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老做三事,子女不上门”,老人还请多思虑,别让晚景凄凉

浮华一梦,岁月流年,光阴似箭,转瞬间,已到了退休闲赋在家的老年生活。曾经的意气风发,被岁月尘封淹没在时光的斑驳里。

随着年岁增长,我们无法抵挡生命的衰老,在日出日落的时光里,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我们唯有安心地过自己的日子,与子女和睦相处,含饴弄孙,享受人间天伦之乐。

历经半生风雨人生,老了以后,我们已然能够淡泊,从容地慢赏花开花落,云聚云散。本是该享受我们美好余生的时候,却因老人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子女之间有了隔阂,既没有享受到期盼的亲情,还会让自己的晚景凄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历经几十年的时光,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才是我们老人期盼的晚景美好,然而,生活里有些老人却因这三件事,让自己不能与子女和睦相处,只能孤苦终老。

老话说:人老做三事,子女不上门。若我们做老人对子女做了以下这三件事,会让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导致自己在晚年过得悲苦不堪。

人老了,对子女“一碗水端不平”

做父母的心里,面对子女,最爱说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不会因偏心而过分去要求其他子女。《知否》里的王家老太太,在大女儿康王氏诈骗小女儿盛王氏给婆母下毒事发后,为了保住大女儿康王氏的周全,将小女儿和整个王家子孙的命运推出去,只因王老太太从小就偏心这个自己最爱的女儿。最终在长柏的坚持下,大女儿康王氏送进了慎戒司劳役后半生,小女儿说母亲以后只有一个女儿了,被长柏送到宥阳老家祠堂反省。王老太太对子女的不公平对待,既害了大女儿的跋扈和恶毒行为,又害了小女儿的愚蠢,最终王家落入皇家之争,王老大人配享太庙的荣耀也被褫夺。

父母若长期对一个孩子偏心,其他的子女内心会有怨言和怨怼,长时间会慢慢地疏远原生家庭,心寒后就会对老人心生怨烦,也许不会不孝顺父母,但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就好,其他温暖的亲情,老人就别期待了。

生活里,有些父母的心里,男孩子才是家庭骨血的延绵,女儿是别人家的。所以面对家庭财产分配就偏心的多了。生活里,大多数做女儿的本就不想父母的财产,但父母在分家产时都是儿子的,在父母需要照顾和出钱出力的时候,却是女儿的。这样的父母,晚景凄凉,都是自己造成的,过分的偏心,造就了老人晚景凄凉,不值得同情。

人老了,对子女“人心不足设图像”

人老了,要学会知足,尤其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不要嫌弃这个不好,那个不行,面对子女的各种好,人心不足蛇吞象,面对长期服侍和对你好的子女,要学会感恩,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善待是双向的,如果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认可,时间长了,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亲情温暖了。

社区里73岁的张阿姨,看着很和蔼的老人,不知为啥总会在楼下跟别人诉说自己女儿的各种不好。时间长了,才听明白:张阿姨跟儿媳不和,儿子也对她不好,就把她送到了女儿这里。她女儿为了让她住得舒畅些,单独给她租了一套房,张阿姨跟女儿楼上楼下居住,女儿每天给她做饭,收拾屋子,给她洗澡,还每月给她零花钱。可张阿姨却认为女儿做得不够好,总是拿自己跟女儿的婆婆攀比,经常在楼下说女儿对自己不孝顺。有好事者就问张阿姨,你女儿不好,你为啥不回老家跟你儿子居住养老的啊?张阿姨被问得哑口无言,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老人如果不珍惜对你孝顺的子女,就不要怪子女心寒到不愿意再搭理你。其实,生活里,子女对父母都是感恩的,只是有时候,自己的感恩得到的是打击和嫌弃,久而久之,内心就有了嫌隙,子女就会不愿意回家跟父母在一起了。人老了,宁静致远,淡泊身外之物,不算计,不攀比,才能够安然坦然地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老了,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老人历经了几十年岁月风霜的打磨,对生活,对生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生活阅历丰富的同时,有些老人喜欢用自己的人生过往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大到工作,成家,小到孙辈人的教育,只要是老人看不惯的就会对子女说上几句,也不管自己的理念是否正确,觉得自己是老人,走过的路比子女吃过的盐还多,都是为了子女好,才会不厌其烦的跟子女说教。

殊不知,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的认知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用老一辈的理念说教子女,必然会引起子女的反感。如今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随手可得,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闭塞的时光,什么都滞后。

面对子女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孙辈人的教育,我们尽量按照子女的要求去做,不要说,我养育了你们好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做的,你们不也活的好好的吗?这样的话不要说,也不必跟子女较劲,说到底,还是时代不同,观念不一样了,教育的认知度也不一样了,听从子女的方式方法,我们做不到就各回各家,眼不见心不烦,少说为好,更不要越俎代庖。

结语:

人老了,生活过得安宁点比较好。我们在帮扶子女带娃后主动退出他们的生活,去过自己舒畅舒心的晚年日子,不要因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跟子女闹得不和。

”人老做三事,子女不上门“。是指我们老人在老去的时候,对子女做了”偏心眼“的事,做了”不知足“的事,做了对子女生活”指手画脚“的事,就会让子女对我们老人产生厌烦,从而不愿意来我们老人家里,跟我们亲近,这样不仅不利于家庭团结,和睦相处,更让我们老人自己的晚景凄凉。

家和万事兴,做老人的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倚老卖老,更不要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心理,面对子女尽量做到公平相待,彼此感恩,才能够过好我们的晚年生活,让良好的家风延绵长久。

作者:华贵禅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一定要拒绝子女的4件事,如果一味纵容,只会晚景凄凉
晚景凄凉的老人,多半是对子女做了这三种事,怪不得别人
人过五十,要拒绝子女给你的“三条退路”,避免晚景凄凉
晚年不被儿女孝顺的老人,多半有这四种特征,晚景凄凉都是自找的
60岁老人:在儿子家养老,听到儿媳的话我傻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一位60岁老人提醒:你越是没有做这三件事,越让自己晚景“凄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