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之初,性本善吗?
夏学杰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荀子则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恶之争,不仅中国人好之,外国人亦是如此。《善恶之源》一书通过列举诸多实验,证明人类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特质,还有一些道德特质是后天习得的。人人拥有道德感,并以此评判他人,指导自己对他人予以同情或谴责。人生来就懂得以良善之心待人,至少部分时候如此。但人也会拥有某些丑恶的本能,它们可能会愈演愈烈,甚至变为残忍和邪恶。
《善恶之源》是一本主要从心理学层面探讨人性善恶的书。人之初,性本善吗?作者保罗·布卢姆引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开创性研究,证明婴儿早在能开口讲话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断他人行为的好坏,就能产生共情和同情,就能产生原始的正义感。保罗·布卢姆现为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活着一个苛刻的道德家。人从婴儿起就拥有道德感。虽说由于缺乏相关的实验数据,作者保罗无法讨论年龄在三个月以下的婴儿,但是他还是坚定地认为人类的某些道德原则并不是后天习得的。它们并非来自于母亲膝头的教诲,或者学校和教堂的指导——它们其实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不过作者这个推论——“就算人类生来就拥有某些道德特质,它们或许也和其他许多生理特征一样,并非打一开始就显现出来——想想雀斑、智齿和腋毛吧。大脑和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成长发育都需要时间”,多少还是有些牵强的,至少不够严谨。
婴儿的道德生活还十分局限。婴儿天生就拥有道德倾向和道德情感,他们可能会在这些因素的激励之下,试图缓解他人的痛苦,或者对他人的恶行感到愤怒,或者亲近那些出手惩罚犯错者的人。婴儿的道德生活不完善,主要是婴儿缺少与“公正”有关的道德原则,即普遍适用于社群所有成员的禁令或准则。人类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时候还会酿成悲剧,比如我们天生就仇视陌生人,也容易产生偏执和狭隘。
历史学家威廉·莱基认为人的道德圈是不断扩大的,“人类最初降临于世的时候,他们的仁慈善心和自私本性比较起来,力量简直微不足道;而道德的作用就是逆转这一局面……仁慈善心曾经只限于家人,后来圈子逐渐扩张,首先扩张到一个阶级,然后扩张到一个国家,再后来扩张到国家联盟,之后扩张到全人类。最后,就连我们对动物的感觉也受其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孩子时的道德感只是初步的萌芽阶段。不过,很多孩子是不愿意伤害小花小虫的,反倒人长大了,对于这种伤害变得熟视无睹。学坏容易,学好难。婴儿很容易学坏的,有研究发现,与良善行为相比,儿童更容易受到坏行为的影响。
作者把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进化生物学和哲学的深刻思想熔为一炉,力图探索我们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怎样扩张道德圈呢?作者首先强调个人接触,如果一群地位平等的人心怀同一个目标,并共同为之努力,那么他们之间的个人接触往往就能消除偏见。可见,孟母择邻而居是有道理的。道德圈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听故事”。不过,经常读书的人会更加善良吗?作者对这个问题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艺术作品拥有复杂的心理和道德动机。对于任何深明其妙的人来说,把虚构小说当作道德兴奋剂或者道德催吐剂,都是不能容忍的。”“文学世界就是一个道德混乱的世界。”对于这些观点,作者也找不到反驳的证据,他也不得不趋向于这样的认识: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经常读书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加善良。作者只是承认,在正确的时间阅读正确的小说确实能对人产生影响。
历史学家杜兰特说:“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个个人和群体中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它从不优待善心,它充满了不幸,最终的考验全看生存能力。”而布卢姆倒是非常乐观,认为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婴儿的局限。我们道德意识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和个人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下一篇 4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究的是善恶起源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10本书带你读懂人性,更读懂人心!
《善恶之源》 (2020年10月整理)
对于“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俗语的辨析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