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游戏,轻松帮助孩子告别“口齿不清晰”,大人也可以做起来 (附资源下载)

每个孩子的发音一定有个阶段,是“口齿不清晰”。

口齿不清晰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我之前写过的好几篇文章里说的,像针对结巴、口吃的症状,以及一些用词上总是容易出错,比如左总说成右,你我他不分等等,大家都可以看回之前的文章《我的孩子不是“口齿不清”,他只是需要点时间》和《孩子说话变“结巴”,要不要管?》仔细了解。

但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晰。

具体是怎么样的呢?比如容易把“哥哥”说成“嗯嗯”,把“吃饭”说成“次分”,把“圆形”说成“炎形”等等,很多时候别人可能听不清楚孩子在讲什么,都需要我们来做一个翻译,有时候可能连你都需要猜一下他的发音才知道是什么。

有一些情况是孩子慢慢可以自己调整的,比如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经常发不准/u/的音,但是三岁多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改善了,但也有一些情况会更为复杂一些,比如地方口音、发音习惯、孩子对于表达不够自信等,这些就可以通过我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游戏,慢慢调整了。

这个做法不会立刻见效,但掌握了之后就远比我们想象中要简单,那就是跟孩子玩绕口令的游戏,这个过程可以很大程度地帮助孩子锻炼思维大脑,又能够把口音调整过来,还可以让孩子的发音、辨音更灵活,可谓是非常好的语言游戏。

01

为什么绕口令对语言发展有很大帮助?

“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上一山,下一山,跑了三里三米三,登了一座大高山,山高海拔三百三。上了山,大声喊:我比山高三尺三。”

这些绕口令我们都耳熟能详吧,大家可以直接读出来感受一下。其实读绕口令的过程很明显的,读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刚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太清晰,然后才是吐字清楚,咬文嚼字。

不看研究分析不知道,现在全球有超过66.5亿个绕口令,并且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归类,让我们无论是想延展自己口音的丰富度,或者是想学习第二外语,还是想提高沟通技巧,绕口令都是一个非常棒的发音练习。

它通过锻炼思维和舌头,使思维和舌头能够协调一致,此外还能练习特定的元音或辅音,让孩子的发音更加的标准。

绕口令的特别之处在于,读正确的绕口令可以帮助人巩固发音,但实际上读错的绕口令也同样可以帮助开发大脑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 Stefanie Shattuck-Hufnagel 在2013年发表的研究指出,绕口令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也帮助打开了大脑语言功能运作的一扇大门,“当发音出错时,这个提示可以告诉我们的大脑,正确的、标准的操作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提升大脑和语言的反应和连接,让大脑更聪明。

在我跟两个孩子体验的时候,Joshua会形容那种感觉就像弹钢琴一样,看到音符的一瞬间,手就在琴键上弹出来了,绕口令也是,看到字的一瞬间,舌头就念出来,而且是以快速,甚至几倍语速的方式,无疑是让人好笑又纠结,思维跳跃的感觉又很有趣,所以总让人重复一遍又一遍

02

具体如何练习绕口令呢?

其实一点都不难的,大原则主要是把握三个部分:

首先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段和水平来考虑。绕口令的前提是孩子能认字,所以基本上最好都是在幼儿园或者4岁以上的孩子身上开展,在3岁以前孩子的口音不清晰、或者口吃等情况,还是主要从心理层面去进行调节,等孩子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后,结合绕口令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绕口令虽然不容易,但是其实有一些发音起始点也不难,比如中文的“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这些都是孩子耳熟能详,不用看文字都能够跟着念的小短句,还有英文中的“I scream for ice cream”、“Toy Boat, toyboat, toy boat, toy boat”都是属于入门经典级。

其次,得选择有针对性的绕口令。比如前面举的例子,孩子容易把“吃饭”说成“次分”,那其实孩子的发音区里对/ch/和/c/,/a/和/e/其实是有认识难度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根据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造字绕口令设计,比如“次次都要吃,饭饭都要分,吃了一次饭分了一碗饭,到底谁在吃饭谁在分饭”,这个是我自创的,对于中文来说我们比较熟悉了,大家可以自由发挥,针对性去设计。

英文的话,因为不是我们的母语,那么选材的时候最好就借助题库,比如如果想让孩子练习-ed结尾(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发音,不妨试试“Peter Piper”,而如果孩子发“b”的辅音不准确,那就可以试试” Betty Botter “等等。

最后,就是把绕口令当成亲子活动的方式,有空可以做起来。特别如果孩子将来要参加什么演讲或者公开表演的活动,其实前几天都可以跟孩子玩这个游戏,帮助孩子锻炼咬合,很大程度上也是可以提高孩子的临场表现力,还可以放松压力。记得任何时候,玩绕口令都是游戏的感觉,要让孩子开心地享受其中。

第一步,把绕口令精选出来,做成绕口令卡,剪好堆在一起;

第二步,把绕口令随机发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朗读;

第三步,讨论绕口令的意思,虽然这些单词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实际上都有逻辑在内,可以跟孩子聊聊;

第四步,让孩子大声读出来,不需要做纠正,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设置朗读速度,大人也可以试试从1倍到10倍的进阶语速挑战下自己。

中文的绕口令玩法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注意的细节也比较了解,我来跟大家举个英文的,比如入门但经典的“Toy boat”(玩具船)绕口令就很合适给3~6岁的孩子平时玩。

当我们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深呼吸,也一定要发“Boat”的最后一个“t”。因为当我们说很快的话,我们很容易跳过“t”这个字母,所以做这个练习,就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原来英文单词后面是有一个尾音的,不同的尾音构成了不同的含义。如果少了这个尾音,别人可能就完全听不懂。

开始玩绕口令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非常缓慢的语速开始,然后再逐渐增加我们的速度。

也可以大人先说一次,再让孩子去跟着重复,深呼吸地说一句“Toy boat”,然后我们试试深呼吸一下并说两次“Toy Boat, ToyBoat”,接着是重复三次,“Toy Boat, Toy Boat, Toy Boat.”

前面的热身结束后,就可以引导孩子慢慢提速了,“Toy Boat, Toy Boat, Toy Boat”好,轮到孩子了,再加快一些语速,记住一定要把发“Boat”的最后一个“t”。

也可以假装船快要开了,比如我会跟孩子们说,“Theboat is really taking off now, take a deep breath in, toy boat, toy boat, toyboat, toy boat!(船真的要开啦,赶紧深呼吸说,玩具船、玩具船、玩具船、玩具船!)”就这样重复下去,轮着来玩就可以了。

绕口令整体好玩有趣,熟能生巧是绕口令最大的法宝。最初的时候,舌头扭曲很厉害,所以孩子可能中间会停下来,加上思维跳跃,我们也同样会大笑啊。但最重要的是,从现在起把绕口令作为亲子活动的一种安排,不断尝试,直到自己和孩子在绕口令的技能上越来越娴熟,就可以了。

绕口令没太多的捷径,就是要量多,然后每次玩一两个就好。反正绕口令没有年龄限制,从3岁到99岁都可以做起来,所以我把这些资料也整理出来了,一共几十页的小册子,中文的绕口令和英文的绕口令都有。

里面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绕口令题卡,大家可以根据随机抽卡的形式跟孩子玩绕口令游戏,另外一个是不同等级的绕口令,大家可以根据“入门级别”、“进阶级别”、“挑战级别”跟孩子一起玩。

 

其实语言学习并没有那么复杂,它是能够通过后天的养成来改善各种我们不够满意的地方,而且每个人的语言学习的可塑性都非常强,哪怕是成人,如果一直觉自己口齿不够伶俐,表达不够利索,或者口音比较明显的话,今天的文章照着镜子来练习,都会对大家的发音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出处: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athletes-way/201312/tongue-twisters-reveal-quirky-brain-functions

萌芽的话

今天的文章这么写,大家能感受到原来那么熟悉的绕口令背后还有那么多有趣的含义吗?想起之前特别喜欢的S.H.E经典作品《中国话》,结合今天的文章一起听,是不是感受更深呢?我们不妨也来重温一下:

今天的二条是获奖通知,我们第三期的“礼物”活动的幸运儿也揭晓了,我们前面几期分别送过阿玛尼、YSL和CPB的礼物,接下来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礼品。记得去看看二条哦。

明天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如何引导孩子看待失败”。其实今天的文章也有提到一个例子,虽然绕口令很容易让人出错,但是每一次的错误对大脑的刺激依旧可以是正向的,因为它也是帮助了大脑去调整并且寻找到更标准、更争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从心理学引导的角度我们可以怎么做更好呢,明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和孩子说绕口令,孩子口齿清晰,说话流利...
主持表演小诀窍| 要想把绕口令说好,“慢、勤、准”是关键!
【纵力精进】口才训练技巧-绕口令:磨出一副伶牙俐齿
锻炼孩子发音和表达能力的绕口令100个*
毁灭级绕口令来了!看看你口齿行不行?
收好|100首变态绕口令,舌头已打卷!孩子练会它们,发音满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