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出土青铜器堇鼎铭文释读新解

                   安国欣

 

   一.堇鼎简介

 堇鼎(暂定),西周早期青铜礼器,1974年北京房山琉璃河253号墓出土,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器中体型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度和水平。真品现藏首都博物馆。

 堇鼎,重41.5公斤,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折沿方唇,口微敛,折沿,方唇,直耳,鼓腹,兽蹄形足,口沿下饰一组由六组兽面组成的兽面纹带,每组兽面纹均以凸起的扉棱为中轴的鼻额组成。三足跟部各饰一组兽面纹,兽面纹下饰以三道弦纹。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四行二十七字。

   二.铭文释读

  堇鼎自出土以来,对其铭文已有专家,学者进行释读与研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得出的整体铭文文意,并不能令人信服和满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对整体铭文字数误判为二十六字,实际为二十七字。二,对铭文重要文字误释过多。三,由于证史心切有附会臆造史实的问题。鉴于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铭文重新释读。





  堇鼎铭文共四行,二十七字,以竖体排列,由右向左,由上向下,释读如下:

  第一行第一字“纽”字古文异体。《史记》【正义】:“丑者,纽也。言陽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出也”。此字与同一遗址251号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伯矩鬲”的铭文中第一行第四字,形体相近,字义相同。其区别在于“伯矩鬲”铭文中的“纽”字的龙形符号在下,表示阳气初起。而“堇鼎”铭文中的“纽”字,龙形符号在右上方五帝坐内尚未下降厄纽未出,表示时令即将运行。这一现象说明同一个文字,在不同的铭文中受文意影响,其文字内部构成要素有变化的特性。在此铭文此字同样释解为纽字,与下文“侯”字构成“纽侯”二字,是五帝坐中黄帝坐含枢纽之神的简称。释读为:“纽字,释义为:纽侯。

  第一行第二字,“侯“字古文,侯,诸侯也。在此铭文中与上文“纽”字组成“纽侯”二字,是天神五帝坐中黄帝坐含枢纽之神的简称。《史记》【正义】:“黄帝坐一星,在太微宫中,含枢纽之神”。释读为:“侯”字,释义为:纽侯。

  第一行第三字,“令”字古文。命令也,听从之意。《吕氏春秋》:“古之圣王,审顺天而行欲,则民无不令矣”。释读为:“令”字,释义为:命令。

  第一行第四字,“黄”字古文。《说文》:地之色也。【玉篇】:“中昊色也”。此字在甲骨文中已多有出现。以往学者多将此字释读为“堇”字,但笔者认为实为误释,释义不准。此字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部由碗形器皿及内部下方一横构成,表示阳气宛藏于下;中部包括由左右两侧三角形符号构成的一个内有中线的菱形图案及其下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特殊符号组成。左右两侧三角形符号,会意为阴阳气未相离,尚相胥也。由两三角形组成的有中线的菱形图案会意为中和之气在四方土地之中,文字隶定后演变为“黄”字中的田字结构 在菱形图案下方左侧符号会意为万物应时而起 ,右侧符号会意为万物应阳而动;下部为阳气上行符号,表示阳气由地下向上而行 。上中下三部分总体表示阳气踵黄泉而出。在此铭文中与下文“泉 ”字构成“黄泉 ”二字,表示地下。释读为:“黄”字 。释义为:黄泉

  第一行第五字:“泉”字古文。象形字。《说文》;水原也。像水流成川,《易,蒙象》:山下出泉。在此铭文中此字与上文“黄”字构成“黄泉”二字。释读为:“泉”字。释义为:黄泉。

 第一行第六字:“出”字古文异体,象形加会意,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由青铜礼器加以象形。由青铜礼器煮食熟食时,气的升腾,表示阳气出;中部由两侧草木符号向上申舒构成,表示阳气牵引草木萌芽;下部为阳气符号,表示阳气由黄泉而出。总体表示阳气出。释读为:“出”字,释义为:阳气出。

 第二行第一字,“阳”字古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由发形和户形等符号构成,会意为春季,万物开发,東作起,则天发其德化,天门为之开也。表示阳气开始运行;下部为野猪象形,表示冬季阳气亥藏于下,故该也。《史记》﹝索引﹞:按〈律历志〉云,该()于亥。【正义】:孟康云:(),藏塞也,阴离阳气藏塞,为万物做种。上下两部总体表示阳气冬末春初的状态。在此铭文中,释读为:“阳”字。释义为:阳气。

 第二行第二字:“俘”字古文,同音假借,“俘”与“烰”通假。《说文》:烰,烝也,从火,孚声,《诗经》曰:烝之烰烰。【译文】:火气的上升,从火,孚声,《诗经》说﹕蒸米饭热气腾腾的样子,【注释】按段注:为火气上行之儿也。今《诗》做浮浮。此字在铭文中释读为:“俘”字,释义为:阳气。

 第二行第三字:“与”字古文,赐与,给与。在此铭文中释读为:“与”字,释义为:赐与。

 第二行第四字:“农”字古文异体。《说文》:农,耕地,《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在此铭文中与下文“正”字构成“农正”二字,表示掌管农事,农祈的农官名称。释读为:“农”字,释义为:农正。

 第二行第五字:“正”字古文。《说文》:正,之盛切,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译文】:正,正直无偏斜,从止,(“一”是古文止字,表示在上位的人)。用“一”放在止上(会合上位止于正道之意),凡是正的部属都从正。在此铭文中与上文“农”字合为“农正”。是商周时掌管农事农祈的农官名称。释读为:“正”字,释义为:农正。

 第二行第六字:“南”字古文。《说文》:南,草木南方有枝任也。表示南方。在此铭文中与下文“神”字构成“南神”二字,表示春季南方天神。释读为:“南”字,释义为:南神.

 第二行第七字:“神”字古文异体,会意字。《说文》:天神,引万物者也,【译文】神,天神,引发万物的神,从示,申声。在此铭文中与上文“南”字组成“南神”二字,表示春天南方之神朱鸟。【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释读为:“神”字。释义为:“南神”。

 第三行第一字,“大”字古文异体,《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才也,凡大之所属皆从大”。 【译文】: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所以大字像人的形状,无由象之以作字。故象人之形以作大字。在此铭文中“大”字,表示为天大,会意为“天”字同下文“保”字构成“大保”二字即“天保”为天帝的宫室。释读为:“大”字,等同为“天”字。释义为:天保。

 第三行第二字:“保”字古文异体。《说文》:保,养也。【译文】:保,养育也。在此铭文中使用其引申之意,当做“宫”字,做宫室讲,与上文“大”字合用为“大保”即天保,为天神的宫室。南神天保,就是南方天宫呈现的春天星象,有授农时之意。释读为:“保”字。释义为:天保。

 第三行第三字:“商”字古文。《说文》:商,从外知内也。【译文】:从外知内。【释文】:从外估测里面的情况。在此铭文中指估测田地土壤内部的阳气情况。释读为:“商”字。释义为:估测内部阳气情况。

 第三行第四字:“隺”字古文。此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 :上部象形器皿形态,会意为阳气欲出:下部为象鸟飞之形。《说文》:高至也。从隹上欲出冂。【译文 】:隺,高到了极点。释读为:“隺”字。释义为:阳气在内部达到极限欲出。

 第三行第五字:“萌”字古文异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像山之形表示出阳气;下部左侧为“壬”字字符,表示万物任养于下.右侧为草木符号,表示草木发芽。总体表示阳气牵引万物始萌。释读为:“萌”字。释义为:万物始萌。

 第三行第六字:“用”字古文。《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卫宏说;凡用之属皆从用。释读为:”用字。释义为:用其。

 第三行第七字:“作”字古文。释读为:“作”字。释义为:当作。

 第四行第一字:“子”字古文异体。象形加会意。由子规鸟鸟首及发冠构成。表示十一月,阳气首发,万物滋。《史记》【历书】:“昔自在古,历建作于孟春,于时冰畔发蛰,百草奋兴,秭鴂先滜”。《史记》【律书】:“十一月,律中黄钟。黄钟者,阳气踵黄泉而出也,其于十二子为子。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释读为:“子”字。释义为:万物滋于下也。

 第四行第二字:“下”字古文。表示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与“壬”字同义转注。《史记》【律书】:“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释读为:“下”或“壬”字,释义为:任养万物于下。

 第四行第三字:“癸”字古文。《说文》:“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属皆从癸,【译文】:癸,代表冬时,这时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像水从四方流入地中的样子。癸继承壬,像人的脚,凡是癸的部署都从癸。《史记》【律书】:“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凡是癸的部署都从癸。释读为:“癸”字。释义为:揆度

 第四字第四行:“宝”字古文。《说文》珍也,从宀,从玉,从贝,缶声。释读为;“宝”字。释义为:宝。

 第四行第五字;“尊”字古文。《说文》:尊,酒器也,亦或罇。释读为:“尊”字。释义为:尊。

 第四行第六字:“员”字古文,同音假借,与“圆”通假,《说文》:圆,圜全也,从口,员声,读若员。【译文】:浑圆无缺,从口,员声,音读像员字。在此铭文中释读为:“圆”字。释义为:浑圆之物。

 第四行第七字:“锺”字古文异体。与上文“圆”字组成“圆锺”二字。是周礼祭祀阳气锺黄泉而出,祈求子壬癸使用的黄锺大鼎礼器。释读为:“锺”字。释义为:圆锺。

 根据以上逐字释读结果,现将堇鼎铭文二十七字整体释读如下:“纽侯令黄泉出阳俘,与农正南神大保。商隺萌,用作子下(壬)癸宝尊员锺”。白话释义为,含枢纽之神命令黄泉出阳气,赐与农正应农时之南方神祗春季天象,估测阳气在土地内部达到极限,上行欲出,万物始萌。用其当作滋万物于下,任养万物于下,揆度万物宝尊圆锺。

 三,综述

  通过对堇鼎铭文的重新释读,笔者认为1974年北京琉璃河遗址253号墓出土的带有二十七字铭文的青铜礼器,为西周早期周王室祭祀纽侯令黄泉出阳气,赐与农正应农时之南方神祗春季天象。祈求子壬癸使用的黄钟大鼎。由于铭文中并未出现与燕国有关的任何文字,认定此鼎与燕国历史有关,缺乏依据。更不能由此铭文断定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确为西周早期燕国都城。由于此鼎为黄锺大鼎,等级之高出乎想象,加之,在琉璃河遗址黄土坡村发现了四条墓道的墓葬。笔者认为在不能百分之百确认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为燕国都城的情况下,不应排除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为西周早期周公所建西周王城成周城的可能。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以上观点仅供专家,学者参考,如有不妥,望于海涵。

 

 

                                                                         2014.8.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簋铭文-释读新解
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出土青铜器伯矩鬲铭文释读新解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成周东都雒邑遗址M1902号坑出土青铜器提梁卣铭文释读
关于商尊铭文的释读安国欣
(6)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出土青铜器克盉克罍铭文释读新解
入门商周青铜器学习之商尊三十铭文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