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家必争的燕云十六州,宋朝为何不想要?苏辙:割让更好
userphoto

2023.07.01 湖北

关注

公元938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这一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原汉人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了整整400多年。

燕云十六州是指古代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地区)和云州(今山西大同地区)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东西长约600公里,宽200公里,区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阻挡在国门之外,也是抵御北方骑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契丹国志》中更是将燕云十六州形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历代军事学者均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视为中原政权的重大损失,然而宋朝那些文人却觉得,燕云十六州丢了是好事。

宋朝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在其著作《历代论·卷五》中有篇名为《燕蓟》的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何谓割燕、蓟之利?”

在这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文章中,苏辙仔细分析了割让燕云十六州对宋朝的好处,中心思想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老实侵犯中原,那是因为他们穷啊,吃不饱饭当然只能抢了。

现在我们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他们,他们能够自给自足了,就不会再拿下抢劫了,大家都能好好过日子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不得不说,苏辙这个脑回路还真是够奇葩的,就好比别人要抢我东西,我把东西提前给了别人,这样是不是就不算被抢了?还能少挨顿打,何乐而不为?

苏辙还大言不惭的表示,“吾无割地之耻,而独享其利。此则天意,非人事也。”

意思是我并不觉得割地有什么好羞耻的,这是一件大好事,而且是天意如此,谁也没办法改变。

而且有这种想法不仅苏辙一个,当时不少文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苏辙不过是众多“割地派”文人中的代表罢了。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三百多年宋朝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

失去了北方屏障,宋朝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北方游牧民族随时可以南下,最终发生了靖康之耻这样的奇耻大辱,汉家江山最终也葬送在了宋朝统治者手上。

直到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主帅北伐元朝,收复燕云十六州,时隔429年,燕云十六州再次回到汉人统治,中原王朝再次有了北方屏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燕云十六州是兵家必争之地
石敬瑭假如不向辽国献出“燕云十六州”,历史会如何演变?
石敬塘献燕云十六州——恶果影响长达千年
燕云十六州为何能影响宋朝二百年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宋朝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新疆西藏虽然荒凉,但是对中国地缘战略却极其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