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德勒十日谈1:改变的勇气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大家好,我是Mien。
最近在细读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阿德勒心理学系列,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被讨厌的勇气》和它的姊妹篇《幸福的勇气》这两本书。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话想说,索性写成一个十日谈系列,一边给大家介绍里面的主要内容,一起来把我想说的话慢慢唠给大家听。

先来简单地介绍下阿德勒。
阿德勒的全名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虽然他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古人”,但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及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等等。
而且在很多现代的畅销书里也可以看到阿德勒心理学的影子,比如我推崇备至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接近。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他的一些理念与佛教的理念也非常一致。
今天是聊阿德勒心理学的第一天,我将这个主题定为“改变的勇气”。

初识阿德勒是因为我一个中学时候被霸凌过的朋友,她说是阿德勒心理学把她从苦海里救了出来。所以我本以为阿德勒心理学是让人直面过去的苦难慢慢打开心结的那种治愈系的心理学流派,但细读下来,阿德勒心理学不但不是那种温柔的治愈系心理学,恰恰相反,它几乎可以说是残忍地说出了真相。
因为阿德勒心理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决定我们生活的,是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假如说特定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怎样的结果,那为什么有相同经历的人的性格、处境却完全不同呢?就以校园霸凌来讲,我这个朋友开朗乐观,三观端正,但我也知道有很多人至今都没有从校园霸凌的阴影中走出来。
那么这其中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区别就在于我们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赋予这段经历什么样的意义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如何生活,是选择从此活在那些恶人的阴影里,还是重新拥抱自己的人生,去拥抱阳光和温暖,相信爱与善良,都取决于你自己。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看不下去了,觉得阿德勒或者Mien是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经历过这样苦难的人是不会理解那种恶劣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有多大的!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极端的案例。
维克多·弗兰克尔(Victor Frankl, 1905~1997),是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在被关入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之前,他是一位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决定论者。该学派认为一个人的幼年经历会造就他的品德和性格,进而决定他的一生。

后来,他因为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关进了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他意识到,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对于物质环境,纳粹享有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但是弗兰克尔享有更伟大的自由——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超越纳粹的禁锢。这种力量感化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
哪怕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弗兰克尔仍然运用了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这个案例是史蒂芬·柯维在他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案例,用以证明他认为的最重要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假如你现在已经有些认可并非过往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导致了我们现有的人生的话,我们不妨来聊聊,我们到底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损己不利人的认知方式。
针对这个问题,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
在古希腊时代,有一句话叫做“无人想作恶”。这句话作为苏格拉底的悖论而为人们所熟知。需要注意的是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所以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没有人会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会“不幸”,既不是因为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这个人认为“不幸”对他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有好处的。
比如说一个人喜欢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才交不到朋友。传统心理学的决定论会去溯源他的过往经历,找出这样的原因,而阿德勒心理学则认为,他之所以喜欢自我贬低,是因为把自己贬低得毫无价值可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比如逃避本该负起的责任,比如逃避进行正常的必要的人际交往。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个人才变得自卑。
逃避改变的人往往都有着这样的心路历程: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的话,是不是你也感受到了,阿德勒心理学真是一门十分残忍的学问呢。但认清残忍的真相正是改变的开始。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如果你足够勇敢,你会去选择摒弃现有的错误认知,选择拥抱不确定性,选择改变。也因此,阿德勒心理学又被成为“勇气心理学”。
那么朋友,你是否也落入了类似的将不幸归因于童年、归因于经历的窠臼呢?
愿勇气长随你身边。

OK,以上就是阿德勒十日谈第一天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我真的是非常爱你啦!
明天我们来聊一聊阿德勒心理学人际关系相关的内容。阿德勒心理学对人际关系有着几乎偏激的定义——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来源。你看的没错,一切烦恼。那么究竟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明天揭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析法很流行。
心理学入门适合看阿德勒吗?会不会太片面太主观?
阿德勒心理学:你相信吗?只要有足够的勇气,“过去”就不存在
自卑,职场上人际关系总处不好?3招教你拥有开挂式的人生
这个锅,“原生家庭”不背——《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第三集
被讨厌的勇气(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