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设计(附学生作品和PPT下载链接)
我的植物朋友习作教学设计
文/朱守芬
学习目标 
1. 留心观察一种植物,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做植物记录卡。
2. 借助植物记录卡,尝试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 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分享习作,能从突出特点、有条理、写出感受等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同学的习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 揭题解题
1.图片导入,欣赏花草树木。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植物,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因为有了植物才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宋代词人辛弃疾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自古以来,花鸟鱼虫、一草一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单元的习作是“我的植物朋友”,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令人喜爱的植物。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你来猜猜是哪个植物朋友吧!
2.闯关游戏——植物猜猜猜。
(1)游戏一:根据谜语猜植物
青青模样巴掌大,轻轻触摸把手扎。(仙人掌)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穿着粉红袄,模样真漂亮。(荷花)
瘦高个头身青青,黄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籽儿数不清。(向日葵)
(2)游戏二:根据诗句猜植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
(3)游戏三:根据描述猜植物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有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爬山虎)
无论是谜语、诗歌还是描绘植物的文章,都突出了植物的特点。
3.创设情境,编辑图书《植物的朋友圈》。
(1)上一周,我们布置了观察一种植物的任务,请大家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制作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卡。今天我们来分享卡片,并且化“卡”为“文”,用文字的方式把我们的朋友写出来。优秀的文章将有发表机会,不仅可以张贴在教室展示墙,还将选入班级图书《植物的朋友圈》,优秀作者还会被选为书籍编委哦!
(2)怎样才能成功入选呢?我们来看一下写作要求。
最重要的是需要借助记录卡,把观察到和感受到的植物朋友“写清楚”。
(设计意图:首先,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入学生喜爱的游戏,层层深入、难度逐渐增加的闯关游戏使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无论是谜语还是诗句、段落描述,都突出了植物的特点;再者,全班一起编辑图书《植物的朋友圈》的任务,激发了学生创作动机与发表欲望,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板块二   分享卡片  交流所得
1. 课前观察记录。
学生在课前已经选定自己的植物朋友,制作好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征。
2.回顾“桃花”卡片。
出示课本“桃花记录卡”。
(1)学生交流植物卡记录了桃花的哪些方面,每一部分是否平均用力?
(2)“桃花记录卡”包括名称、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等五个方面。每个部分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突出了桃花的特点,“样子”部分记录得很细致,讲了花骨朵儿、已经绽放的桃花花瓣的特征;颜色和气味记录比较简单;其他部分补充了桃花的生长季节、果实为桃子等。
3.小组交流互评。
  (1)参考交流提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交流提示如下:
我要介绍的植物朋友是……,它的样子是……,颜色是……,气味是……,除了这些之外,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它……。
(2)根据小组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4.全班分享展示。
选出小组内介绍的比较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大家一起学习借鉴。
(设计意图:植物记录卡的使用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课前,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书写植物记录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课时,回顾课本记录卡范例,再次明确记录卡的内容,植物的特点不需要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交流展示部分是预习的延续,分享时给学生框架提示,学生先在小组分享,然后组内选优在全班展示,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块三   搭建支架   “卡”为“文”
1.回顾课文,读写结合。
借助植物记录卡,大家能把植物朋友“说”清楚。那么,如何根据植物记录卡,把我们的朋友“写”清楚呢?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尤其是《荷花》这篇直接描写植物的课文,学习完之后我们还练习了片段仿写。想一想这些文章的作者们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1)认真观察,选择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
比如《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作者通过认真观察,抓住燕子的羽毛、尾巴等突出特点,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燕子的样子。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在《荷花》这篇文章里,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写了荷花的气味,又写了荷花的样子。写荷花的样子时,先写荷叶,再写形态各异的荷花,非常清晰有条理。
(3)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比如《荷花》这篇文章里“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些句子,把作者独特的感受融入其中,一个“冒”字、一个“饱胀”仿佛把荷花给写活了。
(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这几篇课文都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2.学习例文,总结方法。
(1)出示根据“桃花记录卡”改编的习作例文。
(2)学生讨论交流例文是如何把记录卡的材料转化成习作的,在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习作时,不仅要写我们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写进去,这样,我们写的植物才会有“朋友”的感觉。在化“卡”为“文”的时候,还可以学习单元课文以及例文的写作方法,按顺序、有重点地写清楚观察情况和自己的内心感受。
3.出示要求,尝试写作。
学生对照自己的观察记录卡,写一写“我喜爱的植物朋友”。
可参考的写作提示:
(1)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突出主要特点,详略得当。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思路清晰合理。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环节体现了统编教材强调的“读写结合”,学生从课文中习得方法,通过写作再加以运用。写植物特点时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将植物写得与众不同;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可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植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还能更好地写出个人感受。此外,教师出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交流、总结写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依。)
 
板块四   欣赏评价  修改展示
1.根据评价标准,互相欣赏学习。
小组内交换文章进行互相评价,批改和评价时可以参考如下提示:
(1)用横线画出描写植物的样子、颜色等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看到、闻到、想到和感受到的优美语句。
(3)用圆圈圈出你认为的优美词汇。
(4)用“?”批注没看懂的地方。
(5)整体评价文章,给出相关建议。
2.分享展示,全班交流借鉴。
找代表在班级展台分享习作及评价,全班同学交流借鉴,齐读习作中优美的句子,也为精彩的评价语点赞。
3.根据建议修改,认真誊写文章。
4.展示发表,完成《植物的朋友圈》。
将习作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出来。纸质版张贴在班级窗口;电子版上传到班级群、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并且择优编纂《植物的朋友圈》一书,优秀作者以及优秀评价者作为书籍编委入选。
(设计意图:写作之前明确要求,能让学生写作难度降低,做到有据可依。同样,在写作之后的分享评价环节,通过列评价清单的方式,让批改和评价也有据可依,可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优秀文章的作者、优秀评价者可以入选《植物的朋友圈》编委,强化了学生的发表与交流意识,使学生既能写作文,也能改作文,让不同写作能力的同学都有奋斗目标。)

 
附学生习作:

春天的小辫子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王韫妍

每当淘气的春小姐来到我家时,家中的长寿花便开了,长寿花一簇一簇地绽放,每一簇上有至少九朵花,每一簇上的花朵都簇拥在一起,好像春小姐头上一簇一簇的小辫子,多么活泼,生机可爱。每一朵花的颜色都不同,看看这一朵有点正红色,看看那一朵有点柠檬黄,各有各的美丽。
最有趣的是长寿花天天面向太阳,无论是羞答答的叶尖一点红、饱满如多肉的大叶片,还是羞得满叶通红的幼叶,甚至娇嫩的西瓜红花朵都向着太阳,展开双臂好似一个小孩童想让母亲给她一个拥抱的样子呢!长寿花的花苞玲珑小巧,好像一个个可爱的胖葫芦一样。一看到那花苞,我就想,待到花开一时,花中会不会跳出一个拇指孩童呢?
长寿花又清香无比,那种清香无法比喻,一闻便令人着迷。那种淡香有点像菊花茶,淡雅无比,令人陶醉。可仔细闻一闻,那淡雅中带有一丝俏皮,好似那甜蜜的茉莉香一样呢!
可爱的长寿花不仅长得好看,花语也颇为喜气呢,你瞧,“寿比南山,大吉大利,儿孙满堂。”多么美好!想到这里,我更想做一只小蜜蜂,每到清晨,我便揉揉双眼,拍打双翅,飞到长寿花身边。左瞧瞧,右看看,认真的打量这株美丽的植物。微风吹过,长寿花左摇右摆,我也左摇右摆起来,可是风越来越大,我要被吹跑了,我赶紧躲到长寿花的花苞中,躲过了大风,出乎意料的是风对长寿花没什么影响,它的花苞中真暖和,不知不觉间,我便熟睡起来,从那以后,我和长寿花变成了好朋友,我每天陪着它,帮它授粉,有时还会偷偷吮两口那甘甜的蜜汁呢!等我和它玩儿累了,我便像从前一样在她的花苞中睡觉。如果我问它:“你若是凋谢了可怎么办呢?”长寿花总是温柔地回答: “没事儿,待到春天,还可以再见。”
 

我的植物朋友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胡一瑄

爸爸的单位里种着许多许多松树。
松树粗糙的枝干上,裹着一层硬邦邦的树皮。夏天,松树结出的松果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的小铃铛,好像一摇,就会叮叮当当地响似的。尖锐的松针一年常青,每次我去看的时候,我带着一定金黄金黄的小帽子,回来的时候,帽子上都有一股松香味。冬天,白花花的雪落在松针上,像是给松树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衣裳,把松树衬托的更加苍翠,非常漂亮。
松树除了漂亮,还有很多用途,像一个大宝库。比如说松树的松脂,既可以做琥珀,又可以当药材;比如说松树上的松果,可以做成松子;还有松树的枝干,可以做成家具,我的书桌就是用松树的枝干做的。除了做这些,松树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最令人钦佩的就是松树的精神,有很多诗句就是写松树的精神的。有陈毅写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还有《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诗句都描写了松树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我们也要学习松树的精神,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要把难题当成磨练自己的方法,做一个勇敢、正直、积极乐观的人!
注:关注公众号,发送“我的植物朋友”,收到回复,按要求操作获得P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了想《我的植物朋友》
备课手记|三下一单元备课解读
[语文之味]《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又说习作评价
备课参考 | 特级教师宋道晔设计三下第一单元习作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