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翳风穴

翳风穴 - 释名

穴位图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

翳风穴 - 出处

针灸甲乙经》。

翳风穴 - 位置

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针灸集成》:“在耳根部,距耳五分”。 [1]  

添加


 

翳风穴 - 局部解剖

肌肉:后方由浅到深为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
神经:耳大神经,深层当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血管: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

翳风穴 - 类别

手足少阳之会。

翳风穴 - 功效

利颊、聪耳、正口僻。

翳风穴 - 主治

穴位图

古代记述: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
近人报道: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翳风穴 - 配伍

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配听宫、听会,有通窍复聪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配地仓、颊车、阳白、承泣,有活血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配下关、颊车、合谷,有活络消肿的作用,主治颊肿。

翳风穴 - 方例

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暴喑不能言:翳风、通里。
急性腮腺炎、翳风、颊车、合谷。
项部瘰疬:翳风、天井、足临泣。

翳风穴 - 刺灸法

向上角或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1~1.5寸;如治聋可向内上方刺入,治哑可向内下方刺入;治面瘫时还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不用直接灸,艾条温灸5~15分钟。

翳风穴 - 名解

(1)翳风。翳,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
(2)手足少阳之会。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其性同于足少阳胆经气血,故为手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头之各部。
〖功能作用〗益气补阳。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翳风穴 - 文献摘录

1、《甲乙经》:手足少阳之会。 
2、《资生》:暴喑不能言,翳风、通里。 
3、《大成》:主耳鸣耳聋,口眼喎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

翳风穴 - 研究进展

1、呃逆 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力度要重而强,以患者胀痛难忍为度。
2、面神经炎 有报道针刺时,针尖向鼻尖方向进针,使患者有痠麻胀感扩散到面部为度。临床观察面瘫患者多在翳风穴有压痛,翳风穴压痛堕病情好转逐次减轻。 
3、偏头痛 针刺治疗偏头痛150例,效果较为显著。 
4、调整大脑皮质功能 有人在实验性狗神经官能症基础上,针刺翳风,所有阳性条件反射迅速提高,并稳定地恢复正常,刺激强度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逐渐恢复,对分化刺激的鉴别逐渐达到完全。说明针刺翳风能恢复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平衡。 
5、化脓性中耳炎 用悬灸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402例,效果良好。

翳风穴 - 现代报道摘录

呃逆

针刺、穴位注射、重手法点按翳风穴治疗呃逆均有效。点按本穴治疗呃逆时,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力度要重而强,以患者感觉胀痛难忍为度。

腮腺炎

取患侧翳风穴用疾徐手法进针1-1.5寸,提插捻转,针尖略斜向下方,中强刺激2--3分钟,不留针。[2]

相关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按摩翳风穴缓解治疗耳聋耳鸣、头痛牙痛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17)翳风
翳风穴的准确位置图
点穴治耳聋、耳鸣——有奇效
翳风
翳风穴(3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