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才管理 | 干部管理体系的核心目的:建立机制、给予机会、全面激励、系统激活

作者:张小峰,华夏基石副总裁

来源:HR赋能工坊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干部作为人力资源队伍的核心和骨干,肩负着传承组织文化、承载组织战略、带队伍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构建系统的干部管理体系是打造组织能力、激活人才队伍的关键抓手,在未来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时代,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课题。

《干部管理》一书提到过,干部、干部管理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三个不同的篇章,其技术要点和操作思路也有本质区别,我们提出干部管理三部曲和干部管理八步法,所谓三部曲,即明确干部、干部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干部,夯实基础,通过干部管理,构建机制,通过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效能干部团队。干部管理八步法,则通过干部盘点、干部规划、干部选拔、干部任用、干部培养、干部评价、干部激励、干部退出等八大环节,系统构建各层级各类型干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下企业构建干部管理体系的核心目的。

干部管理体系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机制、给予机会、全面激励、系统激活”的方式,明确管理和发展导向,实现能上能下,多重激励,持续激活,真正的实现,干部管理提升干部活力,干部管理推动干部成长,干部管理引领干部发展,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够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敢想敢拼、高效作战、自我超越的干部队伍。

1

系统思考,构建例行管理机制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强调“四能”即“能进能出,能升能降,能上能下,能左能右”,其中“能上能下”和“能左能右”都是和干部相关的命题。多数企业也在践行。华为有干部强制淘汰5%-10%的典型实践,国有企业也有强制干部轮岗的普遍现象,但是仅仅做到“两能”或者“四能”就是构建了干部管理体系么?不尽然。

构建干部管理体系,就是要明确干部日常管理机制,构建干部队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不仅要实现“战略牵引”和“能力提升”,同时还应该实现“风险防范”和“动态管理”的职能。通过分层分类的干部群体,构建盘点、规划、选拔、任用、培养、评价、激励和退出的日常管理机制。

1、干部盘点机制

建立干部档案是干部盘点的起点,同时信息化手段也是提高干部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我们认为,以年度为周期,干部盘点也应分为大盘点和小盘点,所谓大盘点,即以任期制为周期进行全面性的盘点,小盘点即年度盘点。

盘点包括干部队伍的盘点,通过对现职干部队伍数量、素质、能力、结构、潜能、业绩、价值观、工作历练、培训成长等多方面因素的盘点,对现有队伍进行“摸底排查”,才能有效开展干部管理工作。

当然,盘点也包括干部职位的盘点,通过对业务发展、能力需求、人岗匹配等因素盘点,明确岗位对于干部的理想要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通过“知岗知人”,实现“人榫岗卯-严丝合缝”。

常见的干部盘点包括“360度、圆桌会、九宫图、干部地图”等工具。当然,干部盘点既是对过去的盘点,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要以盘点结果,开展下一步的干部规划。

2、干部规划机制

在进行岗位盘点时,通过管理幅度、业务规模、管理难度、地域、专业、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思考,明确企业发展所需干部职数。同时,基于供需差距开展干部规划。

通过对组织需求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分析,结合中长期的业务发展规划,明确干部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能力规划,并以此作为下一周期内干部管理工作的指导纲领。

3、干部选拔机制

“选择大于努力,选拔大于培养”,很多时候,一个企业家可以成就一家企业,一个经营型人才可以开创一项事业,所以要明确干部的选拔理念、选拔标准、选拔周期和选拔方式。

选拔干部,要真正的从业绩、价值观、能力、品德等多方面开展工作,避免“一根尺子量所有人”。

选拔机制要增加导向作用,选拔标准要让员工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当干部,做到什么样的业绩可以当干部,知道“催化剂”和“高压线”。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岗位性质,也要采取不同的选拔方式,具体而言,干部选拔包括委任、竞聘、民主推荐、破格提拔等多种方式。

4、干部任用机制

干部任用要从“终身制”走向“任期制”,真正的让干部权力成为组织公权而非个人私权,从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走向忠于组织忠于事业,从人情关系走向契约关系,从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分配走向市场化配置。

同时在任期初,要明确目标责任,通过任期考核协议和年度考核协议,打造干部任用法律契约和心理契约。

通过任期宣誓、角色适应、任中述职、在位监控、任后审计、竞业限制等多种手段,真正的实现干部任用常效机制,实现“选好干部”和“用好干部”。

5、干部培养机制

干部培养要坚持训战结合,通过角色转化、能力升级、文化培养等多种方式,通过课程、行动学习、轮岗、导师制等多种手段,实现干部成长和干部发展。

6、干部评价机制

干部评价要坚持当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通过年度评价和任期评价,综合评价干部业绩。

以业绩评价为主,但不可忽视能力、潜能、价值观和品德,要综合评价干部,而非“唯业绩论”。

7、干部激励机制

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骨干,要全面激励,及时激励,全职业生涯激励。通过物质激励、工作激励、发展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模式,构建全面激励与认可机制,让干部工作“风风红红”,心情“开开心心”。

当然,干部激励机制要着重思考中长期激励手段,通过利润分享、股权激励、项目跟投、事业合伙等多种方式,实现干部与企业发展的长期捆绑,共创共享共生共赢。

8、干部退出机制

构建可上可下的管理机制,激励干部持续创造高绩效。

通过考核罚退、问责强退、到期轮换、价值观/红线退出、自愿选退、到龄转退等方式,完善退出机制,畅通出口,推动干部队伍新陈代谢,防止消极惰怠,能力退化与思想僵化,防止圈子文化,提升队伍活力。

干部管理体系的首要核心目的,就是构建以盘点为始终的干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搅活人才活水,通过日常活动的机制化,选拔常态化,培养程序化,盘点退出机制化,明确业务导向和管理导向,增强导向作用,实现高效干部队伍建设。

2

机会牵引能力成长

多年的咨询生涯,干部管理的一个案例一直影响着我们。武汉一家国有企业,一千人左右的规模,内部推行经理人制度,由于缺少例行干部管理机制,干部选拔都是领导开会评议,导致内部干部管理导向不明确,员工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干部,并因此不努力,不进取,企业内部氛围死气沉沉。

当我们为这家客户提供了后备经理人的选拔和培养方案时,方案宣贯后不到半小时,消息传遍了整栋大楼,所有年轻人都在私下交流,摩拳擦掌,准备报名,这就反映了机会的重要性和牵引力。

当然,年轻人在激动的同时,也有了担忧,如果没有空缺岗位,选拔和培养工作完成后,我们又该如何发展呢?其实,在我们看来,这也是没有机会带来的困扰。

所以,干部管理体系除了日常动作以外,一定要明确“机会牵引能力成长”的导向。

具体而言,要打破干部层级天花板,实现不同层级的有序流动。今天你是中层干部,当有总监层的岗位空缺,就有机会升任,而不需要严格按照既定标准爬格子。从员工中选拔优秀者进入储备层,从储备层选拔优秀者晋升中层,从中层选拔优秀者进入总监层,层层选拔,赛马不相马,培育企业内部骨干和精英;

同时,在多数关键岗位上,优先采取竞聘措施,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给所有人升迁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管理有效性。

当然,要实现机会牵引人才成长,企业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l 企业不断发展,通过业务规模的扩张,带来岗位的需求和干部发展的机会;

l 打破职务终身制,能上能下,把空缺的明确让给对机会更加珍视的干部;

l 构建干部退出机制,内部制造压强,加强干部流动,制造机会,搅活队伍。

3

全要素激励干部持续拼搏

作为干部,肩负企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理应实现物质激励倾斜和精神激励常态化。

全要素激励,要在工作上,给予责任、权利和机会,增强管理工作本身的激励性。发展上,给予多种干部能力培养方式和发展措施,配合机制和机会,提高激励性。同时,绩效考核上,多措并举,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结合,鼓励干部全面发展。

l 发展激励:进入干部序列,就有机会从基层到中层,从中层到高层;

l 物质激励:工资奖金外,可以配套专项福利、津补贴、利润分享、任期奖励、分红、股份等多种物质激励方式;

l 文化激励:塑造干部承载发展的文化,激发干部使命感和责任感,淡化权利观念,让干部得到更多尊重和认可;

l 目标激励:合理设定目标,配套资源保障,让干部带队达成工作结果,鼓舞士气,实现自我超越

l 关怀激励:针对干部设计针对性关怀项目,比如住房、医疗、子女成长、老人关爱等多种方式。

在工作激励层面,人事的建议、调配、任命、使用、激励、培养与辞退等权利,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要初步授予自主权。同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业务权和部门内部的自主管理权,甚至规则范围内的财务处置权,都是干部激励的重要因素。

而其他的物质激励、发展激励、精神激励则通过工资、福利、奖金、利润分享、中长期激励、职位升迁、能力成长、工作多样性、文化激励和荣誉激励等多种方式实现。真正让“雷锋不吃亏”,让干部“没有后顾之忧”

4

动态激活,让干部永远“在路上”

干部管理体系要实现“激活休克鱼和沉淀层”,靠的不是口号和个人觉悟,而应该是系统的动态激活机制。人性都是有惰性的,机制的目的就在于激励激活,导向冲锋,持续拼搏。

1、建立任期制,打破终身制

干部要激活,要打破职务制(如处级、局级等),真正实现市场化经理人制度,同时要打破组织终身制和心理终身制,建立真正“能上能下”的任期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此外,在任期制基础上,引入任期考核机制和年度业绩考核机制,达不到业绩目标的干部要坚决淘汰,给予其他人机会。

例如,针对低层级干部,进行年度盘点,当年度业绩排名靠后一定比例者,直接淘汰。同时业绩考核不达标者,直接淘汰。针对中高级干部,即使年度达标,也要引入轮换机制,两个或三个任期满,未淘汰也未升职者,不可留任原职,可参与竞聘其他岗位,未上岗者,退出岗位。

通过多种方式,真正打破终身制,实现能下能下能再上能再下。

2、树立竞聘文化,进行竞聘机制

组织内部拿出一部分岗位,实现“抢凳子”,针对业绩不理想,任期再述职的干部,引入“PK”机制,当其他人有意向时,直接启动竞聘机制,避免干部坐下位置,一劳永逸。

3、层层后备,避免因“无人可用”而无法退出

当然,仅有任期制和考核制度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层层后备干部,总监层是高管层的后备,中层是总监层的后备,储备层是员工的后备,员工是储备层的后备。这样的干部队伍金字塔构建起来后,配合日常干部培养机制,就不会出现“无人可用”的现象。

干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干部队伍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而高效的干部管理体系,就是通过构建干部管理机制,靠机会牵引干部成长,通过全要素激励方式,鼓励干部不断拼搏,结合退出和后备机制,激活“休克鱼”,真正实现高绩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干部全职业生命周期管理
数字化如何赋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
中咨人才战略
破三项制度改革困局,攻“三能”机制之难点
改革进行时|中国建筑:以价值指数为基础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酒闻:经销商“五招”打造一支营销铁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