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心!这样的卒中容易进展
userphoto

2022.09.15 上海

关注

究竟什么样的卒中容易进展?先看看位于放射冠后部的这几例梗死。

病例 1

患者女,55岁,因“头晕、右侧肢体无力7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病后自测血压∶202/116mmlHg。查体∶ 神志清,右眼裂略小,言语流利,右鼻唇沟浅,右口角低垂,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痛觉减退,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

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3天后,右侧肌力进展到0级,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

病例 2

65岁男性,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7.5小时入院。既往体健。

于7.5小时前醒后出现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无头痛头晕。在急诊室给予爱通立静脉溶栓,症状无改善。遂收入病房。查体∶BP 140/87mmHg,神志清,言语欠流利,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低,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患者入院后,症状进展,左侧肢体肌力到0级,家属对溶栓和其他治疗效果不满意,耿耿于怀

病例 3

58岁男性,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7小时收入院。既往血压、血糖异常升高。查体∶ BP 180/93mmHg,神志清,言语含糊,右侧鼻唇沟浅,右侧口角低,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巴氏征(+)。

患者同样入院后症状加重,右侧肢体肌力进展到0级。

以上三例患者,临床表现,病灶部位,病情演变和残疾程度都很一致,是不是放射冠后部这个部位的梗死都容易进展呢!确实是这样,看下面的高亮字体。   

                               

——放射冠后部梗死是预测卒中进展的独立的影像表现

什么这个部位的梗死容易进展?

1  责任血管——脉络膜前动脉

三例患者都累及了​内囊后肢、放射冠后部,责任血管可能是脉络膜前动脉(AChA),文献上典型的AChA梗死是这样的:

内囊后肢多是AChA供血,但有时豆纹动脉也可以参与,因此单纯内囊后肢梗死并不一定源于AChA。如果内囊后肢加上外侧膝状体和颞叶内侧海马病灶,那就可以确定是AChA了。

脉络膜前动脉管径细,行程长,最易受脑血流变化的影响,难怪,在脑梗死发生之前常有反复刻板样的TIA,反复发作后,半数患者进展为内囊梗死,这一过程又称为内囊警示综合征。脑梗死形成后,症状还经常进展。

2 机制——低灌注

先复习一下内分水岭梗死的串珠样病灶,注意放射冠后部的病灶,与上述三例患者的病灶很类似。

由此推测三患者的病灶也可能与低灌注有关。再看下面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分水岭梗死:

同样可见低灌注导致的放射冠后部病灶。可以认为放射冠后部的这一梗死灶,虽然不是串珠样的,也很可能是低灌注所致。

基于以上因素,脉络膜前动脉的结构特点,加上低灌注,就导致了这样临床过程: 反复刻板的TIA-脑梗死-溶栓效果差-进展性卒中-严重残疾。

因此,遇到这样的卒中,应尽早向家属交代病情,尽管给与积极治疗,症状仍有可能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卒中常见的8大病因,一张表总结
上课时突然偏瘫?儿童卒中常见的8大病因,一表总结!
这例进展性卒中的原因,你能想到吗?
脑梗死不会定位?1 张图搞定(脉络膜前动脉)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犯难?五个案例全面解读!
推理系列2--小病灶,大体征,大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