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来抄作业: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华导读:
华为内部论坛22日上线了一篇《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以下是整理的任正非主要观点,希望对你抵抗寒冬有所启发......
01
未来三年有质量地活下去
任正非:我们要看到公司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困难,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那么消费能力会有很大幅度下降,对我们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我们要先想办法度过这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
我们的观点:随着经营环境的改变,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发生着改变。
过去,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企业的规模,会问:“你企业规模多大?厂房多大?营收多少,有多少人?你15亩、我50亩;你分公司5个,我10个;你员工1000,我2000人;你营收1亿,我营收10亿……”
场地规模的大小意味着企业有实力,有规模;同时如果是购买的土地增值更是对企业带来提升“利润”的能力;也有利于公司拿到更多的融资,那是相当阔气、有实力、有规模,银行都会捧着你。
随着近几年的市场变化,老板们之间的交流转向“你今年产值多少?”再后来发现产值高但仍然活的艰难的企业大有人在,便开始关注企业的利润;你今年利润多少?再后来,问现金流?
疫情、地缘战争、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美国打压的原因;租金,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环保与监管进一步加强,多家房企爆雷,企业的可贷款性、可融资性较差,企业资金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企业更加追求利润和现金,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这种关注点的变化跟经济周期相关,它是动态的。
你今年的口头禅是什么?
02
盲目投资的业务要收缩
任正非说:全公司都要有效的使用预算,不能盲目一切将项目关闭,节约出来的人力压到前线去,继续优化机关业务,合理编制人员ICT基础设施。现在要缩小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盈利。
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一定要把边缘业务从战略核心里抽出来,如果是我们必须做,又做得不够好的就改组作战队伍换干部。我们要在市场结构上调整,研究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做,哪些地方应该放弃。
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潜在风险的项目,不要再抱有幻想,要尽快浮出来,让审计做结论,将风险量化。与此同时依然可以继续管理这些已经被消除的资产,通过管理让风险变为适当的收益,我们心里不要带有一种泡沫幻想,一看报表挺好,决心就挺大,但到时实际赚不到钱。
我们的观点:从关注企业本身转向关注行业、产业,重新审视价值链。
曾见证过一家中型企业高管在商讨企业战略方向的时候,意见不同:有的主张做完整的产品线同时扩大某个产品的规模;有的主张,放弃完整产品线,只做产品链上的某个爆品;两个不同观点各有各的理都无法说服对方,以至于分成两个团队,耗时几年,终于在这两年看到选择哪一条趋势最有利于企业成长。
产品线的构建不能一味追求产品链的完整和最终产品的形成,而是根据区域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发展模式。
而我们很多企业在经营的时候没有全价值链地去思考价值点,导致企业的战略方向错误,资源分散、浪费,未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益。
03
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任正非:夯实责任,奖金升职升级与经营结果挂钩,将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
第一,在今年和明年的考核中要提升现金流和利润的权重,宁可销售收入下滑一些,但利润和现金流要增长,经营性利润增长的奖金要多一点,激励大家去争抢利润。
第二,签署考核责任书,加强与责任对等的挂钩
第三,各个业务奖金要拉开差距,绝不允许平均,逼迫大家实现抢粮食的短期目标。
我们的观点:薪酬、绩效是企业变革中重要的配套措施。
在许多企业,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没有坚持“优质优酬”“优绩优酬”的原则,几乎是平均发放,要么就是罚多奖少,其激励作用被削弱,没有调动起人才的积极性。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企业每年的加薪幅度在30%左右,远大于市场水平,这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和压力负担越来越重。在用工成本的高增长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关注“人效”。什么是人效?即人均效益,人效=利润总额/总人数,需要注意的是,用利润总额除以总人数,而不是总产值。
早在2017年,华为就提出:要继续坚持以有效增长、利润、现金流、提高人均效益为起点的考核。
04
质量,不惜代价投入
任正非说:质量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这样的路线,研发要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负责,并承诺服务专家要具有综合性能力,质量不好的产品是研发人员的耻辱,一个事故就可能摧毁整个市场的信任体系。
100-1=0,我们研发来说,如果产品质量不好,就相当于让弟兄们冒着枪林弹雨,冰天雪地,炎热酷暑,新冠病毒在前线冲锋。所以我们要建立反向考核机制,不仅要考核机关服务组织,也要延伸到产品线,坐在办公室还做不好质量,那就要收缩战线,提高竞争力。
我们的观点:提质增效不是低价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提质增效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不能让钱打了水漂”;三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些都与强化管理有关。
穿新鞋走新路,过去关注规模,未来就是关注经营效益、核心利润、ROE、EVA,我们称之为大洗牌。那些,不管是能熬过酷暑还是寒冬,穿越周期的企业也会发现,从“追求规模”到“追求利润”的理性转变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以上是我们看到一批优秀的企业所发生的四个方面的转变,接下来,我们也会陆续聊一聊在此大背景下老板和员工的转变。
如你企业也想关注利润,关注现金流,联系小编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晓锦源: 任正非先生是不是和我一样的见解呢
华为内部不完整讲话稿刷爆网络 企业切勿误解、误用任正非
任正非和“二等兵”
一个企业创造盈利的能力强不强还要看它的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
微博
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说:企业没利润是一种耻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