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7年买下信用社6元股金,62年后去银行兑换,最终能拿多少分红

2019年,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份印纹古式的绿色股金证去到当地银行兑换,最终被告知只能换取17元3毛9厘。这个男人得知结果有些懵,他再三详细咨询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告诉张凤江,他手里这份几十年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股金证的面额是6元。农村信用合作社早已改制为农商银行后,这份股金证的效力依旧在。按照股金证每年收益的分红制度计算,就得出了那组数据。

这点钱也许放在如今仅仅够一顿普通的伙食费,但放在半个世纪以前,购买力相当于如今双五六百的国产鞋。这份股金证的正当性得到了证明,反正也不值钱了,张凤江最后决定不兑换了,留下这份股金证,算是一份历史纪念了。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

虽然张凤江拿着股金证扫兴而归,但他也算圆了叔叔的一个愿望了。张凤江叔叔当初6元入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它当初存在的意义是便于农民贷款,

上世纪中后期,那时农民赖以生存的生计只有农业,那时候大多数农民温饱都成问题,因此对于农作物种植所需的化肥,农药的费用支出,是有些捉襟见肘的。要钱只能贷款,但银行不提供小额贷款。

而为了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便有了信用社的出现。当年的信用社入股与如今的银行存钱,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相同的是会有分红利息,不同的是计算方式大不相同。

当年信用合作社分红的算法,主要是看信用社当年盈利情况,没有固定比例。而如今银行利息的计算,是以存入的本金为基础,按照定死的百分比,进行最后的利息统一,并且利息的结算是直接到账的。

张凤江叔叔当初入股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为了农商银行。后来随着参股人数的增加,张凤江这硕果仅存的股金,也早就被稀释殆尽。

张凤江对叔叔真是仁至义尽,他这叔叔一生并未婚配,他到了老年后吃穿用度都是侄子张凤江帮着解决的。

上世纪中期普通工人收入虽然只有几十块,但却已经足够养活一家人,而且那个时候消费非常低,一顿饭几毛钱。不像现在的时代,物质生活确实丰富了很多,但就算一个月一万块,也不一定能够养活一家人。

当年张凤江叔叔愿意拿出6块存银行,这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叔叔可能以为存越久利息越高,所以一直没想去取出来,直到后来差不多忘了这事。

其实这点钱取出来也没啥大用,还不如存起来当个念想,也就是当个历史纪念。

为什么当年的6块钱只值17块呢?这事作为新闻报道后,有人认为这是银行在压榨,但实际上如果从算法来看,这个数额也没啥大毛病。

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当年的信用合作社也已经成了农商银行。中国的社会财富在不断地累积,当年的原始资本已经被稀释殆尽,当初就算是放进600元作为股金,放到今天也已经不值钱了。

其实这笔股金证,也算是中国由弱变强的一个历史证明,也是一个见证。

二、不能放手不管

张凤江与许多投资理财者经历非常相似,他们都吃了不关注金融政策的亏。他们把钱存在银行,就什么都不管了。

如果当初张凤江叔叔关注农村信用社相关的信息,也就能及时得知它的改制,也能及时拿出6元本金退股止损。半个世纪以后,张凤江还能找到肯认账的银行,这真是殊为不易。

张凤江找到涉事银行时,他的工作人员非常有耐心计算,他们虽然对这事情也有些哭笑不得,但这股金证合法有效,那么他们就得给予兑换。不过当初价值600的股金缩水到17块,这也是让人非常无奈。

其实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投资金融产品,就一定要注意理财市场的变化。市场瞬息万变,说不定下一秒你钱就被白嫖了。其实许多金融机构的柜员之所以挑那种巧舌如簧的人,也是想要去说服那些老年人投资金融产品。

判断力不强的人,就很容易被忽悠进去,然后稀里糊涂地投了一大笔钱进去。这种事经常见诸报道,老年人要去办理金融理财产品,最好是带上年轻人。当然年轻人也不一定不会中招,要降低被忽悠的风险,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定期查看账户。

真正能够理财赚钱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时刻关注金融市场变化与金融机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很多年轻人把金融理财当成了赚钱的快捷通道,但其实这并不容易,也不轻松。

年轻人要赚钱,还是得学会根据自己财政情况,开源节流。当然如果想要理财,也一定要请教专业人士,对市场,产品进行充分了解,不要看到别人收益高就心动,就冲动投资。那是你自己省出来的钱,大家千万不要冲动投资,要不然就要被当交学费了。

总结

张凤江拿着自己叔叔62年前的股金证兑换的事情,如今看来也是颇为奇异,离谱。如果张凤江叔叔当年但凡上点心,也许就不会有这事情了。说来他叔叔倒也是奇葩,6元股金存放了62年,他竟然能够不管不顾,这也是没谁了。

当然张凤江叔叔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毕竟没谁会把钱不当回事,尤其是上世纪时期。他这事也是有点造化弄人。

现在的人在金融机构买理财产品以前,他们会了解政策信息,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且现在的金融机构都比较靠谱,并且比较稳定,基本上几十年里不会发生故事中的情况。

时间过得很快,社会发展也很快,当初的那点钱,放到现在也买不了什么值钱东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翻出62年前的6元股金证,拿到银行兑付,结果让他震惊!
1957年,黑龙江农民存6元买信用社股金,63年后能得到多少分红?
1957年,黑龙江一农民花6元入股信用社,63年后能拿到多少分红?
15万存了58年连本带利仅54元 老汉拒绝签字领钱
15万存58年只值54元 兖州老汉拒绝签字领钱
湖南农村信用合作社成长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