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破原有认知,重新厘清概念——《大概念教学》第一、二章读后感

 这个暑假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加入了新网师,也第一接触了“大概念”及“大概念教学”。我们的教学习惯了以单元为整体进行组织,尤其是统编版教材实施以来,大家都在努力尝试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再将语文要素落实在每一篇的课文教学之中。

通过阅读本书的第二章,让我对“单元”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以往我们说的单元,更关注的是内容上的关联性,比如这个的单元关于说明文或者都是关于函数的。然而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素养?以及不同内容主题的单元之间有什么关系?”单元学习的目的也就是核心是为了学生素养的发展。

今年4月份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特意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由此阐述了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任务群。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与“少而深”的学习理念不谋而合,让学生以有意义的方式理解核心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打通学校教育与生活实践,所以语文学习任务要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进行单元设计时,要保持两种思维方式同时进行,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即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就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里面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我爱阅读:企鹅寄冰》和《快乐读书吧》,虽然二年级没有单元主题页,但是从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中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二是借助图片,了解主要内容。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包括《场景歌》《树》《拍手歌》《田园四季歌》,语文要素是发现汉字规律,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会用部首查字法。

其实借助图片了解主要内容,在一年级下册就已经出现,比如《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以及第八单元的《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只不过二年级第一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的,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迁移。“怎样把事情有条理地讲清楚”这一大概念还包括之后三年级的“复述”,四年级的“列提纲”,五年级的“说明文”等等。这也体现了大概念的迭代逻辑,本质问题和关键挑战会反复出现。这样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比如我们看家具的组装说明书,或为一个事物写说明,再比如看地图了解行走路线,甚至包括我们组织写作或演讲,都要求有条理性。

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第一单元中“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延续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手”的一系列动作,又有了新的拓展。这些动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运用和比较中达到准确运用,比如“迎”和“追”,“穿”和“披”,“甩”和“摇”等等。在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中,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读完《大概念教学》的前两章内容,对一些名词还是不太了解,如“自然知识”,文中说它是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知识,这里的自然而然又是指什么?是指通过我们的生活经验获得的知识吗?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否可以打破原有教材的单元编排,自由组合?按自己现有能力还不敢作此尝试。就如我对“学习任务群”的困惑。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设计任务群吗?

《大概念教学》第一、二章内容梳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确立单元大概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封面人物 蒋剑秋 | 小学语文单元大概念的解读、提取与实施
停课不停“研” || 华师课程分享(四十三)——基于语文素养的单元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示例
语墨小语|语言实践:精细点的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