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3位副师长中: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担任副主席,儿子是少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也决定根据苏联的元帅制度,为我党的广大指战员们授衔,他们在战争期间不畏生死,率领部队与敌人殊死抗争,这才有了后来的新中国。在授衔大会中,最受关注的肯定是元帅与大将的授衔,指战员们所得到的官衔不同,也与他们的资历和功绩有着一定的关系。最终,元帅与大将分别有十人,他们无疑是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党内表现最为突出的人们之一,然而,评选往往都会引起一些争议,在这次的评选中,也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萧克将军不仅没有被授元帅衔,他也没有被授大将衔,最终他只得到了上将的官衔。当然,上将也是非常好的,可是以萧克的履历,这确实是有一些不够。萧克将军无疑是当时资历最老的人们之一,他在解放军里面也是为数不多文武双全的将领。

萧克是湖南嘉禾县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够富裕,但对于子女的教育还是比较严格的,因此他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家里几代都是读书人,看起来他也会去选择从文。然而当时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伴随着晚清局势的动乱,国内陷入长期的混战中,在国家危急的关头,无数的爱国儿女纷纷站了出来,选择投笔从戎保卫国家。萧克也是其中之一,在从家乡的学校毕业之后,他就只身前往广州,考入了国民军委会宪兵教练所,随后该校被黄埔军校合并,萧克也就成为了一名黄埔学生。

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时期,马列思想在黄埔军校里面也有不小的影响,萧克也受到了这种影响。在黄埔学习之后,他也随军参加北伐战争,被分到叶挺的麾下做连长。然而随着北伐的成功,蒋介石的真面目也开始暴露出来,他借机挑起内战,大举抓捕杀害共产党人,这一举动也标志着蒋介石正式背叛革命。萧克毅然选择站在中共一边与蒋介石抗争,在1927年正式入党,在之后爆发的南昌起义中,叶挺部也是中坚力量之一,萧克也成为南昌起义的功臣之一。可惜南昌起义军还是遇到了很多的挫折,萧克在起义部队受挫之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地方工作,经过他的努力,在嘉禾县有了中共南区的支部。

起义虽然遇到了挫折,但萧克和其他老红军一样,都没有放弃革命的希望。他后来发展游击队,又参加了湘南起义。在红军正式整编后,萧克也担任3纵司令员,此时的他就已经是红军中的重要将领,可红军受到蒋介石的残酷围剿,在数次反围剿中,萧克率部与敌人浴血奋战,立下了无数的功劳。经过长时间与敌人的周旋,红军在反围剿中损失相当巨大,但好在毛主席出面改变了红军的命运,部队顺利转移,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萧克则调任一方面军,继续与敌人周旋,他在沙市伏击战中一次就歼灭了敌人一个旅,随后他也率部突出重围,在1934年与贺龙会师,共同创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开始与贺龙的搭伙。

毫无疑问,萧克将军的资历在党内确实是非常高,甚至很多大将都没办法跟他相比,在随后国共再度合作,红军主体也被改编为八路军后,萧克也是出任120师副师长。在当时就已经是八路军的副师长,可见萧克的地位有多高,这么多年,萧克也是四处征战,多次身陷险境,当时在部队里面是非常辛苦的,条件也不够好,还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萧克却没有怨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当时的军中是非常有文采的将领,哪怕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也没有停下文学创作,比如他在战争时期写下了著名的《浴血罗霄》,这部作品也是反映当时红军生活的小说,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的诗篇,在红军里面,萧克确实是一位“儒将”。

那么萧克将军这么一位文武双全,资历非常高的老革命,为何在解放后只得到了上将军衔呢?其实这个原因也有很多方面,首先,萧克将军在行事上,确实会有一些书生意气,这也导致他犯下了不少严重的错误。在2,4方面军会师的时候,当时张国焘对萧克就相当客气,也是极力拉拢萧克,萧克对张国焘也有好感,自己也非常倾向支持张国焘。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也是萧克生涯的一大败笔,当时张国焘对抗中央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误,4方面军进攻四川损失惨重,也未能打下四川。这个结果导致张国焘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麾下的将领们也开始质疑他对抗中央的决策,此时的萧克却选择支持张国焘,这无疑是把自己放在了中央的对立面,而他身边像贺龙,王震等人都明确支持中央,萧克的这一举动又给部队的内部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张国焘当时极力拉拢萧克,却对贺龙等人并不感冒,也是有原因的,萧克原本是红军里面最有前途的将领之一,要知道他是我党最为年轻的指战员,25岁就成为军长,30岁成为八路军副师长。这么年轻就有这般作为,还文武双全,张国焘想拉拢萧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惜萧克自己没有看清楚张国焘的真面目,他也没有选择坚定支持中央,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要是萧克只有这一个错误,他也不见得就不能更进一步,可萧克在张国焘失败之后,自己更是又犯下了不少的错误。比如在120师,他与贺龙等人的合作就非常失败,他向中央告贺龙的黑状,这件事虽然没有被严肃处理,可贺龙与萧克也因此决裂,这让他在2方面军中也未能彻底站住脚。

在抗战时期,120师为了保家卫国,也是与日军血战,立下了无数的功劳。然而,作为120师的高级指战员,萧克在抗战中却没有什么作为,他在39年2月离开了120师去开辟平西根据地,可自己也没有做好,他还错杀了高志远,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在几年后,平西根据地被撤销,萧克辗转到了聂荣臻元帅麾下效力,可他依旧没有什么作为,在解放战争中也没有立下太多的功劳。因此在建国之后,萧克在部队里面的地位确实是有些尴尬,他的军事能力确实没有其他将领那么强,自己更加适合搞建设工作,可他自己的书生性格,也使得他犯下了很多关键错误,这让原本前途无量的他,没能走得更远。

当然,虽然萧克将军因为一些错误成为八路军副师长里面唯一的一个上将,但他的功绩是无法被质疑的。萧克将军对于革命的成功也是立下了很多的功勋,在建国之后,萧克将军也筹建了我军第一个高等军事院校,他还负责整军整训,为部队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晚年,萧克将军致力于党史,军史的研究,对于党史的编撰也有着极大贡献。在1980年,萧克担任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的人物,他的仕途无疑又迎来了一次腾飞。值得一提的是,萧克将军虽然投笔从戎,但他也把家族的良好教育传统延续了下来,他对于子女的教育就非常成功,萧克将军的儿子萧星华就非常突出,后来也成为少将。

萧星华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因此在他出生之后,萧克将军的夫人蹇先佛不得不把他寄放在一个老乡的家里。在当时的环境里面,人们能活下去都非常艰难,萧星华也是这样,在日军的封锁下,老乡家也没办法养活孩子,他们就只有什么都吃,才能勉强生存下去。孩子的艰难童年,也是萧克夫妇一生的痛,早先在抗战的时候,他们的大儿子就死在了日军毒气弹中,萧星华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下来,也是一个奇迹。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后来的萧星华才能这么有出息,他的成功,也与萧克将军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萧克将军一生都奉行简朴生活,即便自己位高权重,也没有以权谋私,他的个人生活也是非常简单,夫妻俩人没有住特别好的房子,也没有过奢侈的生活。甚至到了70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可萧克的家里还是吃窝头,这种朴素的作风也影响了他的子女。萧星华等人此后一直都铭记着父亲的教诲,把这种良好的作风延续了下来,这也是萧克的后代能这么有出息的原因。萧克将军的一生确实是有功有过,他犯过一些错误,可也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在他的身上,体现出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毕竟革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如果没有萧克这些坚定追随革命的人,革命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路军正副师长6人,为何仅萧克不能授元帅?他两次做错选择
八路军的六大师长,五个都成为了元帅,为何只有此人是个上将?
八路军6个师长5人成了元帅,他却连大将都没评上,网友:太亏了!
八路军6个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晚年潜心写作,著作获茅盾文学奖
38年萧克为何要离开120师去平西?回忆录称:和贺龙“时有不悦”
八路军中的特别师长:没有成为元帅!晚年当上副主席,儿子是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