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标浅谈



      小时候经常在老家后面的鱼塘偷着钓鱼,用一根小竹竿,栓一根穿了一截气门芯(当漂座)的鱼线,在气门芯里插入2毛钱买的塑料浮标,在钩上方夹一个绿豆大小的铅豆,往池塘里一扔就开始钓,钓上不少小鱼,还上过3斤的大鲤鱼。当时没有调标的概念,钓鱼只要保证铅豆到底就行了,浮标露出几目无所谓。
      上个月工作比较轻松,就到周边的湖泊去小钓了一下,结果不如人意,看着别人在那一会一条,自己的浮标虽然也有动作,可就是不上鱼,甚是郁闷。回来后在往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了“台钓”,讲浮标调4钓2,如何调灵钓顿什么的,看的一头雾水。随后到处逛论坛,看视频,才知道铅皮的重量是要调整的,鱼饵在水底的状态是多样的。。。。。。后来经过自己反复实践和学习,才基本掌握台钓调标理论。为了帮助和我一样刚接触台钓的人能够快速理解调标方法,我就将自己的领悟尽量详细的呈现给大家。; w0 B/ i  T* \6 j

本帖隐藏的内容

首先,要清楚饵料入水后的动作过程,这样才能对浮标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分析。鱼饵,铅皮和浮标,比重最大的是铅皮,最轻的是浮标。所以入水后比重最大的铅皮下降的速度最快,比重最轻的浮标横浮在水面上,鱼饵被铅皮带着向下坠落。当铅皮和浮标之间的母线被拉直的时候,鱼线将铅皮的重力传递到浮标的标脚上,浮标翻身站立,并在铅皮的作用下,缓缓被拉入水下,随着浮标沉入水下的体积增大,其产生的浮力也就变大,铅皮下行的速度变慢,并逐渐被饵料超过,当饵料(轻饵)垂直时,浮标慢慢停止移动,并稳定在一个视目上。若子线的长度很长(例如超过50cm),则会出现浮标站立后的第一次停顿,这是因为浮标产生的浮力与铅皮重力相等,而饵料还在远离铅皮的地方缓慢下落,当饵料落到接近铅皮正下方区域时,浮标才开始第二次下落直到稳定(如此也是一种钓行程鱼的方法,要抓第二次下落的浮标变化)。
        在谈调几钓几。调,即在半水情况下寻找浮标一下线组和浮标的平衡。原理是在半水(接近水底)情况下,调整铅皮重量,使浮标停留在n目。在实际带饵垂钓时,可以调整浮标露出m目,即所谓的调n钓m。; l) X  a8 E; `+ m( u
        下面以一支16目的浮标为例,详细讲解,忽略鱼钩与子线的重力,忽略饵料浮力和浮标重力。
1 `5 [* u" U' I# M2 i. t+ h
! `/ @6 g& `- ?1 k
5 m+ A& _  z" O. @/ ]% J4 O
! l4 ]4 S: I' S& M
1. 浮标位于母线A点(半水),调整铅皮重量,使浮标露出8目。. y$ a! z) Q. q3 x, _- j+ Q
2. 浮标位于母线A点(半水),挂单饵,浮标变6目,说明饵重2目。
3. 浮标位于母线A点(半水),挂双饵,浮标变4目。
4. 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直到浮标首次露出6目,此时浮标位于母线位置称为B点。此时下饵轻触底,- Z9 ]1 X5 \7 z4 P
下饵重力 = 水底对其的支撑力,
下饵子线上没有受力,所以% [- `3 _6 H: H! u( [$ [
浮标产生的浮力 = 上饵重力 + 铅皮重力,) {! A8 m! V) X0 ^1 j0 ]: w" i
与A点挂单饵的受力情况相同,所以浮标露出6目。
5. 继续向上微微移动浮标,当移动范围小于垂直状态下两钩距离时,线组上的受力状态没有改变,浮标仍然露出6目,唯一不同地方时较长的子线在水中的状态由垂直变为弯曲。当移动范围正好等于两钩距离时,上饵轻触底,短子线垂直,下饵卧底,长子线弯曲斜卧。此时浮标在母线位置记为C点。" j! J! T! {$ _% o1 R8 x* r; A
6. 从C点继续向上微微移动浮标,移动距离小于短子线长度,此时两根子线都变弯曲,双饵均卧底,记此时位置为D点$ K) Q; N2 U4 `$ Z$ J# C7 q
饵重力 = 水底对其支撑力," J- f# N$ B( k9 g, A% E
子线上不承受拉力,所以此时浮标只承受铅皮重力,这就与第1种情况相同,浮标此时露出8目,。# R5 G2 n. B8 D0 q$ [7 F
7. 当移动距离等于短子线长度时,此时铅皮触底,线组受力状态与第6种情况相同,浮标依然露出8目,记录此时位置为E点。- Y2 ~4 C0 S1 @0 w: o  S
从E点继续向上移动浮标,此时铅皮重力已经部分被水底承受,6 g/ |( A% X; A
铅皮重力 = 浮标浮力 + 水底对其支撑力,
铅皮重力没有变,由于水线变长的缘故,所以浮标会向上移动,视目会逐渐大于8目,浮标在水下的体积变小了,所以浮标产生的浮力就减小了,那么水底对铅皮的支持力就变大了。如图中F点,浮标露出12目。- e0 f, l8 e6 u1 l

一般称C点位最灵点,E点位最顿点。在BE之间上下移动浮标,就是通常所说的钓顿与钓灵了。浮标位置在B点以下时,称为钓浮。浮标位置在E点以上时,可以钓跑铅。
在这里想着重谈论一下B,C两点。B点为下饵轻触底,C点为上饵轻触底。在实际垂钓中,一般BC间距(两钩之间距离)为2-3个勾距(程宁老师说过),在调标时可以认为其为1点,统称为最灵点。某些特殊情况下,BC间距很大,要根据鱼情(常咬下沟还是上钩,吃食后的动作)来决定哪个是最灵点。
% x4 L/ |8 w+ \- g/ e1 R
还有一种情况,若单饵重量很大,足可以使浮标黑标,那么无论怎么调整浮标位置,两饵在水底的状态都是轻触底。如果将漂尾的浮力考虑进去,那么目数越小,水底对饵的支撑力就越小,鱼咬钩后向下拖拽就费劲,漂象就不明显,相反,若向上托饵,则漂象明显。我觉得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支大浮力的水库漂了。# n9 Z7 ?4 ~# z* K' M7 D$ f1 \7 G

        这是我所理解的一些东西,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若有问题,还请大家不吝赐教,我也是个刚接触1个月的初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钓鱼技巧】野钓经常被无数小杂鱼闹窝怎么办?试试这招
高手调漂总结
三种简易快速的调漂方法
【江湖钓技】如何正确调整钓友的“第三只眼睛”?
浮漂的几种调漂方法(精练,新手想要少走弯路,必看!!!)~~ - 瘸子爱钓鱼的角落 - 西...
放大调标的视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