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报专访】郦波走进上铁讲坛

图片摄影:虞明

人物档案

郦波,生于1972年,祖籍江苏丹阳。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国务院海外讲学特聘专家,教育部全国公开课讲座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全球汉语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主讲《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救时宰相”于谦》、《清官海瑞》、《千古爱情》、《评说曾国藩家训》、《五百年来王阳明》等系列,备受全国观众好评。



高铁常客

“明天去长沙帮我订的高铁票是商务座吧?最近行程安排紧,坐高铁商务座,途中能补充一下睡眠。”

如今的郦波,俨然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常年四处奔走,为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各种文化讲座。这不,刚到上海,便忙着安排下一个行程。

“我喜欢坐高铁,现在的高铁真是太方便了,四通八达,准点舒适,这是哪种交通工具都比不上的。”提起高铁,郦波赞不绝口。因为讲学,郦波几乎坐过中国所有的高铁线,就在上周,他去西安参加祭祀黄帝大典,往返坐的都是高铁。“那真的叫个快!”事隔一周,仍回味无穷。

“高铁让中国人有了文化自信。我在德国讲学,先后去过五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提起中国高铁,他们都无比羡慕!他们想在慕尼黑建一条高铁,多少年了,也没弄成。”高铁让郦波在外国友人面前挣足了面子,也赢得了郦波青睐。

谈起高铁的发展与影响,郦波说:“高铁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记得2015年冬天,我去连云港讲学,适逢一场大雪。飞机、公路全封了,只有铁路通,可是到连云港没有高铁,我只好坐了大站小站都停的绿皮车。坐过高铁,再坐绿皮车,你不得不称赞高铁的便捷!”



结缘“百家讲坛”

2008年,年仅36岁的郦波被央视选中,请进“百家讲坛”,开讲“大明名臣”系列人物,成为“百家讲坛”当时最年轻的主讲人。谈起这段经历,郦波至今难忘。

2008年,“百家讲坛”节目组到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南京高校海选主讲人,应试者众多,仅郦波所在南京师范大学就有三十多位老师参加。郦波对此本无所谓,但有好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他说:“你之前在江苏卫视讲过课,有经验,听说有很多人给央视写信举荐你,说不定这次就是为你来的呢!你一定要去。”

抱着试试看的轻松心态,郦波就和平时上课时一样,拎着个纸袋就去节目组试讲。

第一次主讲的课题也挺戏剧。郦波本想讲文学讲诗经,那是他的专长。可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年,节目组看他研究过明代文学,便要求讲大明首辅张居正。郦波应允,不想一次成功。第一次试讲内容,不做删减,就作为后来正式主讲内容播出(播出时间在2009年),这在“百家讲坛”少有先例。

如今,从“大明名臣”系列到苏东坡,从曾国藩到王阳明,郦波成了“百家讲坛”常客。他的生动与风趣,也在全国赢得了众多“国学粉丝”。



同命运和解

谈及对诗词的爱,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的郦波,不仅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带给他事业上成功与荣耀,更是因为从中悟得了人生的大智慧。

郦波说,自己通过对众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总结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感悟到,华夏文明包含的一大智慧就是“善于同自己和解,同他人和解,同命运和解”。

在外人眼里无上荣光的郦波,人生中也曾遭受种种挫折与困境。

2014年的一次体检,郦波身体被查出问题。家人非常紧张,自己的情绪一段时间也波动很大。

是被磨难击倒,向命运投降,还是同命运和解,接受磨砺,走出人生的困境?国学深厚的郦波,最终从自己所研究过的苏东坡、曾国藩、王阳明等国学大师的人生起伏中,从他们所咏诗词歌赋透发出的乐观豁达中得到启发,昂然从困境中超越出来。

“现在我还在积极治疗,但已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医生也劝我放下工作,但我总认为,生命的长度不重要,宽度、厚度、温度才是最重要的,怎么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现在让我什么都不做,尸位素餐,如同行尸走肉,那人生有何意义?”

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在旁人看来没有什么大用的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却让郦波觅得了人生的智慧与真谛。就在上个月,郦波走进“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发表演讲,主旨意思就是“亲近诗词,把丢失的自我找回来”。



影响与传承

“教育的实质不在告知,而在影响!”这是郦波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对教育的最深感悟。那么在郦波的人生历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为人师,为人父,他又将怎样影响他的学生与孩子?

郦波说,给他影响最多最大的是老师。

在众多老师中,郦波记忆最深的是大学时期教授他古代文学的张老师。张老师教学时总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创见。

一次期末考试,要求写一篇论述,郦波打破常规答题方式,大胆采用文言文作答,且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考试本到中午12点结束,可当时其他同学都按时交卷了,唯独郦波一人考到下午1点多。当中,张老师的女儿三次来叫老师回家吃饭,可张老师为了郦波安心,一直等到郦波交卷。考试成绩出来后,总分100分,郦波的成绩不但未因自己不守规矩而降分,反而得了107分的高分。

这件事对郦波触动很大,让郦波充分感受到了教育的润物无声,感受到了一位老师的大学精神、宽容与宽厚。

“教育的实质就是影响与传承。所以我现在教学生,也常让学生自主。”郦波说。

对于正在读高三的儿子,郦波从不带他四处补课,增加额外学业负担,学理还是学文也都由孩子自己选择,不因自己的人生期望对孩子指手画脚。郦波做的,只是与孩子为伴,经常陪孩子谈谈心,斗斗嘴,打打闹闹。

郦波说,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淡化成功,学会成长,才会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



郦波寄语本报读者:

无一日不读书

与读者共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费试听】郦波:一生不容错过的100首唯美诗词
《百家讲坛》……
郦波泪洒讲坛
听郦波老师从诗词里悟人生境界
【开学第一课】郦波: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百家讲坛之《唐宋八大家之苏轼》(郦波主讲)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