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不一样的诸葛亮,不同阶级的追求和认知,在无形之中给人分层

当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对诸葛孔明的历史地位提出了质疑。在尊重“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前提下,吾心悲哀!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总会有一些人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比古人更聪明,会放大古人的某一个缺陷而全盘否定。恰如“古人再牛逼,但古人会用手机吗?”我无言以对。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评价,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很多人表示不服,甚至说他连郭嘉都不如。

恰巧,到了说三国历史的节点,咱就抛开固有的秩序,先来聊聊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诸葛亮的社会背景

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里有一段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句话是诸葛亮自己说出来的,言下之意是说他自己没有什么背景,就是一个布衣出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草根出身。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能混口饭吃、好好地活着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这句话可信吗?人家只是谦虚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应该当真吗?

咱不急于来辩证这个问题,先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在那个时代,知识才是财富,什么样的人才能学得满腹才华?根据输入与输出平衡的原则,什么样的人才能有机会享受教育的福利?

第二、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什么样的人才能“任性”地去等待自己合适的选择?

第三、即便你才华横溢,等你相中了你心仪的公司或者平台,你拿什么去保证这个公司或者平台不会拒绝你?

让子弹先飞一会,然后我们再来聊一聊“选择与被选择”背后那些事情。

其实,大多数底层的人都是没有能力和条件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但凡能够神定气闲地对自己待价而沽的人,背后一定有他觉得能够给他托底的资本的。诸葛亮也是如此。

诸葛亮于公元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是当地的望族。他的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这个官职,专门负责监察京师和地方官员,官阶品秩两千石,是名副其实的部级高官。

这么聊天可能是在尬聊,毕竟谁家祖上没出过一两个当官的呢?

咱就把时间轴缩短一点吧!诸葛亮的父亲叫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郡丞是个啥级别的官呢?对比一下东汉末年和现在的体制,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市政府秘书长或副市长。

至此,你还相信诸葛亮是布衣吗?

当然,诸葛亮虽然家世显赫,但恰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要成大事,该遭的大罪还是要遭的,在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8岁时,他的父亲也走了。家境优渥的诸葛亮变成了一个孤儿。

大家也不要急着同情诸葛亮,因为大家族背后的缓冲能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诸葛亮的父母都走了,但是他还有叔叔,他的叔叔诸葛玄是荆州刘表的属吏。还是保证诸葛亮在那个圈子没有掉队。

诸葛玄在得知哥哥诸葛珪病逝之时,刚好他奉刘表(荆州牧,一方诸侯,省部级高官兼军区司令)之命出使东汉朝廷传达荆州的概况,于是,诸葛玄便趁机向刘表阐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请求在完成使命之前能回老家安顿一下侄儿诸葛亮等人。刘表不是不通人情的人,自然应允。

然而,诸葛玄到了徐州之后,正遇到曹操出兵征伐徐州刺史陶谦。为了躲避战乱,诸葛玄携带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和两位侄女(诸葛亮的两个姐姐),辗转逃往庐江(今江西九江)一带。

兵荒马乱的年代,亲人之间说散就散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走散了(后面成为东吴集团的高官)。诸葛亮跟着叔叔诸葛玄继续浪迹天涯。

后来,豫章太守周术病亡,刘表便推荐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去接任,省部级高官啦,刘表就这么轻易推荐给了诸葛亮的叔叔了。

可是东汉末年,朝廷上下都是各自拨着自己的小算盘,乱的很。当时被董卓集团控制的东汉朝廷以最高名义截胡了,他们任命朱皓为豫章太守了。

尴尬了,一女二嫁,那就干呗,谁胳膊粗就归谁呗!朱皓请求扬州刺史刘繇出兵夹击诸葛玄,把诸葛玄逼到了西城,直至身死(公元197年)。

此时的诸葛亮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已经顺利来到了襄阳,投靠了荆州大佬刘表。

在襄阳,历史对诸葛亮的记载是“躬耕于南阳”,啥也没干,种田去了。至少表面上是这个意思。

但是历史没有告诉我们的是: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也就是蒯越(刘表的儿女亲家加左膀右臂)的侄子。二姐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庞山民。庞山民的父亲是庞德公。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的伯乐)是知己。

再来具体一点介绍诸葛亮的两个姐夫吧:蒯祺,南郡中卢人,东汉末年的房陵太守;庞山民,庞德公之子,庞统的堂兄。任曹魏的黄门、吏部郎。其子名焕,字世文,西晋太康年间为牂牁郡太守。

说了这么多,都是说诸葛亮的家属关系,再说说诸葛亮自身的成色吧。

诸葛亮的妻子是襄阳当地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承彦是谁?学术大咖?不仅如此,人家还是荆州一把手刘表的连襟,刘表和黄承彦都娶了蔡瑁(熟悉吗?)家族的女子。

说了这么多,诸葛亮和荆州地面上的大佬和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大家理清楚了吗?刘表是诸葛亮妻子黄氏的姨父,蔡瑁是黄氏的舅舅。世家大族蒯家是他姐夫家,书香门第庞家也是他姐夫家。

再说一点,刘表当时虽然身为荆州牧,但是他当年是孤身前来接管荆州的,这么多年,一直是依靠与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地方豪族来实现荆州共治的。庞家,以庞德公为首;蒯家,则是以蒯良、蒯越为首;黄家,则是以黄承彦为首;习家,则是以习祯、习询、习竺数人为首;蔡家,则是以蔡讽为首。

不光如此,有话说“识别一个人,先去识别他的朋友圈”,我们再来识别一下诸葛亮的朋友圈吧。

诸葛亮年少时代有四位好朋友,号“诸葛四友”,分别是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人:

崔州平,名钧,是太尉崔烈之子,历任曹魏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石广元,名韬,后在曹魏出仕,官拜典农校尉、郡守;孟公威,名建,在魏国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徐元直,名庶,历史上大名鼎鼎,“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说他,无需多介绍。

一叶而知秋,看完上述的介绍,大家还觉得诸葛亮是布衣吗?还觉得一直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一登台就能弄出举世皆惊的《隆中对》太不可思议吗?还觉得诸葛亮的成功是后人使劲鼓吹的结果吗?还觉得诸葛亮身上所谓的传奇只是凑巧吗?

尊重成功背后的东西,永远比尊重成功本身更为难能可贵。

诸葛亮的人设

如果冒昧地问一下大家:“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信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回答:“他是一个聪明人”、“他是一个读书人”、“他是一个能人”……

但如果再追加一个“为什么”呢?

恰如不了解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就读不懂孔乙己一样,不了解两汉以来的士族觉醒与崛起,就一定读不懂诸葛亮。

前面说了,诸葛亮不是布衣,布衣家庭是出不了诸葛亮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的,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万事万物的生长和成长都离不开根本,对于某个人来说,他的家庭底蕴就是他最靠得住的根本。

还记得“汉初三杰”吗?还记得西楚霸王吗?大家真以为他们是靠天赋吃饭吗?王安石的《伤仲永》早就告诉大家答案了。

诸葛亮显赫的家世才成全了后来“无所不能”的诸葛亮。

为什么诸葛亮后来很能耐就一定要和他的家世挂钩呢?因为自古以来知识性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勤奋的后天学习去弥补的,但是原生态的见识缺陷却是很难弥补的。

诸葛亮如果出身寒门,他也可以是一个聪明人,也可以是一个高端知识分子,但他不可能是一个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全方位无死角的职业经理人。

这可能要牵涉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寒门难出贵子。

诸葛亮是一个读书人,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疑问吧!那么顺藤摸瓜,在那个时代,造纸术虽然已经发明了,但是雕版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书籍还是稀缺品。“读书人”在我们现在可能就是云淡风轻的三个字,但是在那个年代谁能轻易读得到书?

再退一步讲,民间也有很多书籍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知识爆炸”,那么,那个时候的“教师”还是一种高专深的岗位,又贵又难,一般人请得起吗?普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恨不得每一个成年男子都马上转化为劳动力,有几个家庭愿意或者敢于放弃眼前的柴米油盐去追逐未知的诗和远方呢?

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寒门不想培养贵子,也不是寒门子弟天生就没有成为贵子的潜质,而是成本的问题。米兰昆德拉有一本书叫《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光这个书名就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经意间就有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掉在我们身上。

我们看到别人的输出时,一定要心怀敬畏地去看看别人的输入。诸葛亮很牛,但他的牛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因素在哺育他。

那么,诸葛亮作为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知识分子,他就有资格那么傲娇吗?也并不一定!但是,不要羡慕,人家确实是赶上了知识分子的美好时代。

东汉亡于桓、灵二帝,实则亡于党锢之祸,而党锢之祸实则是士族集团政治挣扎的失败。东汉末年的乱局,背后也是士族集团的绝地反击,大导演袁绍利用外戚和宦官以及皇权之间的相互猜忌,穿针引线地进行逐个击破,但遗憾的是,胜利果实被地方军阀董卓给囫囵吞枣了,心有不甘的士族集团联合起来贼喊捉贼,这就是东汉末年的大历史背景。

大导演认为,我导演的剧本应该由我来演;实力派演员曹操呐喊着,你不让我演主角,我就重组一个剧组;孙坚父子浑水摸鱼,你们演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咱们泾渭分明就行,否则大家都不好过……剩下的“有识之士”,分析之后,觉得只有“皇权”和“正统”这块招牌还可以做点文章。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他的人脉那么广,才华那么横溢,对天下大势那么了解,他为什么不在刘表手下入仕?为什么不北上去投靠曹操?归根到底,他是有自己立场和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想走一条不随波逐流的路而已。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拗口,但是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可能大家就瞬间明白了,这个例子就是当年广西某位哥说的“这一辈子,打工是不可能的了”。诸葛亮之后的桓温说“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其实也是类似的逻辑。

简单地总结一下,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心气很高、欲望很大的知识分子,当然,他的才华和能力也跟上了。如果非要用一个大家熟知的人物来做类比,其实诸葛亮就是一个成功版的孔乙己。

诸葛亮宁愿辅佐刘备从无到有,也不愿意搭刘表、曹操等人的顺风车,在本质上是一种传统文人的清高与自信、忠诚与纯粹。但是,从最后的结果和天下大势来看,他这也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决与勇气。

不要觉得诸葛亮太傲娇了,一个读书人,若没有一点风骨,其实是很难取得太大的成就的。

诸葛亮很骄傲,但他也很务实、很虔诚,对于他自己选择的路,不管有多么艰难,即便是跪着、累死,他也无怨无悔地要走完。这是他感人至深的地方,也是他人设的原始底色。

为什么要膜拜诸葛亮?

宋·苏轼的评价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历史上评价诸葛亮的信息不胜枚举,咱就随便借用一下大文豪苏轼的语句。从苏轼的言语之中,咱们不难看出,苏轼对诸葛亮的膜拜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这样博古通今的大文豪都这么膜拜诸葛亮,咱们难道不应该膜拜诸葛亮吗?当然,如果觉得苏轼的“一家之言”不具有代表性,大家可以去参考其他历史大咖的评价。

为什么要膜拜诸葛亮呢?简而言之,人家是把理想和能力、情怀和人格、功名和品德结合到了极致的完人。

理想上,人家走的是忠君爱国的路线,不求升官发财。任何时代,口口声声读圣贤书的人很多,充耳不闻名利场的人很少。

能力上,人家是真正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没有短板。有人又会拿他的军事能力说事了,别的不说了,“蹈一州之土,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这种成就和气势有几个人有?别抬杠,冷静地想一想,人家能把刘备一个一穷二白的草创公司,慢慢经营成一个可以和大势所趋的巨无霸曹魏集团分庭抗礼几十年的大公司,这种人的能力需要怀疑吗?

情怀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同怀以视之”,诸葛亮归心于刘备之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是不愿意辜负自己的初心,不愿意辜负刘备一直以来的信任与嘱托。

人格上,诸葛亮的忠、廉、严、勤、公、信都是历史上有口皆碑的。作为蜀国的实际操盘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死后被人清点家产还基本无积蓄,这种伟大的你不服不行。

功名上,这个不需要多介绍了,到今天的四川去看看蜀地各种丞相纪念祠就知道了,实在不行,看看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文庙、武庙就知道了。

品德上,诸葛亮一直身无二心,这就是最值得歌颂的品德。恰如最美好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样。他不是没有机会和条件想点别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多么纯粹的一个人啦。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人臣之极致,甚至没有之一。这样纯粹而又璀璨的人是容不得半点亵渎的,那些喜欢用厚黑、世俗的眼光去解读诸葛亮的人,是无法真正读懂诸葛亮的。

膜拜诸葛亮,其实并不是鼓吹什么偶像论,而是诸葛亮确实是太过完美了,咱不能为了挑刺而挑刺。当然,非要挑刺也不是什么难事,他单挑肯定是干不过关羽、张飞等成百上千人的。

最后,把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大家: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喜欢互相调侃的好友。有一次,佛印和尚取笑苏东坡,说苏东坡在他眼中像一坨翔。只见苏东坡丝毫不愠,不急不慢地回答,说他看佛印就像一尊佛。佛印对苏东坡“以德报怨”很感动,但苏东坡最后却给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答案——一个人,往往心里装着什么,就会以为看到的都像什么。

诸葛亮值不值得大家膜拜,大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静下心来梳理一边三国的历史,一切自然明了了。

为什么要膜拜诸葛亮?其实只是希望大家膜拜和尊重自己内心那个真实和纯粹的自己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是如何提升自己知名度的
诸葛孔明的姐姐们
诸葛亮的家世:连接起五大家族的政治联姻
跟古人学追妹子,如何成为高富帅
诸葛亮在南阳耕田,如何知晓天下格局,我们来看诸葛亮的关系网
诸葛亮:不是布衣,更非寒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