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偷跑流量谁担责
手机偷跑流量谁担责

    美堂 

    石景山区法院  王家同

    智能手机给消费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其诸多消费风险也让人防不胜防。智能手机用户常常有这样一个疑惑:明明没有打开任何使用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手机流量却无缘无故被用掉了。这一“吸金陷阱”是消费者自己买单,还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担责?

    手机偷跑流量是何原因

    手机偷跑流量,按照通常情况看,大多指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因移动上网而产生不明流量甚至费用。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智能手机的推送功能,包括天气应用、微信、各种播放器、电子邮件等应用,都会不停向用户推送信息,而这些信息推送本身都需要流量来支撑。二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自动检测下载更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及绝大多数应用软件都支持在线更新功能,手机会定期检查是否需要更新,这些更新自然就会产生流量。三是其他原因,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自动搜索并切换到2G/3G/4G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智能手机的云端同步功能、智能手机中游戏软件搜集用户地理位置的功能等原因。

    上述各种原因分析以及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因此智能手机用户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各种功能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就会产生一定的流量。

    消费者需承担流量管控责任

    智能手机用户和电信运营商是一种电信服务合同关系,用户向电信运营商申请办理流量套餐服务,电信运营商按照套餐标准及流量使用情况进行收费。用户作为智能手机的所有者和直接管理者,对手机流量的使用有直接的管控能力,也就需要承担直接的管控责任。针对前述智能手机偷跑流量的原因,智能手机用户在使用或者安装各种软件及应用程序时是有选择权的,即安装使用或者选择卸载不使用的权利。

    智能手机用户一旦发现手机的实际消费流量超出自己知晓的使用流量,如果诉诸法律请求电信运营商进行赔偿,按照现行证据规则,智能手机用户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排除其曾主动使用手机从而产生流量的可能性,在诉讼中这种举证是十分困难的,其诉讼请求也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手机偷跑流量主要由消费者来买单。

    电信运营商有充分告知义务

    智能手机用户和电信运营商建立的这种电信服务合同关系,既受合同法的调整也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制。

    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该条规定明确了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特别注意义务。电信运营商作为电信服务合同格式合同文本的提供方,在智能手机用户办理套餐业务及流量服务时,应当向智能手机用户充分告知业务内容、资费标准、超出流量的收费标准以及使用手机网络服务功能话费能够透支等事项,以便手机用户合理选择套餐流量。

    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款对合同履行作出统领性规定,要求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电信运营商作为电信服务合同的服务提供方,应及时通知手机用户套餐流量的使用变化情况,以便用户合理安排手机套餐流量的使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条规定明确了消费者有权利知悉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电信运营商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手机流量的具体使用情况的查询服务,让消费者对流量的具体消费指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案例链接

    今年4月,在李某诉北京某通讯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中,李某诉称:“自己的手机刚充完50元话费,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出现手机欠费30元并停机的状况,此后发现是智能手机后台软件下载歌曲所致,李某认为被告北京某通讯公司应在其手机余额为零时就停止服务,不应透支收取话费,故要求某通讯公司退还欠费30元。”某通讯公司辩称:“公司现有技术系统不能实时扣费,扣费时间具有滞后性,只有在扣费后系统才能判断是否停机,故不同意李某的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在明知接受流量服务会按相关标准产生资费的情况下仍选择接受相关服务,且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排除其曾主动使用手机从而产生流量费的可能性,故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G莫名变4G 运营商被指“违约强推”
合约机用9个月 运营商可盈利
及时关闭应用程序 揭秘手机流量去哪了
工信部新年铁令: 携号转网新规再次确认, 务必满足4个条件!
手机预装软件8成用户不愿意用,如何才能走上正轨?
电信运营商的傲慢与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