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骆宾王:传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上)

文/文牧心

提起骆宾王,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的那首神作——《咏鹅》。

这首诗实在是太有名了,自诞生以来雄霸儿童诗歌启蒙榜1300余年,而且还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冲出国门,成为世界儿童诗歌的经典名篇。

《咏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骆宾王七岁时写的。想一想你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偷吃零食?沉迷于动画片无法自拔?还是认认真真地模仿骆宾王的《咏鹅》,咏一咏家里的阿猫阿狗?

我们除了知道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过一首《咏鹅》诗被誉为神童之外,对他的一生几乎没什么了解。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对骆宾王有个很中肯的评价:他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他的一生够传奇吧!

1

公元619年骆宾王出生于义乌的骆家塘。现在义乌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是驰名中外的小商品,二是鼎鼎大名的诗人骆宾王。

骆家世代都是饱学之士,骆宾王的爷爷是前隋朝官员,爸爸是现政府官员,所以家人都盼望这个孩子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于是,家人撷取《易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说法,给孩子取名宾王,字观光。古人交往时一般只称呼对方的字,很少直呼对方的名字。亲朋好友见了骆宾王,无不和他打趣地寒暄两句:“骆兄,来观光了?”

骆宾王名字的大体意思就是通过观察国家的局势成就,成为辅助帝王的上宾,寓意就是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从后来骆宾王所做的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看,绝对对得起家人给他起的名字。

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除非你是皇亲国戚,想做官必须“学而优”,骆宾王从小就在家人的教导下饱读诗书,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公元625年,骆家来了一位客人,正是这个客人的到来开启了骆宾王的神童模式。客人见骆宾王面容清秀,聪明伶俐,存心要测一测小骆同学的IQ,没想到小小的骆宾王竟毫无惧色,对答如流,令客人非常惊讶。

随后,家人安排骆宾王当导游陪同客人参观家门前的5A级风景区——骆家池塘。此时正好有一群白鹅在池塘里嬉戏,客人便指着池塘里的白鹅:“小骆同学啊,你能现场写一篇看图写话——《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啊?”

骆宾王明白,养娃千日、秀娃一时的时刻到了!他略略思索,随即吟出: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小骆同学竟然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神童,短短的18个字将颜色、动作、声音、形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真是绝了!

小小的骆宾王给我留下了“教科书级”的写作秘诀:要懂得观察生活,敏锐地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

骆宾王凭借一首《咏鹅》一炮走红,神童的称号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网红BOY。

“咏鹅”诗更是直接被张贴在义乌县学门口的宣传栏里,引来无数家长的叹息:“唉!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凡哪家孩子调皮捣蛋、上房揭瓦、不好好学习,家长立马就把鸡鸭鹅狗猪马牛羊狗拎出来:“来来来,学一学人家小骆吟一首诗......”分分钟教你如何做人。

骆宾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口吟出的一首小诗,竟然成为一千多年后小学课本中的钉子户,是必读,必背,必考的经典。

骆宾王9岁的时候,又写了一首风格突变的诗歌——《玩初月》。

忌满光先缺,

乘昏影暂流。

既能明似镜,

何用曲如钩。

这首诗和《咏鹅》相比多了几分哲理和个性。潜台词是,我骆宾王要做真实的自己,决不趋炎附势,曲意逢迎。

9岁的小骆就敢直怼月亮,教月亮做事,个性十足,霸气外漏。

公元628年,十岁的骆宾王离开义乌,跟随当上县令的父亲去了山东博昌(今山东博兴)。父亲把骆宾王送到私塾读书学习,并引导他和当地名士交游,希望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公元635年,骆宾王的父亲因公殉职。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差,骆宾王顿感生活鸭梨山大,不得不担负起养家的重担,先流寓博昌,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青葱岁月。

2

学而优则仕。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科举考试。骆宾王为了取得考试资格,先是写了一篇《上瑕丘韦明府启》,韦明府(唐代称县令为明府)收到这封信后,不仅愿意鼎力相助,还找到了另一个赞助商郭赞府(唐代称县丞为赞府),两人联袂给骆宾王搞了个“乡贡”资格。

公元640年,22岁的骆宾王终于骑着他那匹瘦马,向京城长安进发,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

唐朝科举考试不糊名,考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气和社会关系,给自己充值加分。以至于很多考生拿着自己的诗作,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间,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和三寸不烂之舌打招呼走后门。

不过当时担任考官的大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般很少开绿灯,除非你出类拔萃,一般很难蒙混过关。

骆宾王认为凭借真才实学一定会可以碾压一切,金榜题名。他不愿意到处拉赞助,搞点赞,炒作宣传自己。

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他竟然——落——榜——了!

这让他非常沮丧,虽然科举考试没能上岸,总不能一直泡在水里吧,总得想个办法解决生计。骆宾王离京南下,回义乌探亲,并筹措了一笔生活资金。

途中写的了一首《途中有怀》,用以明志。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我的才华跟美人一样,皓齿朱颜,可你们主持考试时故意打瞌睡,偏偏看不见。

友情提醒一下:千万不要惹文化人,尤其是会写诗的高端文化人,他们骂人不带脏字,万一把你“骂”进他的作品里,让你“尔曹身与名俱灭”。

由于离家太久,外边生活太苦,骆宾王又回到山东兖州侍奉自己的老母,继续攻读。

公元645年,27岁的骆宾王不得不加入“京漂”一族,到首都长安寻找工作。据说最后在皇宫警卫部队谋得到一个录事之类的小官。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一干就是六年,仍然是个临时工。

由于骆宾王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最终因为帮爱赌博的弟兄(《旧唐书》记载: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出头”连累了自己,被单位炒了鱿鱼。

公元651年,33岁的骆宾王经人介绍进入了道王府,成为了道王李元庆的秘书。

李元庆先后任滑州、徐州、沁州,骆宾王也跟着他东奔西跑,兢兢业业,起草奏疏,撰写文件,上传下达,迎来送往,将办公室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道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看样子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平步青云,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但是,当时的朝廷有规定,王侯家里的工作人员任期不能超过四年,目的就是防止王侯们培植势力,结党生变。

道王眼看骆宾王的四年任期将至,于是让骆宾王修书一封,上报朝廷,为其申请升职加薪。

既然是自荐信,总免不了要吹嘘一下,赢得领导的赏识。

好比你要申请当班长,总得把自己获得过的奖项,做过的好事,外加德智体美劳方面说一说,然后谈一下以后要团结其他班干部协助老班处理好班级事务。

骆宾王一直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原则,很不屑于吹捧自己。

他并没有把自己童年开挂的经历和得到领导表彰的光荣事迹写进自荐信里。反而拒绝了领导的好意:“领导啊,感谢您提拔和赏识我,但是我认为很多人把自荐信写的天花乱坠,让人恶心。这样只会让无德的人得到晋升,我对这样的事深以为耻,所以恕难从命”。

差距,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我们和神童的差距!什么叫高逼格?这就叫高逼格。什么是职业操守?这才是职业操守。

总之,我老骆吹牛逼的事坚决不做,脚踏实地的事情必须干好,态度之鲜明,不容置喙。

其后果可想而知,骆宾王不得不下岗失业,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业的后果——没饭吃。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毕竟填饱肚子才是王道,他不得不放下面子,四处投简历,他除了小时候开过一次挂,实在是没啥拿得出手的履历。所投简历最后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656年,38岁的骆宾王干脆回山东兖州过起了长达10年的隐居生活。没事邀几个好友围炉小酌、游山玩水、养养花、遛遛狗、刷刷朋友圈、晒晒自己的得意之作,还时不时抒发怀才不遇的牢骚。

男人四十一朵花,骆宾王这朵花终于结果了,他迎来了诗歌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柴米油盐。

闲居了几年的骆宾王,除了给邻居们写写家书、撰写墓志铭,挣点小钱养家糊口。由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日子很快就陷入了“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的窘境。

公元665年,唐高宗车驾至齐州,准备登泰山封禅,向社会征集文章。齐州父老一致推荐骆宾王做发言人。骆宾王凭借自己的才华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作——《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文中对高宗封禅一事作出高度的赞扬(看来骆宾王的情商蛮高的),并且总结了封禅的重大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指导作用。

这一波彩虹屁让皇帝很是受用,认为骆宾王是个思想觉悟高、积极向朝廷靠拢的好同志。大笔一挥,直接批示:甚好,同意陪祀,并减免齐州一年半之赋税。

骆宾王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书中自有千钟粟”“知识就是生产力”颠扑不破的真理。

骆宾王趁热打铁,积极上书司列少常伯李安期和某廉察使,要求引荐。公元666年,48岁的骆宾王,再度进京,准备应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骆宾王顺利通过了对策考试。

朝廷让他做了奉礼郎,虽然这个官职比九品芝麻官还小(奉礼郎是从九品上),但是毕竟进了体制内,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

奉礼郎的具体工作就是管理祭祀的一些安排,举行典礼的时候拉个横幅,摆放祭品,弄个席卡,端茶倒水。唐高宗果然对骆宾王恩爱有加。

由于骆宾王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不久改任东台详正学士,负责校理朝廷图籍,正式跻身官场,踏上了仕途。

在这时期,他与卢照邻、杨炯、王勃相结识,并组建了大唐诗坛上的第一个男天团——“初唐四杰”。时不时搞个诗歌发布会和读者见面会。

3

公元670年,骆宾王因其个性太强得罪人太多,被贬出京,跟随阿史那忠统帅的军队去西域搞安抚工作(唐朝似乎有一个惯例,每次出征要派两支军队,一支“讨伐”,一支“安抚”)。

骆宾王临行前写下了《从军行》一诗,壮怀激烈,豪气干云。显示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西域才知道根本不是去前线打仗,而是对西域地区受吐蕃贵族挟制的部落和地区做“一些解释和招纳工作”。

这种只动口不动手的工作,让骆宾王出塞后在军中毫无建树,未能取得任何功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骆宾王虽然在事业上没有博得任何功名,诗歌创作却一路高歌猛进。骆宾王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开创者。大漠孤烟,边庭落日,戍楼关月,寒光铁衣……都被他收入诗中,他是唐朝边塞诗的源头活水,为盛唐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开辟了先路。

骆宾王与当时许多边塞诗人不同,他是真正身临边塞,有过从军西域经历的诗人。比如他的小弟杨炯除了大喊我想去边塞当连长之外,连大漠长啥样都不知道。

公元672年,骆宾王离开西域辗转来到四川,投身军中担任文职,参加了姚州道大总督征讨蒙俭的战役,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于其手。看来我们得多向老骆学习,没事多写写文章,积累写作经验,说不定哪天就能写出一篇“爆文”。

此后,骆宾王又在四川宦游多年,曾任武功主薄,后调任名堂县主薄。

在蜀时,骆宾王干了一件好心办坏事的事情。骆宾王以诗代骂卢照邻是个“负心汉”,把卢照邻搞得“狼狈不堪”,差点人设崩塌。

话说骆宾王在成都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见了好友卢照邻的女朋友郭姑娘,郭姑娘向自己哭诉如何苦苦思恋着卢照邻,而卢却不为所动。听说自己的铁哥们卢照邻“始乱终弃”,骆宾王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骆宾王的冲动又一次战胜了理智:“弟妹,这事就交给我了,我现在就替你写诗讨伐他,一定让他开着宝马回成都娶你。”

随即,他愤然提笔,写了首《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痛斥卢照邻的朝三暮四和移情别恋。这首长诗一出,引来无数吃瓜群众“围观”,键盘侠们也蜂拥而起,群起攻之,卢照邻差点被水军淹死。

柳叶园花处处新,

洛阳桃李应芳春。

妾向双流窥石镜,

君住三川守玉人。

……

情知唾井终无理,

情知覆水也难收。

不复下山能借问,

更向卢家字莫愁!

——节选自《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卢照邻拖着病重的身躯,哆哆嗦嗦地在大唐娱乐网站上澄清了绯闻,晒出了自己对郭姑娘的一片痴情的铁证: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节选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卢照邻并没有“始乱终弃”,这只是一场误会。当时的卢照邻因为通信不便与郭氏无法联系,更因为严重的是卢照邻正在身染风疾,性命尚且难保,哪里还有精力千里迢迢地回到郭氏身边呢?

骆宾王不仅管朋友的家务事,连人家道教界的“爱恨情仇”也要横插一杠。

有个叫李荣的道观主持,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一个叫王灵妃的女道士突破清规戒律后,玩起了失踪,跑到成都躲猫猫。

骆宾王实在看不下李渣男的所作所为,于是替王灵妃免费捉刀代笔。写了一首700字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此诗一出立刻在京师捕捉了一大群女粉丝。她们中不乏这样被男性抛弃的伤心人,于是纷纷找骆宾王诉苦。骆宾王也因此有了“女性情感专家”的称誉。

只将羞涩当风流,

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

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

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

好欲将心学松蕣。

----节选自《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这首诗典故用的恰到好处!正是这个对自己爱情从来缄口不提的人,却用他那经典的代答艳情诗告诉世人:其实,我老骆也懂爱啊!

闻一多先生评价说:“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预示着新唐诗的即将到来。

参考资料:

1.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2.骆详发《初唐四杰年谱摘要》

3.陈瑜 《从阿史那忠墓志考骆宾王从军西域史实》

文章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鹅
骆宾王简介
4.才情毕露的神童——骆宾王
诗词人物|骆宾王:命运乖蹇,壮志难酬
他力压诗仙,传奇的人生永不落幕
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