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要大胆说出来
大家好,我是小谭。

想当年(7年前),我开始学习软件测试时,跟大多数自学者一样,学习完很多理论和技术,转头就忘,还不知如何运用,体现在面试中,便是极容易被问得“岔气”。

后来,我咨询一位自学的前辈,他告诉我:把你学过的知识讲给身边不懂软件测试,甚至不懂IT技术的人,当他们能听懂你讲的内容,那就差不多了。

于是,我果断尝试:

讲第一次,我自己都不清楚该讲什么……

讲第二次,知道该讲什么,但话到嘴边,舌头捋不顺畅……

讲第三次,别人问我讲的什么鬼东西……

……

直到反复练习N次,我才把软件测试讲明白,通过主动的讲,我消化了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把场景和知识完整的串联了起来——特别是当别人提一些常识问题,让我用软件测试的术语来解释时。

最后,讲解达标,我也顺利找到工作。

做软件测试的这些年,我一直把“讲出口,讲明白,讲得简单”作为消化一门知识或者一种技术的最终评判标准。

这个讲,可以是讲,也可以是写,再经由大家的评判。例如,学习完Python,我要试着把它讲出去(写博客),再把它讲明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博客),讲得简单(不带废话的写博客)。

俗话说: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以我之理解,把书读薄,就是讲出去的过程。

再到现在,我开始深入业务,进入到市场锤炼,才深切明白讲出去的真·道理。

身为测试人员,常常自诩为团队里最熟悉业务的人,但我之前在一篇文章说过,你以为的业务,其实只是产品经理口中的业务:

而在产品之前,该业务已经由客户、销售、市场、技术服务等岗位人员之口传递,每个人的角度和理解不一致,会导致最后敲定的业务产生偏差。

你熟悉的业务,不一定是客户想要的业务,兴许只是满足客户的折中方案;你理解的业务,也不一定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有时只是为满足拓宽市场的临时之举。

曾经,我也自诩对业务的理解足够深刻,但当我要讲解公司产品的全链路时,我毫无头脑,在应对客户和市场的提问时,也只能答上十之一二。我还经常遇到:明明系统可以支持,但就是无法关联场景,明明系统提供B方案解决,但总是想不到它。

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讲解总结,我埋头研究小半年,也才理得80%,并且这80%,还只是公司一条产品线的80%。市场千变万化,客户万千画像,这80%远远不够,我估摸得再研究个两三年,才能完全吃透。

所以,结合我的经历,我有一些建议:

如果你还在自学,学习后,大胆的讲给身边的人,他们能听懂,你才算过关;

如果你找到工作,认真做笔记,并对外输出,哪怕一次只写几十个字,积累起来也能自成体系;

如果你跳槽到中大型公司,尝试脱离于测试本职以外,多做横向的尝试,别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需求文档的范围。捋清你做的业务,讲出你对业务的理解,多和产品掰扯,多和业务沟通,个人视野便是 在这一次次的“讲”中间拔高的。

这就好比谈一场恋爱,你有情愫,你为他(她)执迷,但爱在心口难开,除非他(她)对你看得上眼,才能两情相悦。

但这是职场,不主动,不争取,机会一瞬就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软件测试人员的核心技术能力,应该是什么?
六年软件测试感悟-从博彦到VMware
别总是跟自己的弱点较劲,那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弱
程序员这口饭
如何成为行业专家
90%的人不懂怎样成为一个学习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