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笑点

笑点

  奥运,就如一部戏,无论你的笑点有多高,他总是直逼你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对着自己,会心一笑。

  趣事

  住移动帐篷,每天和清洁人员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做柯南,在悉尼经历“寻宝之旅”

  姬宇阳

  东方体育日报首席记者

  文l青牧姚莹莹图l龚凌受访者提供

  看酣畅了,拍桌子打椅子

  吴金贵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情景回放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四川省南充的女子射击运动员张山在男女运动员混合参加的飞碟射击比赛中,以200发200中的惊人成绩摘得金牌,不但使“百发百中”的传说成为现实,更成为了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在男女混合比赛项目中获胜的女子运动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吴金贵还在大学做老师,电视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幸运的是,在一圈捣腾之后,他们从其他系里弄来了一台电视机,属于吴金贵的奥运记忆就这样开启。

  印象最深的还数1984年的女排决赛,吴金贵回忆道,那时画面不太清晰,电视屏幕也不大,兴奋起来就大喊大叫,拍桌子打椅子。之后的两年,为了看各种比赛,吴金贵买了第一台电视机,1300元。

  1992年,在德国留学的吴金贵,与同学相约,去巴塞罗那近距离感受奥运。因为去晚了,附近宾馆早预订完了,他们只能搭帐篷,每天都要根据不同的比赛场次,不断地挪动地方,或是中心广场,或是草地。最有趣的就是,一大早和清扫大街人员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北京时间四五点钟对于当时熬夜看比赛的吴金贵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即便是这样,大家仍然非常高兴,在一个广场上,架着100多个帐篷,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不同的语言,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另一种奥运精神。

  在巴塞罗那,吴金贵共看了3场足球,而在那一年,让吴金贵看得最酣畅的,还数巴塞罗那奥运会飞碟射击场上张山的表现。因为在1992年之前,奥运会的飞碟射击不设女子项目,这项男女混合比赛虽然允许女子参加,而桂冠总是戴在男人头上。但是,那一次张山改变了历史。

  还有一次亲历现场的是2008年,吴金贵特地从上海飞到北京,不为别的,只为梅西。“这是梦幻一般的比赛,真的太棒了。”

  如今,吴金贵很忙,不是忙着比赛,而是忙起了教书,在兜兜转转几轮之后,他始终不离足球,也许这样的执着,只有看过80年代中国女排那辈人才会懂。

  伦敦奥运兴趣点

  娜姐打酱油

  伦敦奥运,“娜姐”李娜将迎来最后一次奥运会。对于伦敦奥运,李娜自己都说:“是去伦敦打酱油的!”是否打酱油,只能拭目以待。

  以一敌众,大快人心

  娄一晨五星体育知名主持人

  情景回放

  当所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佬,全都站在瑞典选手的一方,为瓦尔德内尔摇旗呐喊时,中国运动员孔令辉凭借一身铁打技艺,以及不为外界影响的定力,为中国赢得了第21块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娄一晨第一次亲赴现场观看奥运。除了工作之外,娄一晨也当了回粉丝,为中国运动员摇旗呐喊。

  娄一晨回忆说,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都是技术全面的选手,两人实力相当,比赛打得异常精彩,也异常残酷,一直打到第五局。

  当时所有的外国观众,全部都高喊:“瓦尔德内尔,瓦尔德内尔”,中国观众的加油声细若蚊声。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心比赛,实属不易。

  孔令辉并没让大家失望,激动人心的第五局比赛开始后,他放开包袱越打越好,终于以21:13的比分干净利落地拿下了瓦尔德内尔。亲临现场的娄一晨更能感受到胜利的那刻喜悦,霎时忘却了采访的艰辛,忘记了连日来的疲累,娄一晨笑弯了双眸。

  在悉尼奥运会,娄一晨还与同行们经历了一次“寻宝之旅”。数码相机在2000年来说还是十分金贵的玩意儿,当时一位广东台的同事不见了新买的相机,急得团团转,娄一晨一行人经过层层分析后,认为遗失地点在媒体班车的可能性最大,于是他们先后走访了当地组织人员、奥运志愿者、媒体中心负责人和班车司机等,寻找蛛丝马迹,翻越“千山万岭”,终于在失物保管中心,找到了相机。之后,这段“寻找相机之旅”被拍成了片子,作为悉尼轶事永久保存下来。娄一晨说,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民众的友好,这才是奥运同乐乐!

  伦敦奥运兴趣点

  金牌神话能否续写

  作为体育评论员,必须时刻关注奥运的大小赛事,明星运动员将如何发挥?最关注的,还是中国健儿们是否能再续2008年的金牌神话!

  让你“笑”的强大解说

  赛场上,趣事很多,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更多的乐子来自于解说,有一年奥运会的男子10米台双人决赛中,两位选手身高、体重和年龄差异都很大。当他们齐齐入水之后,电视解说员很认真地请教旁边的嘉宾:“按道理说,自由落体运动中,质量轻的落得慢,质量重的落得快,他们是怎样控制一起下落呢?”那位嘉宾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那是他们平时认真训练的结果!”

  当时看着电视的我,脑子出现了几秒空白,我更佩服的是那位嘉宾,他居然没有被问住。

  2008年奥运会,我正好在一个朋友家,中国男足国奥队最后一场小组赛开打了,看完那场球,我就看到了白岩松的一段评论:“今天中国又夺得了四枚金牌,为了不影响人们看奥运的心情,中国男子国奥队决定更迅速地退出……”

  有韩乔生解说的比赛,乐趣一般都少不了,比如最终菲尔普斯独揽八金创造历史之后,韩乔生当着亿万电视观众,开玩笑说:“我有个建议,奥运会结束后,最好把菲尔普斯留下来,全世界的医学专家云集北京,对这位奥运会上取得14枚金牌的选手进行人体解剖,看看他的体内有什么特殊的构造……当然也有人提出,菲尔普斯留不下来,把他妈妈留下来做一下DNA鉴定,看看有什么特殊之处。”

  和这些相比,奥运会真正让人过瘾的,还是那些巅峰时刻,比如刘翔2004年的夺冠时刻,每届奥运,都有属于自己的伟大时刻,2012年伦敦,同样不会例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奥运史上的十大“怪”事
奥运史上十大怪事盘点
奥运历史上十大怪谈,看完你会不会被颠覆?
奥运杂谈
专治各种不服 这场大冒险终于拉下帷幕
王艳:唯金牌至上让奥运精神黯然无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