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新诗语言创作的陌生化
文/子墨
陌生化是俄国文学理论家维·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程序的艺术》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具体的含义是,文学语言的运用应该打破日常用语司空见惯的使用方式,用翻新出奇的表达使表现对象变得陌生,使惯用的形式受阻,以延长感受的时间,增强感受的难度和高度,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就诗歌语言的穿凿而言,陌生化主要是指诗歌语言的表达,如语言的变形、繁复、艰涩、层次冗杂、结构奇特,生活的陌生化等,以此形式感受的难度来强化读者的新鲜感,延长审美心理的时间。
笔者就新诗语言创作的主题、意象和语言来浅谈诗歌语言的陌生化问题。
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入诗。特别是新诗的出现,打破了古体诗词和近体诗词的种种束缚,真正意义上做道路诗歌的解放。诗歌不再是高深默测的东西,但是,诗歌的建设和创新以及诗艺的探索都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要深入诗歌的灵魂,才能了解其本质,达到艺术的至佳境界。在新时期,新诗的发展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风吹来,人们的思想解放,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生存际遇以及生命思索作进一步的思索,不再受权力话语的束缚。这种繁荣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混乱,使诗歌评判的标准模糊不清,一时诗派林立。我以为,新时期诗歌的建设远不及它的破坏,如“他们”诗派主张“诗到语言为止”、非非主义的原则等等,似乎促进了诗歌的大众化、平民化,诗和诗人也不及以前的崇高和神圣。随着九十年代经济的繁荣,网络化的出现,为人们的发表园地提供了舞台。诗歌主题的普及,也促使了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无论怎样,这种诗歌主题的陌生化是值得肯定的,它为我们诗歌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伊沙的《车过黄河》、李亚伟的《中文系》等。与此同时,西方的诗歌和诗艺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经历过现代主义进入带后现代主义,诗歌主题的陌生化尤为明显。请看下面这首诗: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栏杆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雾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念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象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花为乌有。
才子何鹏2010-11-15 10:30
这首里尔克作于1930年的名作,与其说是在描写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这种主题的平常化里寓含陌生化,诗人借豹子的处境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整天关在笼子里踱来踱去的豹子,无疑会感到铁栏杆无比的烟卷,以致“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感到有力无所使的苦恼,认识到“力之舞”的“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这种主题的陌生化与中国现代诗派的主题陌生化是异曲同工的。再看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谈。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盘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这首诗最能代表卞之琳的诗风,诗人曾与朱自清反复讨论已成为过去的文坛佳话。诗意晦涩,苍茫,有空阔的时空感,很强的张力,集中而高度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细微而复杂的心理变化。
其次,诗歌的陌生化表现在意象的象征性和荒诞性。意象的选择与精心构思直接关系到诗歌质量的优劣。看余光中的《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日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去了,就撞上去
才子何鹏2010-11-15 10:31
这首诗通过写夸父来表达诗人对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担忧。20世纪以来,中国人仰慕西方文明,穷追不已,已形成可悲的思维定势。其实,西方文明已是夕阳西下的“落日”,它的美好,不过是中国人心造的幻影,而且,为了追赶西方,我们有时不惜去干“紫霭的冷烬”的结局。诗中把“旭日”象征着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夸父逐日”式的悲剧,则象征着中国人20世纪追逐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诗人以他清醒的历史理性反思20世纪人类文明的悲剧,希望中国人能发扬自己的历史主动精神,从悲剧式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树起雄心壮志,从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去探索人类未来的前途。又如艾略特的《窗前晨景》:
地下室餐厅里早点盘子咯咯响,
顺着人们走过的街道两旁,
我感到女佣们潮湿的灵魂
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
一阵黄色的雾向我掷来
街后面人们的歪脸,
从穿着溅满污泥的裙子的过路人那里
撕下来一个空洞的微笑,它在空中飘荡,
朝屋顶那条水平线消失了。
才子何鹏2010-11-15 10:31
这首仅有九行的自由体小诗表达了一个天主教徒对现代城市的卑微猥琐不胜轻蔑的思想,但诗人并没有直说,而是完全通过陌生的意象来暗示,如“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歪脸”,“空洞的微笑”,“溅满污泥的裙子”等。诗人看不起现代城市里丧失了宗教信仰的俗人们的心灵空虚,就借女佣,说她们“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内在的心灵都潮湿了,发霉了,外在的肉体也就不消说了。诗人通过这种陌生而荒诞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情绪,使思想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情绪也找到了它的“对等物”。
第三,诗歌创作的陌生化表现在语言的变形、繁复、艰涩、层次冗杂、奇特等方面。我们知道,文学创作是作家对创作客体进行审美观照后,将主体审美意识进行符号化转换的行为过程。诗歌也深入次,通过语言来表达主观的情绪,诗歌的直接现实就是语言,诗歌又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人用它来呼吸和生存,也因它成熟而美丽,因此当代朦胧诗诗人舒婷说“倾心于语言艺术的人对语言本身缺乏通灵和把握是致命的”。诗歌语言不同于其它文学样式语言,其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变形、繁复、晦涩、离奇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阻碍我们审美的难度,延长读者审美的时间,来求得诗意的真知灼见。而客观事实又表明,任何“反语言”的诗歌在诗歌的长河中终究是扎不住根的,是要被泥沙冲走的,但是,笔者不并未提倡那种艰深晦涩的语言。晦涩的语言会阻碍人们的审美,即使“偶然得之”也不会使读者喜爱,会削减读者的期待视野。看下面这首诗:
有一棵树生长在土耳其斯坦,
或者更往东朝着长“天堂树”的地方
它那坚实冰冷的球果,不受时间的监护,
只为了大好事业才离开它们的母亲,
只在一场林火中才成熟起来;
等着吧,像巴克斯那样诞生,
经过人们长长的一生,那个时间终了的意象。
我知道不死鸟本来也是一种植物。
希米莉渴望她的神明,
就如邱园里这棵树渴望红色的黎明。
才子何鹏2010-11-15 10:32
这首威廉·燕卜荪的《记本地花木》小诗,让我们感到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离奇性。诗句本身就是清楚的,但我们并弄不明白各句之间的联系。这种语言的跳跃是私人的,只有在诗人眼里才能找到。根据诗人事后的解释,我们才能弄清楚诗歌的意思。原来如此:诗人有一次到英国皇家伦敦植物园邱园去参观,看到一种树,根据说明牌上的话,这是生长于土耳其斯坦的树,它的球果只有在林火发生时才播散种子。诗人从土耳其斯坦是个寒冷的地方,想到了旧中国变化很慢,想到“冷冰冰”的儒家哲学,想到水果也有一种近似的他称之为“天堂树”的植物。这种语言的巨大跳跃性主要依赖于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它是诗人暗中铺设的。再如前面所举的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其语言的跳跃性,也是读者难以猜度的。这种语言的陌生化多表现在现代诗歌中。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和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微乎其微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因为现代派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他们在叙述语言上势必要摆脱传统诗歌的表达方式,而使用陌生化语言来求得诗歌的审美认知。如现代派诗人路易士诗句“二十世纪的旋风使我迷惑,/明日之梦也朦胧。”玲君诗句“写着写不完带问号的书信,/我接连的把病候寄出去了。”戴望舒诗句“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点心。”够了,够了,现代派反复吟咏的,就是悲哀、烦忧、沉郁、厌倦、彷徨、寂寞等情绪,通过语言的陌生化来达到这种效果。
其实,不止是现代诗派追求这种语言的陌生化,只是在其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但是,这也是现代诗派的一个病根,以致于后来找不到出路。其它诗歌也追求陌生化的语言,如舒婷《神女峰》“高一声/低一声”的排列,这种排列使读者感受到江水的高低起伏以及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从而更好地走近诗歌本身。再如: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除第三行,句法都是倒装,它使诗行增添了停顿,舒缓了节奏,一唱三叹,如泣如诉地传达出诗人当时那种哀婉的愁绪。
诗歌创作的陌生化,诗人可以从生活的陌生化(也就是主题的陌生化),意象的陌生化和语言的陌生化(也就是表达方式的陌生化)等防米那把握,但笔者认为,诗歌的陌生化要做到自然,不能刻意去追求,任何事物到达极致都辉想它的放方向发展。要准确而适当地做到陌生化。对读者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感受是有帮助的。另外,新世纪的诗人们不妨在此方面探索,但不要重蹈现代诗派和朦胧诗派的覆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构思浅谈
浅谈诗歌写作中的绝句
浅谈当代诗歌的发展趋势
姜涛:新诗的发生及活力的展开
浅谈唐浞诗说:九叶家诗学的基本思想
诗歌的审美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