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绍是怎么得到冀州的?全靠忽悠?要想忽悠大人物没点本事可不行

就咱们当下的社会来说,到处拉赞助搞事业发展的很多,但谁要想让一个老板把现成的大公司打包赠送,而且这个老板还正值壮年,可能性会很大吗?不要觉得这种事情完全不可能,早在近2000年前,东汉末年的袁绍就成功干过这事。

袁绍这位高门子弟、乱世诸侯,很多人都知道他,但很多人都不真正了解他。就做局、谋局的水准和能力来说,他绝对是同时代前三的存在。曹操曹老板可能都不如他。

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他一手导演了汉末崩塌,但票房成果被不按套路出牌的董卓从中截胡了。气得他掀桌子走人了,不愿意和董卓一起玩了。你董卓霸占了我的版权和票房,我跟你没完,老子另外去打造新剧本,再重新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袁绍的新剧本思路其实就是两个字:重建。原来那个朝廷已经被你董卓糟蹋了,不能要了,我得想方设法成立一个新班子,把原来那个班子给替代了。这是一种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创业搞法,挑战性很大,困难和阻力也很大。资金、人马、地盘、名分、合作方、渠道方向等等一大堆问题都亟需解决。

那袁绍是怎么一步步做大做强的呢?先来看看他是怎么从渤海太守一跃变成坐拥冀州的天下大佬的吧。

袁绍取冀州的背景

愤而出惊的袁绍其实当时除了一个好的家庭背景外,基本上算得上是啥都没有。后来还是靠圈内人帮忙忽悠,才弄了个渤海太守当。

这个渤海太守的岗位对袁绍来说很重要,一是帮他解决了编制问题,二是帮他解决了安身立命的根据地问题,三是为他提供了跟圈内人保持正常联系的渠道。不然,尽管你袁绍名满天下,但是你人不在官场,官场很多事就不好直接参与了。

大家要记住一点,不管玩什么游戏,保证自己不提前下桌是前提,你不提前下桌才有赢到最后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袁绍得到渤海太守这个岗位,他后来才能当上群雄讨董的总指挥,尽管那也就是一场空头戏,除了懵懂少年曹操冲上去干了两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默契地选择了从演员蜕变为了观众。另一个猛男孙坚虽然狠狠地干了董卓一下,但那不是因为什么匡扶汉室的正义使命,而是因为董卓闯进他的地盘,惹毛他了。

但不管怎么样,袁绍能够当上诸侯盟主,说明大家对他还是比较认可和关注的。

在群雄讨董不了了之之后,各路诸侯都基本上是各自关起门去盘算自己的那点小算盘了。只有当时没编制、没地盘的曹操选择了跟着老大哥袁绍混。

那么袁绍带着小弟曹操在渤海图创业、图发展,有啥希望和优势吗?有,但不明显。至少在当时排不上号。因为袁绍这个渤海郡虽然是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大郡,但是经济不怎么发达,兵源没啥问题,但粮饷有困难呀,没钱没粮谁给你卖命呀。而且,他这个渤海太守各方面都要受韩馥那个冀州牧的管制,关键韩馥这个领导还对他不怎么放心,经常对他搞经济制裁。

但是,袁大导演天生就是导大戏的角,小戏人家还真看不上,一出手就必须是大手笔。他在渤海策划了一个新剧本——说服自己领导韩馥一起去拥立幽州牧刘虞当皇帝。

这背后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是拥立成功了,那他袁绍可就不可能是渤海太守了,绝对是可以进新政府的核心决策圈的,到时候他要想整合其他资源不光名正言顺,还事半功倍了。其次他为什么把韩馥推在前面呢?一是自己咖位不够,怕说不动刘虞。二是韩馥级别比自己高,到时候“另立新君”的锅可以由他来背。

为了确保自己的这个新剧本能顺利通过幽州牧刘虞的审核,袁绍还是老套路,到处拉人站台,包括他的小弟曹操、他的亲弟袁术。只是这些人虽然都没有袁绍那么精,但也并不傻,知道给袁导当群演一般不是啥好事,都态度鲜明地拒绝了。尤其是袁术,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看袁绍现在人气越来越高了,还借此彻底和袁绍闹掰了。

但是,咱们袁导是那种“没有曹屠夫、袁屠夫,就非得吃带毛猪”的人吗?你们支持我,我得干;你们不支持我,我想方设法也得干。

就在袁术失去得力干将孙坚的同年,即公元191年,派了前任乐浪太守张岐等人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看到没有,我们袁导就是这么考虑周到,随时都能调动有利资源,啥容易惹是生非的事情总是让别人冲在前面,自己绝不轻易动手。别小看这一点,这在官场很重要,不沾边才好甩锅,才进可攻退可守。

但刘虞同志很清醒,妈的老子就是皇室宗亲,你们突然让我来当皇帝,到时候篡位的骂名不得我来扛?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帮兔崽子的心思,不就是到时候好打着我旗号各行其是,然后想我帮你们挡下所有脏水?所以,刘虞坚决不同意。

袁导一看刘虞不大好忽悠,于是便退居其次地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你就先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就行。

刘虞心想,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我不愿意当皇帝就是不愿意替你们背锅,你们若是再苦苦相逼,我就不跟你们玩了,直接投奔匈奴去了,随你们去闹腾。

这样,才彻底打消了袁绍拿刘虞大作文章的念头。

但是,借刘虞公司发片的计划泡汤了,一心想要做大做强的袁导心思并没有老实下来,借壳上市的计划不行,那咱就想办法弄来一个体量较大的公司,自己做上市呗。咱渤海那个小公司,而且还是个分公司,那指定是不行。瞄了一圈,袁导决定就地取材,他觉得领导韩馥的冀州公司就很不错。

荆州牧韩馥,不好意思,你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之前是锅从天上来,现在是祸从天上来,赶紧收拾收拾,准备让位吧。

袁绍取冀州的过程

还记得曹操刚刚投奔袁绍时,袁绍和曹操谈过一次人生理想或者叫战略规划吗?当时袁绍是这样说的:“我当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收戎狄之众,向南以争天下。”

这话说的够明显不?啥意思?就是他想致敬偶像刘秀,把刘秀的人生剧本翻拍一遍。所以,大家知道我们袁导出京后就直奔冀州了吗?人家袁导从来不会做那些毫无意义的盲目奔波和投入的,拿下冀州早就在他的策划之内。

如果上述拥立刘虞那一步棋能够顺利成功的话,我相信袁导下一步棋一定是想办法把韩馥明升暗降地弄到临时政府的中央去,自己名正言顺地去接替韩馥。可惜的是,刘虞誓死不配合。

不配合就不配合吧!我袁绍不是孙坚那样的暴徒,谁不配合我我就揍谁,主要是就凭我手里目前这点实力,也揍不了你。咱自己再想办法吧,别的不说,咱这个脑子绝对好使。

当时,韩馥在冀州牧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一年多了,基本上算是扎下根来了。军政财一把抓,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把根慢慢扎下来。所以,想要顺利挤走韩馥,对袁导来说比较有难度的。难度和收益成正比,这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袁导迅速开动头脑风暴,得找出自己的核心优势跟韩馥来一场高级别的田忌赛马,这事才有可能成。咱的核心优势是啥?名望呀!家世呀!韩馥的短板是啥?不管它是啥,是人就得有点恐惧吧,咱再给他制造点恐惧不就行了。

袁绍屯兵河内的时候,谯县曹操、上党张扬等人便带兵投靠了他。这事可不是小事,大家想想,正常情况下,曹操、张扬是不是更应该投靠韩馥那个冀州牧?韩馥级别更高、实力更强、地盘更广。但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连军粮都要靠接济的袁绍呢?这是可以释放出很多信号的。至少说明袁绍在很多人眼中是比韩馥更有分量、更有潜力的。

韩馥本人就曾意识到了这一点,这袁绍已经有点喧宾夺主的架势了,得缩减一下对他的供应了,看你没有钱粮还有没有人拿你当大哥!

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可见,袁绍和韩馥之间的明争暗斗其实早已到了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地步了。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实力支撑的阴谋诡计其实都是徒劳。

这里还得提一下,之前袁术各种骚操作,比如招揽暴徒孙坚、各种不顾士族脸面的言论、公然骂那些投靠袁绍的士族成员是竖子等,也算是对袁绍的神助攻了,因为很多士族名士都纷纷选择站队到袁绍这里来了,这无疑使得袁导的声望再上了一个台阶。

就在袁导苦苦等待一个合理的和韩馥翻脸的机会时,想睡觉的袁导立马就被人送来了一个好枕头。韩馥的大将麴义和韩馥闹翻了,公然反叛,还击败了韩馥的讨伐军。

这特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呀,袁导赶紧招揽了麴义,这种自带兵力还十分能打的大将咋能白白错过呢?招揽麴义,其实就代表袁绍和韩馥公开撕破脸皮了。

紧接着,袁导继续加码,他写信给北方的公孙瓒,约他和自己共取冀州。公孙瓒也是一位猛男,堪称东北猛虎,和孙坚那只江东猛虎差不多,脾气暴躁但很能打。咱之后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他,今天的笔墨还是留给我们袁导吧。

公孙瓒对于这样一起谋财害命、坐地分赃的事情很感兴趣,于是便对外宣布,自己要去收拾董卓那个不要脸的,得带兵从冀州取道。

公孙瓒那边带兵南下,袁绍马上把自己手里的队伍东移到了延津。这不明显就对韩馥所在的邺城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吗?韩馥对自己军事能力有点吃不准,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你韩馥压力山大就对了,因为我们袁导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感受到韩馥的压力之后,帐下人才济济的袁导开始安排各路演员轮番上阵了。陈留高干、颍川荀谌等一大帮士族名士纷纷赶往邺城给袁绍当说客去了。

话术早就设计好了,先吓唬再诱导,先说危险再分析利弊,最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正都是文化人特别会玩的那一套。

这帮人先对韩馥进行灵魂拷问:“韩领导,现在公孙瓚引兵南下,袁绍移师东进,他们俩想干啥,您不会不清楚吧,我们可替您担心呐。”

韩馥表示,担心有个啥用,你们得告诉我怎么办呀!

荀谌(颍川荀家人,分散投资打前站的)说:“公孙瓒是出了名的能打,袁家一直都是天下士族领袖,袁绍也是不可能屈居您身下的,再加上冀州这块肉实在太肥了,公孙瓒和袁绍都不可能轻易松手,您要是硬扛,估计您这次够悬了。其实您也算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了,我看您还不如把冀州让袁家,这样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来您不用承受战火的煎熬了,二来还能获取让贤的美名。袁家也会因此感激和善待你的。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您就别犹豫了,赶紧让吧。

韩馥听了这些话就没有一丝不甘、一丝留恋地想把冀州让出去?那显然不大现实。但韩馥还真就在短暂地纠结之后,同意把冀州让给袁绍了,还是谁都劝不住的那一种。具体原因,后面会详细分析。

韩馥同意让出冀州后,他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全都在劝他:“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要是没有咱们养活,他都活不了几天,咱怕他个熊,咱只要直接断他的奶就能轻松弄死他,为啥您还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给出的解释很官方,具体如下,大家把它当成韩馥给自己找了个漂亮台阶看就行了

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另外,韩馥的都督从事赵浮、程奂本来率领着强弩万人屯河阳,听说韩馥要把冀州让给袁绍,也立马率兵赶回来了。还特地在袁绍阵前敲锣打鼓、耀武扬威地搞了个小小的震慑仪式。他们回到邺城后,也劝韩馥:“我们刚从袁绍那里过,他们那点兵一个个跟没吃饭似的,他军中无粮,支撑不了十天,没啥可怕的。”

但韩馥最终还是没有改变主意,派儿子拿着冀州大印送到了袁绍的手中。

就这样,袁绍惊险加刺激地当上了冀州牧,正式跻身天下大佬的行列。

袁绍取冀州的分析

大家是不是觉得袁绍就这样靠这样恐吓加忽悠得到了冀州,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没关系,咱们要相信我们袁导,他从来都没让人失望过。之前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盘踞东汉朝堂上百年的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同时清空,是不是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之后,我们袁导也还干很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在毫无胜算地情况击败公孙瓒等等。

大家是不是也感觉韩馥就这样把冀州给让出去了,实在太荒谬了?也不要着急,韩馥确实有点不给力,但这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大家想一想,人家韩馥能感到冀州牧这样的位置上,再差劲能差劲到哪里去。

韩馥为什么会被“忽悠”?咱先举一个例子,记得小时候,大人总喜欢忽悠小孩,说吃鱼籽以后就会数不清数,这事大家有印象吗?现在大家还会信吗?但当时有没有小孩信?

借这个事情,咱们就可以顺藤摸瓜地把“韩馥被忽悠”这事好好分析分析一下了。

首先,忽悠的第一个前提是,一般都是强者忽悠弱者,知情人忽悠不知情的人。讲白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降维打击。比如小孩是没办法用类似的方式忽悠大人不要吃鱼籽的。

袁绍当时比韩馥强势在哪里呢?最主要就体现在背景、声望和能力这些软实力上,硬实力则是和公孙瓒摆出了夹击之势。袁绍已经通过一系列表现证明了他确实比韩馥能力强,袁家确实是“四世三公”,是士族领袖,韩馥也确实是袁家的门生,袁绍在天下士族中也确实比韩馥好使多了,不然人家为什么都去投靠袁绍不投靠他?这种优势其实让一直呆在士族圈内的韩馥认识到了,他是压不住袁绍的。就算他打算鱼死网破,他也没有把握在背腹受敌的情况下彻底消灭袁绍。弄不死袁绍,袁绍还会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何必呢?何苦呢?

其次,忽悠的第二个要领是,一定要针对被忽悠者比较在意的点或者盲点去忽悠。比如前面举的那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本身就不在乎能否数得清数、或者他从小就数学相当好、再或者他根本就学不会数数,大家觉得他能被忽悠吗?

韩馥当时在意什么?安全!准确来说应该是后果。韩馥对自己的能力有点不自信或者相当有自知之明,他那个水平在和平年代当个地方长官应该问题不大,但要在乱世当个争霸天下的诸侯,他深知自己是很难笑到最后的。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军事能力相当不自信,之前麴义不是造反了吗?还轻松击败了他的平叛部队。现在麴义在哪里?不就在袁绍帐下吗?更何况北面还有一只东北虎公孙瓒在那里搁着呢!公孙瓒出了名的能打,幽州突骑更是名满天下的兵王。韩馥能不能打得过还真不好说。如果打输了,自己必然难逃一死,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然后,忽悠的第三个要素是,忽悠的话一定要由有一定权威和地位的人说出来。你一个陌生人去忽悠小孩别吃鱼籽,你看小孩会信你个鬼不?

袁绍抛出去当说客的人全是清一色的士族大佬,别人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分量,但是一直呆在士族圈内的韩馥不可能不知道。颍川、陈留等豪门大族都来给袁绍当说客了,这代表什么?代表很多有实力有底蕴的士族都选择站队到了袁绍那里了。他们过来传递的信息或者开出的条件都比较有代表性。从荀谌这样的名士嘴里说出来的“袁家以后感激你、厚待你”,跟孙坚那样的人说出来,能是一样的效果吗?

最后,忽悠的第四个要素是,一定要有清晰的利弊分析,要正反结合,要给出相应的解决出口或承诺。光吓唬、欺骗,其实都是没啥用的。你不这么做会怎么样、你这么做了会怎么样,你信我的,我能给提供什么保障……这些都很重要。

如果袁绍光来一招“你韩馥不把冀州牧让给我,我就弄死你”或者“你韩馥本是我袁家的门生,你就该让位给我”,韩馥会让位给他才怪。袁绍是通过各种造势,让韩馥彻底认清形势,并给出了一定的利益承诺,最后诱导韩馥去做最优选择,才惊险地取得成功的。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明白,其实只要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算法的。韩馥虽然不是什么能力出众、智力超群的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糊涂蛋。一个糊涂蛋能坐上冀州牧那样的高位?能提前用经济制裁的手段去制约袁绍?他其实不过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默默地选择自己在特定形势下的最优解而已。虽然他的这个选择相对他人来说,有待商榷,但不能说绝对错得离谱,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认知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州士族集团——袁绍一统河北、溃败官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颍川荀氏的高明安排:哥哥效忠袁绍,弟弟却成为曹操的心腹谋臣
《真.三国志》| 荀谌传——官渡之战后,你们猜我去干嘛了?嘿嘿!
东汉末日:荀彧率众投曹操,公孙上表攻袁绍
蓝钻三国:冀州逆战
(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