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一英雄,死后头颅被倭寇夺去,韩国人为其立像,清朝皇帝跪拜

一位明朝的英雄,怎会在死后被倭寇夺去头颅,又让韩国人又为其立像,还能够得到清朝皇帝们的跪拜呢?

提起“子龙”之名,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三国时期的“常山赵子龙”,赵云的英雄事迹虽然深入人心,但多半都是演义中杜撰的,历史其实还有另外一位“子龙”,与赵云不同,他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大英雄,不过却鲜有人知其名,反倒是韩国人将其视为英雄,时至今日,若你有机会去一趟韩国庆尚南道的话,就能够看到一座威严的雕像,那是一个中国人,此人便是邓子龙。

(邓子龙像)

自唐朝白江口之战,中日有了第一次正面交锋,此后近千年他们不敢来进犯,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那帮倭寇终于又耐不住性子了,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下,倭寇选择以当时的朝鲜李朝为踏板,先拿下朝鲜,再向明朝进发。朝鲜李朝根本无力对抗数倍于他们的倭寇大军,只能向他们的老大哥明朝求援,有人说万历援朝战争损耗了大明的国力,然而万历皇帝此举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的,他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虽然即便朝鲜灭亡,倭寇也不一定能打得过明朝,但让倭寇上了大陆,自然是更难处理,于是他便命李如松率军增援。

(李舜臣剧照)

当时李如松带了4万大军前去,随行的就有邓子龙,不过此时的他年事已高,只是个副将而已,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可不是来帮自己的职业生涯镀金的,这老将可是实打实的在拼命。战争的结局虽然是以倭寇的失败告终,然而其过程却是十分惨烈的。

在最终决战露梁海战中,大明与朝鲜的联军共计有两万六千人,分于800多艘船上,原本在大船上的邓子龙不愿坐享其成,于是他带着两百名敢死队冲锋杀敌,他所在的船却被火器击中,倭寇趁机反扑,最终邓子龙在这场战役中战至精疲力竭而亡,朝鲜名将李舜臣也因为赶来救他而不行殒命,当人们发现邓子龙将军的尸体时,他的头颅已经不见踪影,不难猜测,定是倭寇为邀功,割其首,带回了日本。战争结束后,他的尸体被送回原籍,以沉香木代替其首下葬。

(努尔哈赤剧照)

那么清朝皇帝又为何去跪拜一位明朝的将军呢?在《啸亭杂录·卷八》中有记载到这么一段历史,说是邓子龙早年曾经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命,努尔哈赤对其感激不尽,便修了座庙祭祀邓子龙,清朝后世皇帝也将邓将军视为再造恩人,故跪拜也不足为奇。

(邓子龙像)

一个将军能够做到名震三国、两朝敬仰这个地步,邓子龙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老将抗倭破缅,被日本人割去头颅,传说他救过努尔哈赤
莫忘抗倭名将邓子龙:头颅被日本侵略者割去,英魂至今被后人铭记
邓子龙文武双全
万历朝鲜战争:一支强大的明朝海军终于满血复活
“贪将”还是猛将——论明代名将陈璘
关于陈璘拟《祭李统制文》的政治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