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后期、东汉前期诗赋---鹏鸣

西汉后期、东汉前期诗赋

文/ 鹏   鸣

<> 五言、七言诗的进展

       首先应该指出:既然西汉前期的乐府民歌中,已经有了《 江南 》那样完整的五言诗,那么在本时期的乐府民歌中,应该有更多和更成熟的五言诗。只是由于民歌很难判定具体年代,又考虑到叙述的方便,我们把关于乐府民歌的问题放在上文讨论,而在这里只将它作为一个必要的背景提出。

       其实,上述看法也可以通过年代明确的民谣来证明。《 汉书·五行志 》载成帝时童谣是这样的:“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这首民谣虽然语言较为朴素,但已经是隔句用韵,无杂言句的标准的五言诗形式。另外,同为《 汉书 》所载的成帝时民谣《 尹赏歌 》,也是这样的情况。民谣总是使用流行的形式创作的,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判断:到了西汉后期,五言诗形式在民间已经普遍流行。

       与此相应地,在社会上层,也出现了完整的五言诗的写作。成帝宫中妃嫔班婕妤有一首《 怨歌行 》( 载于《 文选 》 ),写得相当出色:“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汉书·外戚传 》说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遂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盖为此而作。诗中以团扇自比,想象优美贴切,对后来的“宫怨”诗影响很大。此诗是乐府歌辞,属楚调曲。成帝时乐府非常兴盛,班婕妤( 班固的祖姑 )又是一位才女,她仿照乐府民歌的风格写出这首诗,是合情合理的。有人疑此诗为伪托,并没有可靠证据。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活动于东汉明帝、章帝时期。作有五言《 咏史 》诗:“三王德弥薄,唯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此诗歌咏西汉文帝时少女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语言比较质朴,但叙述还是很简洁的。诗中引进了冷静的理智成分,表现出文人诗的一种特点,在这方面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由于班婕妤的身份比较特别,《 怨歌行 》又是模拟乐府民歌之作,所以可以认为,班固的《 咏史 》诗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五言诗。它标志着五言诗体正式登上了文人的诗坛,开始全面取代楚歌的地位,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后代很盛行的“咏史”题材,也以此为起点。

       西汉后期的七言诗没有留下完整的作品。但是,《 文选 》注引刘向的《 七言 》诗,尚有六句,据所写内容和用韵情况大体可以推断:这六句当出于一首,诗型当是完整的七言,不带杂言和楚歌句式,基本上是每句用韵。其内容亦有新颖之处。如“朅来归耕永自疏”、“结构野草起屋庐”、“宴处从容观诗书”、“山鸟群鸣我心怀”,写隐居的日常生活和闲逸心情,这是以前和同时代的诗歌中所没有的,而在魏晋以后的诗歌中成为重要题材,也值得注意。东汉前期,据《 后汉书 》载,杜笃有《 七言 》,东平王刘苍有《 七言别字诗集 》,作品无存。另外,《 古文苑 》所载班固的《 竹扇赋 》,由二句一转韵的十二句七言句构成,实际上也可以视为一首完整的准七言诗。综合以上情况,大致可以这样说:在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七言诗虽仍不兴盛,但一直有若干作者在写作,其形式也正在消除楚辞、楚歌的痕迹,向整齐的七言诗型发展。

       附带地说一下楚歌的情况。在本时期中,楚歌的创作已显然式微。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后期,有息夫躬的《 绝命辞 》。息夫躬于哀帝时入仕,“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 《 汉书 》本传 ),因作此诗,后果然死于狱中。诗中抒发了在黑暗的政治中所感受到的极大痛苦和绝望的心情。“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此类悲愤激切的诗句,在当时可算是特异的存在。东汉前期梁鸿的《 五噫歌 》,则是一首大胆批判现实的优秀作品。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 今陕西咸阳西北 )人,东汉初的隐士。他在一次经过京师时作了这首诗:“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诗歌通过宫室崔嵬的帝京与劬劳未央的人民的鲜明对比,直接对帝王提出指斥。诗中很特别地连用五个感叹词“噫”句,表现了强烈的愤慨。在文人一片歌功颂德声中,写这样的诗也是需要勇气的。

编稿 :雪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魏六朝诗讲录 建安诗歌1 叶嘉莹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笔记3
欧丽娟 【中国文学史】笔记(十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二)
最完整的唐诗知识大全!(上)(整理得太有心了)
秦汉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