庐坑村;

       婺源詹氏把家训家约传承作为延续家族命脉的根本。明洪武六年(1373)八月,定都南京不久的朱元璋,把编撰《皇明宝训》的任务交给翰林学士、吏部尚书詹同。詹同是婺源庐坑人。
       詹同在修《皇明宝训》的同时,也修了詹氏家谱。自明代流传至今的詹氏《家训十六条》和《家约十六条》,涉及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敬业勤勉、爱国情操等方面,为婺源詹氏子弟世代遵循。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婺源庐坑人詹天佑,光绪十年(1884)编写《徽婺庐源詹氏支派世系家谱》时,将《婺源县志》上记载其先祖事迹,一字一句地抄录在家谱页眉上,作为后世子孙的家训。该谱原件,现由詹天佑孙子詹同保珍藏在澳门家中。
 庐坑村的“中华詹氏大宗祠”;

      婺源詹氏家训有十六条:[训尔孝][训尔弟][训尔忠][训尔信][训尔慈][训尔让][训尔忍][训尔廉][训尔勤][训尔馆][训尔耕][训尔读][训尔庄][训尔俭][训尔宽][训尔严]。
       婺源詹氏家约也有十六条:[立族长][正心术][勤职业][节财用][尽孝养][崇礼让][慎嫁娶][恤孤寡][审继立][救患难][肃闺门][预输办][息词讼][慎交易][责兴养][通济贷]。
       民国十九年(1930)修婺源水岚《詹氏家谱》刊有詹氏家训十六条。
       詹氏家训十六条,要求很具体,也很实在,如:
  训尔廉
  何谓廉,切莫贪,财利前生有定缘。
  惟义是从钱不爱,利害两字总无干。
  尔不要钱人必怕,子孙日后有样看。
我劝儿孙廉居心,合浦还珠只因廉。
训尔勤
  何谓勤,莫懈怠,懒惰偷闲必欠债。
  有田有地要种作,饮食岂有鸟衔来。
  起早晩睡尽辛苦,说与后人莫偷闲。
  我劝儿孙勤手足,虞帝亦自历山来。
[训尔廉]最后一句中“合浦还珠”,是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典出《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当地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后来孟尝任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
庐坑村“詹天佑祖居纪念馆”展陈的詹氏宗谱;

再如:
训尔读
  何谓读,学圣贤,圣贤言语不等闲。
  识得透彻身荣贵,纵不成名也值钱。
  尔不读书愚了尔,目不识丁悔少年。
  我劝儿孙勤诵读,书中黄金任尔支。
训尔俭
  何谓俭,莫奢侈,穷奢极欲终有头。
  饮食衣冠随时套,一文要作两文使。
  尔不省费你纵过,日后子孙受人耻。
  我劝子孙要俭约,床头金尽悔是迟。
詹氏名人詹同画像;

      詹氏家约十六条,要求同样具体而实在,如[勤职业]条,强调“四民之业,士居其一,农工商居其三”,告诫族人“士勤于读、农勤于耕、商勤于贸易、工勤于造作”,要求家庭主妇“务须相夫勤业,自力于蚕桑纺织之事,毋妄自骄怠”。[节财用]条,说明“节则足,不节则匮”,教导族众“须循祖宗俭约之风,凡日用饮食及宴会、冠婚、丧祭之类,皆须量入为出”,强调“食取充饥,不求珍美;衣取蔽寒,不求靡丽”。特别要求,在家计所入量十分中,必须留二分以作“扶寡恤孤”之助。[恤孤寡][救患难]条,要求族众“凡遇孤寡,须要用心竭力抚恤”,不得“欺孤虐寡”;对于族中“凡遇患难,如疾病、死丧、盗贼、风火之类,皆当竭力救护”。詹氏家训明确规定,如果宗族子弟触犯了族规家训,要被族长“唤至祠堂责罚,情重而凶狠、惯恶不悛者,送官抵罪”。对于如何“立族长”,强调“非独以其年之长于族,实以其才德之长于族,足为一族人之统率也”。
  詹氏名人詹希源书法遗迹;

       正是一脉相承的纯良家风,涵养了庐坑詹氏英才辈出。远的不说,近600多年来,婺源庐坑詹氏所出人才如雨后春笋。这里列举数人事略分享读者诸君:
     【詹 同】初名书,字同文,生卒失纪,元末明初婺源庐坑人,詹初23世孙,明代高官。幼年聪颖,学士虞集见而曰“是个才子”,以弟弟之女妻之。元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郴州学正。遭遇战乱,居湖北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他学识渊博,精于《易》《春秋》。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无人可与比。晋升考功郎中,负责起居注。举行举..礼,詹同建议恰当,于是被采纳。洪武元年(1368),与侍御史文原吉、起居注魏观等人巡行天下,访求贤才。后升翰林直学士,又晋侍读学士。
  幼年詹天佑

     侍奉在朱元璋身旁,詹同以《戴记》与贾谊奏疏进献,切中要害。朱元璋曾对侍臣说:“声色之害比鸩毒还厉害,创业之君要为子孙做出榜样,不能不谨慎。”詹同列举成汤不近声色,以垂留风范于后世。洪武四年(1371),晋升吏部尚书。六年,兼任学士承旨,与学士乐韶凤制定解释祭奠先师的乐章。请求编写《日历》,得朱元璋同意,任命詹同和宋濂为总裁官,吴伯宗等人为纂修官。七年五月成书,从起兵临濠始,至洪武六年止,共计100卷。詹同等人又说,《日历》秘藏于天府,不能给人看,请求仿照唐朝《贞观政要》,分辑圣政,宣示天下。朱元璋又同意。于是把书分成四十类,五卷,名为《皇明宝训》,以后凡有政绩,史官记录,按类别增补进此书。是年,赐敕致仕,语极褒美。不久,朱元璋又命他与宋濂议论大祀分献礼,起任学士承旨。不久,卒于官。入祀乡贤祠,谥号文敏。
 少年留美时的詹天佑

       詹同因文章得朱元璋赏识,应制占对,莫不敏赡。朱元璋曾说文章要明白易懂,要精通要领,表达时务,不要浮躁浅薄。詹同所作所为多按旨意而为,操行尤为耿介,至老为朱元璋所信重。著有《天衢吟啸集》《海涓集》行世。钱谦益《列朝诗集》选其诗。明史有其传。弘治《徽州府志》列为“勋贤”。
 当年选送去美国留学的30名幼童

     【詹希源】(1370年前后在世),字孟举,詹同从孙,明朝书法家。元末,做过善用库大使。入明后,初任铸印局副使,后升为中书。其书法有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之法,冠冕佩玉之风,而独步一时。当时,京师南京宫殿及城门坊匾,皆为其所书。明初著名学者杨士奇评论明朝大字,“推希源第一”。
【作者简介】陈平民(1948—),男,休宁县人,徽州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曾任黄山日报总编辑、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公开出版研究王茂荫专著《王茂荫研究》《王茂荫卷》《王茂荫研究文辑》三部。
感谢关注!感谢分享!图片作者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学不是为了回国当高官拿厚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风家教
爱国精神、纯良家风世代相袭,造就一代代俊彦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十四:安徽绩溪章氏——崇文重教 礼义相传
鹰潭大塘牌底詹家村“一块牌匾”显尊威
王茂荫家风故事数则
中国传统家训的孝道教化及其现代意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