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中孙权的名言(有关于吕蒙和孙权的名言各10则)

1.有关于吕蒙和孙权的名言各10则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职务,去陆口的时候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

当时鲁肃还是很轻视吕蒙的,有人劝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

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

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做当涂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

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

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象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

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卷,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

过来找吕蒙谈话,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这么说,可是不称职啊。

兄长您现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

秘密的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的接受了,并且保密。 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象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

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习,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注:本文孙权劝吕蒙读书时,吕蒙17岁,为一都尉,所领部下相当于现在的童子军。 关羽单刀附会发生在鲁肃正式接替周公谨职务以后,那时关羽50多岁,所以吕蒙说他“老”而好学 完全是自己译的,有些地方我也搞不明白,我觉得不是原版的,可能是盗版的。

译的不好,请见谅~三国时代乃“人才一大都会“,而孙权诚可谓用人高手。他虽无曹操之才干,也无刘备之手段,但在用人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为曹、刘所远不及。

孙权的江山虽说是父兄打下来的,但创业难,守业更难。作为守业之主,孙权18岁继承兄业,“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这些都得益于他的知人善任。正是由于能够知人善任,才使得其麾下人才济济,灿若群星,接班人茬茬不断。

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而且都是年轻有为之士。 孙权用人勇于打破常规,不搞论资排辈,破格选拔新人。

他认为谁能胜任要职,就不拘一格提拔重用。如他“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任陆逊于“未有远名”时,并放手让他们在实战中发挥自己的才干。

在赤壁大战的关键时刻,孙权独具识人慧眼,对周瑜赐剑加封为大都督,并授予军政大权。正是由于孙权的大胆提拔和重用,周瑜才得以担当起吴军统帅的重任,并且一展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抗魏保国立下了卓著功勋。

《三国志·陆逊传》的卷末评述道:“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在这里,陈寿把“威名未著”的陆逊打败“天下称雄”的刘备,主要原因归结为孙权的“识才”,这是符合实际而又很有道理的。孙权最大的本领是善于用人。

陈寿所说“权之识才”,指的就是“守江口”大战前夕,孙权对陆逊的知人善任。当时,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在这大兵压境的紧要关头,孙权确定由39岁的陆逊为主将。但这一决定却遭到张昭、顾雍等人的强烈反对:“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对手,恐不能用”、“逊才堪治郡耳,若托以大事,非其宜也”等等。

面对这些反对意见,孙权并没有动摇。他经过亲自考察,知道吕蒙“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陆逊”,从而更加坚信“陆伯言乃奇才也”。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提升陆逊为大都督。陆逊领命就任,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把火烧了刘备七百里连营,终于以弱胜强,捍卫了东吴。

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孙权选贤任能的正确。 孙权在用人上有句名言:“天下无粹。

2.三国演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

曹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曹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曹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 曹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曹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曹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曹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曹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曹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 曹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曹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曹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 曹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曹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太祖(曹操)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

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太祖(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 使至于此。

太祖(曹操)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太祖(曹操)大笑曰:“吾不听汝也。”

太祖(曹操)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3.形容孙权的句子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资治通鉴注》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

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三国演义》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读通鉴论》。

4.称赞孙权的诗句

如:生子当如孙仲谋 ◆苏轼:①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②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帝论》 ◆苏辙:任人莫难于托国。

汉武帝因文、景富庶之后,虐用其民,厚自奉养,征伐四夷,几丧天下。逮其晚岁,托国于霍光。

光知用兵之害,罢均输榷酤,与民休息,而天下复安。凡武帝之所以得称贤君者,惟用霍光故也。

蜀先主知嗣子之暗弱,举国而付之诸葛孔明。孔明又发李严、杨仪,援蒋琬、费祎而授之。

虽后主之不明,而守国三十余年,君臣相安,蜀人免于涂炭之患,过于魏、吴远甚。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之。

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闼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

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栾城后集?孙仲谋》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资治通鉴注》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三国演义》 ◆王夫之: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王夫之: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读通鉴论》 ◆赵翼:①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②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廿二史札记》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赤壁图》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然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熊通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续后汉书》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

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十七史商榷》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三国志集解》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义门读书记》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

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流者顾谭、顾承、姚信等又数人,而陈正、陈象至加族诛,吁,何其酷哉!自是宫闱之衅,未有至此者也。

——《越缦堂读书笔记》 ◆李宗吾: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厚黑学》 ◆毛泽东:①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②当今惜无孙仲谋。

——《毛泽东读古书实录》。

5.三国演义描写孙权高兴的句子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密谓曰:“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肃曰:“未也。”权曰:“然则何如而后为显耶?”肃曰:“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权抚掌大笑。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忽见波上一叶小舟,行于江面上,如行平地。玄德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孙权闻言自思曰:“刘备此言,戏我不惯乘马耳。”乃令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骤下山,复加鞭上岭,笑谓玄德曰:“南人不能乘马乎?”

6.三国演义中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三国演义的名言有: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张光北、洪宇宙主演的历史剧。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7.三国演义经典名句

1.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 马超: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3.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4. 献帝:谁敢杀朕?5. 司马昭:父亲,你猜曹睿那小皇帝……(电视剧里的台词,不过这句太狠了!)6. 傅彤: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7. 吴质: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8. 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9. 扬龄:红脸贼!(指的是关羽)10. 孙策临死的时候嘱咐孙权的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渝~11. 水镜先生说的~伏龙风雏!得一可安天下~ 还有”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志。

”12. 刘备临死前说的一句~~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3. 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14. 姜维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15. 曲有误,周郎顾。

16. 生子当如孙仲谋。17. 诸葛亮:空城计、定军山、草船借箭18. 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19.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20. 张飞:大闹长坂桥21.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22.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3. 吕布说刘备;是儿最无信者24. 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25. 曹操:生儿当如孙仲谋26.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27.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2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29.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30.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3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3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33.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34.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35.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36. 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智勇武将37.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38.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39.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周瑜40.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41.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42.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43.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44.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45.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46.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47.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仲达评孔明48.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49.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

——杨顒谏孔明50. (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51.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52.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53.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54. (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郭嘉55.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56.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

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 励志 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张飞对玄德、云长语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语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吕布对允语 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杨彪对朱儁语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刘备语 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

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孙静对孙策语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

——曹操语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曹操误入麦田,割发代罚,以示惩戒一事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

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

8.三国演义里的名句

以下名句按人物分类:关于曹操的:汝南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将解散前夕:竖子不足以谋!汝南讨伐袁术,曹军粮尽时曹操对粮官说:“汝妻子吾养之,汝无虑也。”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曹操称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痛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渭水之战中,曹操来到马超阵前:“汝诸军欲观曹公耶?吾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

诸军皆有惧色。关于刘备的: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张飞因醉酒失徐州,惶恐要自杀,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临死时给刘禅的家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前:酒且斟下,某去便来。斩颜良诛文丑时: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以某观之,如土鸡瓦犬耳!过五关斩六将,遇到夏侯惇拦路:汝比颜良、文丑若何!拒绝孙权的联姻: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走麦城,不见上庸救兵来: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关于诸葛亮的:(有许多名诗名句,但不在三国演义里,略)火烧赤壁前夕: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陆逊误入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石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于张飞的:大闹长坂桥: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八蒙山书: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颌于八蒙山,立马勒铭。关于赵云的: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血染征透甲红,当日谁敢与争风!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常山赵子龙在此!关于周瑜的:曲有误,周郎顾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死前:既生瑜,何生亮!?关于董卓的:-董卓要废少帝,袁绍不允。董卓怒曰:汝视吾剑不利否?袁绍亦怒: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火烧洛阳前夕:吾为天下计,岂顾小民哉!关于吕布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因王允的连环计,怒而欲杀董卓: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辕门射戟时: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

吕布在下坯被擒后向曹操求情: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矣!其他:三国演义开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夏侯惇被射伤眼睛后:父精母血,不可弃也!曹洪保卫曹操逃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袁术临死前要喝蜜水,侍卫回答:止有血水,安有蜜水!袁术大叫一声而亡。

孔融:陈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孔融应声约: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

(后来演变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成语) 史慈死前: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甘宁百骑劫魏营前,对士兵说:吾为上将,尚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刘禅投降后:此间乐,不思蜀。应该还有一些,希望对你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志》打卡集锦11丨天津悦读读书会
《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
演义周瑜与诸葛亮之美
三国演义知识答题
翻译丨老外看三国:关羽之死 附千万不要让美国人看三国,你们会抓狂的!!!
再说关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