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寇准一首晚秋诗,每一句都是一幅山水画,读完心旷神怡,很治愈

喜欢秋天,而秋天之中最喜欢晚秋,带着浓浓的秋意,是漫山经霜的红叶,是满地飘落的银杏。

满庭诗境飘红叶,满园银杏落秋风。这一红一黄,总能带给人们无尽的诗意。

还有雨打残荷,历经霜雨的打击之后,寥落而又铮铮的骨纹,反倒更有了岁月的味道。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秋色中的孤独,亦是秋色中的风雅。


还有飘逸的芦花,那是一水苍茫的蒹葭。

月落乌啼霜满天,则是一场茫茫跌落的旧梦。

当最后一片落叶离树枝而去,只剩一树的枝干,褪去了一身的繁华,那满身的脉络和伤痕才清晰可见。

时光深邃且遥远,记忆悲伤且温柔。当你轻轻剥开表皮,你会看到那些年轮里同样刻着岁月的悲欢与离合。

长林近晚,秋光将暮,何事秋风悲画扇。不如再读一首秋天的诗吧,寇准的《书河上亭壁》。

寇准,是北宋的诗人,最高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见长,他的诗风阔大遥远、清新自然。

他与宋初的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他们的诗风也近似,所以被列入晚唐派诗人。

寇准他从小就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年仅七岁的时候,就写了一篇气魄恢宏的千古名作《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句诗20个字,没有用到一个高级字,但是整首诗,却不着痕迹地将华山的高耸入云和非凡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让人一读就不禁想到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是难以想象这首诗竟出自一个7岁儿童。

《书河上亭壁》是一组诗,一共4首分别写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情,今天分享其中的秋景诗。

这首诗意境悠长,大气开阔,每一句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幅唯美的山水画。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寇准《书河上亭壁》

樯:桅杆,这里指船只。

危槛:高楼长廊上的栏杆。

诗文大意可为:

我看着眼前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河水,茫茫的河面上只有稀稀疏疏几只船儿。

我独自登上了旁边高高的楼台,望着眼前滚滚东流的河水,不知不觉中我愁思涌动,如水一样悠长。

抬头远望,我看到远处的树林和秋山,夕阳西下,那金色的余晖正披在一半的山上。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起笔第一句就很有气势,描绘出一幅苍茫的秋日江河图,宽阔的河面上,波浪翻涌,漂浮着零零散散的几只小船,更显得烟波浩渺、江面空茫。

我登楼远望,脚底下的水滔滔不绝的向东流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自一江春水向流。”此时此刻也触发了诗人的愁情。

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何临水而生愁,这首诗是贬谪途中所作,公元996年,诗人由原来的由参知政事之职,罢为知邓州。

历经官海沉浮,眼前的水,后浪推着前浪,一浪更高一浪,心情自然有所波动。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但是诗人又是一个有着高远志向的人,对他而言,这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与其低头沉思,不如抬头远望,赏一片大好秋色,让风景治愈心情。

只见萧瑟的秋风中,远处有一片萧萧的树林,夕阳正在西沉,那一半的秋山,正在落落余晖的照耀下,金光灿烂。

一半秋山带夕阳,这一句很是绝妙,从诗人的角度远而望之,不是夕阳照耀着秋山,而是秋山披上了金色的夕照。

一个带字,把秋山从被动变主动,颇有韵味,意境倍增。

相信诗人看到一片流霞中,这一抹亮丽的秋色,心情也立刻变得开朗、温暖起来。

喜欢风景,大概就是因为如此,不禁让我想到同样身为宰相的王安石的一首《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入眼皆风景,山水仍可亲,愿你我历经人生的波澜壮阔,疾风骤雨,还依然有一颗诗情画意的心。

作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人,我们做不了治国平天下的将,只求自己修身且齐家,用满心的热爱,安住在流年。

在一架篱落花墙下,在一缕炊烟袅袅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寇准《书河上亭壁》:描绘北方秋色的小诗,凄惋迷离,韵味悠长
宰相诗人的一首诗,韵味深长,曾被传诵一时
古诗词日历 | 寇准《书河上亭壁》
【一半秋山带夕阳】生命的真谛,在于繁华后的返璞归真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