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卜居》: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一家由同谷到达成都,在草堂寺暂时居住了一段时间。在饱经忧患、备尝艰辛、颠沛流离之后,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在草堂寺旁边的空地上营建了草堂,从此有了安身之所。于是,杜甫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了《卜居》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在浣花溪的上游溪畔,亲友为我选择了一处有树林池塘并且风景幽雅之地营建草堂。诗人开篇点出新居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此处营建新居的原因,因为这里浣花溪水流曲折蜿蜒,环绕着这片空地潺潺流过,再加上这里林木葱郁,池塘如镜,风景幽雅秀丽。对饱经忧患,备尝颠沛的诗人来说,这里简直是理想中的安身之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一颗受伤的心灵可以得到滋养。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他们知道我喜欢住在尘事稀少的城郊;更何况这里还有清澈的江水来洗去我的羁旅愁思。颔联承接首联,诗人接着点出亲友们建议他在草堂寺旁营建草堂的原因,因为亲友们了解诗人,知道他喜欢清幽的环境,并且居住在城郊还可以少很多尘事的滋扰。除此之外,诗人也喜欢这里,他爱浣花溪澄澈的流水,静观流水,可以使杂乱的心变得澄明通透,暂时忘记忧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江水两岸有数不清的蜻蜓在天地之间飞翔;浣花溪中有一对紫鸳鸯在水上出没。在颈联中,诗人转而写新居附近的景致。他看到,在浣花溪两岸,有无数只蜻蜓在天地之间自由地飞翔;在浣花溪水面上,有一对紫鸳鸯时而潜入水下,时而浮出水面,灵动自然,悠闲自在。正是因为新居一带的环境清幽,动物们才会如此自由自在,使诗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使心中的忧愁一扫而光。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在这里还可以乘着兴致顺水路东行万里;只要登上小舟便可以到达山阴。在尾联中,诗人以内心的想法收束全诗。乘着兴致,诗人想到,居住在浣花溪畔还有一种好处,那便是可以乘一叶扁舟,顺流东下千万里,到达山阴,像当年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一样,乘兴而出,兴尽而还。当然,诗人并没有付诸实践,他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追求,或乘兴访友,或乘兴泛舟,或乘兴赋诗……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寻找一个家。自从放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后,诗人一家经过一年有余的颠沛流离,才最终到达成都。在这期间,动荡的时局,无以为继的生计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诗人的心。当草堂落成,诗人终于暂时有了一处安身之地,为一颗漂泊的心找到了一个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七律《卜居》读记
每日背诗 | 卜居
杜甫-诗词《卜居》 古诗 全诗赏析
杜甫和秦州29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杜甫诗流水对法七
第四十三讲 杜甫诗(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