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罗庚的数学到底有多牛,仅根据苏联报刊上的消息,就测算出来发射基地的位置,他的人生有多传奇?

1965年,前苏联准备试射洲际导弹,按照惯例向外界预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根据报刊上消息,不但成功判断出其发射基地,还精确计算出了导弹飞行距离和方向、精度范围。

当时,前苏联在太平洋上划出了一片区域,在报刊上向全世界公布,明确该区域属于实验范围,过往船只必须绕行。华罗庚看到后,判断这是区域一个曲面四边形,是四边形在地球的曲面上投射形成的,根据曲面四边形的四条边。

华罗庚运算得出结论:

1、前苏联导弹的发射基地一定是其中两条对边的交点,从地图标注上可以计算,得出实际地理位置,判定发射地点位于乌拉尔山区某个山脉。

2、根据发射位置,测算出导弹的飞行距离和方向,并且依据区域划定范围给出了导弹精度。

一时间引起了巨大凡响,果然数学家的思维和计算超过一般人都想象。精密的计算为世人感叹之时,也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华罗庚办公室有一个做了记号的抽屉,里面存放着机密计算的手稿,其中不光有前苏联人造卫星方位和数学模型,上文说的导弹轨迹等等,都在1966年被盗。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因为家境贫寒,早早的就辍学了。虽然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凭借勤奋和严谨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为中国数学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失去读书的机会,华罗庚并没有放弃学习,相反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他白天看着小卖铺,晚上就自学老师从海外邮来的学习资料,每天学习长达10多个小时,很快就自学完初、高中课程,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1931年,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非凡才华和热爱,让清华大学为他伸出来橄榄枝。时任清华大学理学院算学系的熊庆来教授,是华罗庚的“伯乐”,因为考虑到华罗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建议华罗庚先去旁听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过了一段时间,熊庆来发现华罗庚根本没有去旁听,一问才知道他早就自学过,并且已经非常熟练运用了。华罗庚说:“我看书不只是看会,看懂,而是看到烂熟于胸。”这不是华罗庚的自吹自擂,后来熊庆来发现华罗庚在高阶课程上也表现优异,在备课遇到难题的时候,经常会喊道,“华先生,请过来一下,看看这个题目怎么做?”

“清华有个数学天才,连教授备课都要请教他!”这事传开了,有人说他是“最牛学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因为没有经历学校教育,华罗庚表现出2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是,勤奋苦学,经常挑灯夜战,忘记睡觉和吃饭。

二是,自学能力很强,不理解透彻决不罢休,刻苦钻研。

上述特征让他即使在学霸如林的清华大学校园里也非常出名:

“清华来了个天才,连教授都要向他请教!”这样的话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校园里佳话。

然而他们不知道,天才的背后,却是异于常人数百倍的汗水和付出。每天早上六点,当钱伟长开始晨读的时候,华罗庚早已读了很久,这两位以后著名科学家总是能不期而遇。

当时,中国的近代数学才刚刚起步,能在国外发表论文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华罗庚一人就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不久后,清华大学又为华罗庚打破了先例!

1933年,熊庆来教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当时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走上清华大学等我讲台,教授微积分,那年,华罗庚23岁。

1936年,经过清华大学推荐,26岁的华罗庚得到了资助,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他在剑桥学习的两年中,写了20多篇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然而,正当他意气风发地向着数学巅峰攀登时,他却突然决定回国。

好友劝他不必冒此危险,然而,华罗庚却毅然放弃了苏联科学院的访问邀请,以及在剑桥大学继续研究的计划。为此,华罗庚没能获得剑桥的博士学位,但学界评价: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可得一个博士。

由于华罗庚在学术上突出的贡献,他被破格聘任为西南联大教授。华罗庚从图书管理员到大学教授,只用了七年的时间,成为了当时全中国空前仅有的奇迹。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他直接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人。他不但培养了诸如陈景润、王元等数学天才,更突出的是倡导“优选法”和“统筹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明显提升效率,华罗庚带着工作人员跑了全国十几个省认真推广。

有英国人认为华罗庚在“双法”推广中一定赚了不少钱,他笑着回应:是赚了不少钱,不过没有在我的口袋,而是在人民的口袋中。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访日讲座交流,原定45分钟的讲座因为掌声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讲座结束华罗庚准备接受鲜花时,他向后一仰,悲剧发生,华罗庚因为心脏病发不幸离世,享年75岁,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读《写给孩子的中国榜样故事》我们总能被深深震撼,什么是“中华龙脊”?华罗庚就是,他所培养的一代代科学家就是。他们才是孩子应该追的明星,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榜样。

建议所有中国年轻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套丛书,我先给大家圈出来,榜样故事总共10本,书中记录了邓稼先、钱学森、华罗庚等十位享誉世界科学家的奋斗经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国之栋梁。


他们从小到大的经历,遇到的很多成长、抉择问题,跟孩子已经遇到,未来会遇到的无不一二。这套书,贵在真实,贵在还原,让我们的孩子哪怕跨越几十年的时间,也能够跟这些巨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被鼓舞,被安慰,生出更大的勇气去奋斗,成为国之栋梁。

------更多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1965年,苏联打算进行武器试射,画出了一个四边形的区域,根据这个四边形被他破解出最终的地点:乌拉尔山区,就连武器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也一并算出
华罗庚就是了不起,只凭一条新闻,就破解了苏联军事机密
不拘一格降人才
华罗庚的四次“破格”
名人与图书馆系列002
数学家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