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希腊哲学小结|针对考研

舒伯特小奏鸣曲

古希腊哲学自泰勒斯始,以新柏拉图主义终,现已全部整理发布,可自行跳转阅读。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

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古希腊哲学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古希腊哲学

爱利亚学派|古希腊哲学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古希腊哲学

留基波&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

智者学派|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

小苏格拉底学派|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

伊壁鸠鲁主义|古希腊哲学

斯多亚学派|古希腊哲学

怀疑主义|古希腊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古希腊哲学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从考研应试方面来对古希腊哲学做一个小结,主要有三部分:1.一级重点知识点梳理;2.二级重点知识点梳理;3.西方哲学史考研答疑。

一级重点是指各大高校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必须完全理解并能够清晰流畅地解释或讲述出来。

二级重点是指某些高校考过、但并不普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当作内在的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就是次要知识点了,如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小苏格拉底学派等等。这些都是从未考过、也不算主要的内容。因此只要看过书了解它就足够了,不需要花功夫去背诵。

我本人考的是国内985高校,所以在网上找的真题也是以985高校的考题为主,另外还买了一份各高校考题集锦及答案解析(只可惜是2012年及以前的,不过总得来说考试重点近几年以来一直都没变化),这些网上真题和考题集锦是我的主要参考资源,若有遗漏缺失之处,敬请理解!

自然,关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我明确告诉大家:并非全是我的原创。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从网上找到的资料并加以修改,还有一部分是我花钱买到的资料中的答案。但是,对于每一道题目,我都认真地看过答案,并整合成我所认为的“最适合”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都围绕着张志伟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中的内容而展开。虽然不能保证答案的尽善尽美,但我至少努力去达到这一点。

一级重点知识点梳理

一级重点是指各大高校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必须完全理解并能够清晰流畅地解释或讲述出来。


1.1 泰勒斯

       水本原说及其意义:泰勒斯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对自然进行思考的哲学家,被誉为“七贤之一”。可能观察到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养,也可能受到了古代神话的影响,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所谓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万物的主宰和开端。

   泰勒斯的水本原说不仅体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以自然本身的东西说明自然的哲学原则,“水”不仅是特殊的自然元素,而且作为万物的主宰和开端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体现朴素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1.2 赫拉克利特

    火本原说:关于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明确宣称: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火是世界的本原,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体现出晦涩难懂的特点。我们不清楚,赫拉克利特是在字面意义上使用火来代替之前哲学家的“本原”,还是在比喻意义上使用这个名词。

   以活火为象征,赫拉克利特指出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认为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这个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也把逻各斯称为火。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逻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原义为“话语”,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道。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逻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

1.3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论:毕达哥拉斯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发现了数量关系乃是事物的共同属性,所以将这种不具形体的、普遍的、抽象的“数”看做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一方面,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数是构成事物的质料,也是事物的属性、状况和模型。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本原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

1.4 巴门尼德

    存在哲学及其重要意义: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存在”被巴门尼德看做是真理的对象,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他区分了“存在”和“非存在”,认为“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必定不存在”。

   巴门尼德在以“存在”为认识对象的“真理之路”上,集中讨论了“存在”的特性:1.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不可分的;2.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存在是不动的;4.存在是完满的;5.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与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一个滚圆的球形。

    重要意义:1.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超出自然哲学对“本原”的探讨,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奠定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基础;2.使用逻辑论证方法,促进哲学向理论化系统化发展。

1.5 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四根,这四种元素本身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亡。因此,“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了可感事物的消亡和生成。整个世界处在一与多永恒循环中。

   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恩培多克勒认为这些原因就是使四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四根相互斗争的“恨”。这两种力量大小相同、作用相反,交互消长,形成宇宙万物不停流转的总画面。

   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6 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综述:公元前5-前4世纪间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自称有智慧的人,实际以智慧为本钱,爱财不爱智。

   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不仅教授知识技能,也教授参政治国本领。[代表人物]

    积极意义:1.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逻辑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2.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批判迷信、蔑视权威、高扬个性、鼓吹怀疑,引起了思想的解放;3.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色彩激发了苏格拉底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具有过渡意义。

    消极意义:感觉主义、相对主义的倾向,往往歪曲真理、玩弄是非,从而成为诡辩论者的代名词,破坏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没有认识到客观的标准是不可回避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我们认为,他这里说的是“人”是指单个的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因而可以理解为: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

   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

   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对于破除神话传统,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从他开始把哲学的中心由自然转向人事和人本身。

   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否定了事物和真理的客观性。因此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批判,黑格尔从哲学史角度出发,肯定了这个命题所表达的思想之主观能动性。

1.7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哲学原则的宣言。他认为,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但是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所谓认识人自己,也就是认识人自身中的“善“。

    苏格拉底的方法:首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怀疑法。他曾到处寻找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但那些认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并不智慧,反倒证明了苏格拉底是智慧的,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样,他就确定了“知道自己无知”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人们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从贸然的意见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接受智慧提供前提。

   其次,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就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按对象的种属加以辨析。苏格拉底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

   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反讥。(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让他以“自知我无知”的谦虚心态出场。2.归纳。(重要步骤)指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3.诱导。(助产术的实质)指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4.定义。(助产术的目的)指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做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苏格拉底的方法,其目的是将普遍的东西提到首要地位,通过反讥、归纳和诱导的反复论证,追求一种绝对的永恒的共性,追求最高的德性——善的最终把握,并把它看做比个别事物更加真实的存在,为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 柏拉图

    理念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其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和分离性。1.普遍性:理念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和必然的存在。2.分离性: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绝对独立的存在。柏拉图由此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解释理念如何派生事物。(a.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b.摹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为原型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理念具有多种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对理念论的反思:

   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于树、火、人等自然物的理念,柏拉图犹豫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绝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这样就跟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前提相违背了。

   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要么是整体分有理念,要么是部分分有理念,但这两种方式都难以成立。一方面,一类事物不可能分有了理念的整体,就像一块帆布不可能同时全部地盖在所有人身上。另一方面,事物也不可能部分分有理念。比如,“大”的理念被分割成许多部分,分有这些部分的事物仍然被称作大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具有比“大”小的理念的东西仍然具有“大”的性质。

   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所谓万物摹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这个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者”理念,这样就会不断引出新的理念并且是永无止境的。

   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联系就会隔断,由此又推出两个结论:1.美本身、善本身的理念无法为我们所得知,它们的意义何在?2.神作为最完美的主人,他的知识不涉及我们的世界,我们也无法认识神,那么神就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柏拉图看来,产生矛盾的根源不在于理念自身的分离,而在于对理念特性的认识不足,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思维训练。

       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具备一切知识。但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但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尤其是看。

   在《曼诺篇》中,苏格拉底做了一个实验,通过适当的提问,便使从未学过数学的童奴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柏拉图通过这个事例说明,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中的。学习的作用就在于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

   回忆说一方面为了解决理念的认识问题,另一方面旨在解决智者的学习悖论,肯定了一个人可以学习到他所知道的东西。柏拉图的回忆说第一次以粗糙的形式提出了先验论的命题。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为我们设计了一套政治蓝图,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政体,其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而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由统治者、武士、生产者三个阶层构成,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社会正义就要求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本性的事情。

   进行三个等级的分工并保证每项工作最完善地执行就必须使权力掌握在那样一些人的手里,这些人就是哲学家,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最完善的知识。当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掌握政权的统治者碰巧是哲学家时,即当哲学王统治时,理想国便实现了。没有哲学王,也就没有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在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里,三个等级的公民都为善的生活而活着,每一等级都没有私利,他们共同为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而努力。理想国或许永远只是人类无法实现的理想的乌托邦。但也正因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所以会让人觉得极为美好而心向往之。

    日喻、线喻和洞喻:将世界两重化,划分为可知世界或可感世界,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分别提出了日喻、线喻和洞喻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

    1.日喻。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中的“善”理念比作可感世界中的太阳。如同太阳使万物有可见性,使眼睛有视力,善理念使理念有可知性,使心灵有认识能力。

   2.线喻。柏拉图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先将其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为可感世界,另一部分为可知世界。再按同一比例划分各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清晰的,一个部分是模糊的。柏拉图对四线段代表的意义做了进一步解释,根据实在性和真理性的程度不同,从低到高分别是影像、自然物、数理理念、伦理理念。伦理理念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分别对应人的灵魂中的四种功能:猜想、相信、推论、理智。在人的觉悟过程中,善是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

   3.洞喻。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世代被困在那里,手脚捆绑,不能转头,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的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这些影像是惟一真实的事物。但如果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回头看到了火光,适应眩目之后便会明白雕像以及太阳下的真实事物比影像更真实。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像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将囚徒居住的洞穴比做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囚徒挣脱枷锁回头看见火光就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终于完成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他的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

1.9 亚里士多德

   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①所谓“质料因”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

   ②所谓“形式因”,一是指内在形式,即事物的“是其所是”,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并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

   ③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离开了动力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

   ④所谓“所为因”,亦即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叶子向上伸是为了接受阳光。

   形式因和动力因、所为因都属于形式,因此四因可以归结为两个:质料因和形式因。其中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这题内容比较长,可查看之前发布过的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中第四节4.2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把理念看做是与事物绝对分离的独立存在。相反,他将个别事物作为第一实体,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首先,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这样做,就好像一个人要想清点东西,认为东西少了数不清,企图把数目扩大一倍再来数一样。

   其次,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只能从运动和变化出发才能认识不变的存在,而不能从不变的存在出发认识运动和变化。

   再次,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我们思想的飞马理念没有对应的现实存在,秽物也没有理念。

   最后,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即指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而且提出分有说和摹仿说也只是带诗意的比喻而已。

 二级重点知识点梳理


二级重点是指某些高校考过、但并不普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当作内在的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


2.1

   本原或基质:“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概念,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概念。“始基”即万物的开端和主宰(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2.2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中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之一。他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意即无限定、无定形或无规定的意思。在他看来,本原不仅是普遍的,而且还必须能够转化为其他自然元素的同时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从而能够最终回归自身。这样的本原应该是无定形的,但他似乎没有说出无定的本原是什么。

2.3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无定的本原是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聚则依次为风、云、水、土、石,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

2.4 巴门尼德

    关于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划分: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

   意见之路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这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真理之路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是确信的途径,它与真理同行。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

   这个区分实际上体现了巴门尼德对自然哲学的批判态度,目的就是让人们关注的目光从现象引向本质,因为只有常驻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理性认识的对象。

    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巴门尼德指明真理之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由此得出了“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一方面,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另一方面,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即是说,在感性认识中不可能确立知识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它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定,而且后来被简化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经典公式。

2.5  

   芝诺的“二分法“:芝诺作为爱利亚学派存在哲学的辩护者,提出了反对存在运动的四个论证,二分法为其中之一。这个论证表述: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行程的一半;在完成行程的一半后,还须完成行程的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2.6

   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说:恩培多克勒认为,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流射物与感官相接触并进入感官时,感觉就产生了。但是,流射不能随意地进入不同的感官通道,只有流射物适合那些感官通道时,感觉才能产生。

   由于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物与感官通道的符合关系,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同类相知说。他认为,“我们用气见神圣的气,用火看昏暗之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对于智慧与无知,恩培多克勒也有一样的见解。他认为认知是由相同而来,无知是由相异生成。

2.7 

    阿那克萨戈拉的“理智或努斯“:阿那克萨戈拉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中多元论学派的代表之一。他认为无限的、看不见的“种子”是万物的本原,但“种子”没有运动能力。需要另一种力量在外部起作用,这种力量就是努斯或理智。

   “努斯”是阿那克萨戈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希腊文为“Nous”,音译为“努斯”,亦译为“心灵”或“理智”。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

   “努斯”的两个特征:1.外在独立性:“努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它不与任何东西相混合,而是单一的、独立自为的。2.无形的精神特征:“努斯”不具有可感性质,在万物之中,它是最精粹和最纯洁的。

   “努斯”的作用:“努斯”主宰着一切有灵魂的东西,也主宰着旋涡运动,一切事物都为“努斯”所安排。

2.8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虚空理论: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或存在和非存在。“原子”和“虚空”一起构成事物的质料因。

   所谓“原子”,直接的含义是“不可分割的东西”,作为本原的原子还有以下的基本性质:内部充实坚固;没有虚空;数量无限;“不能为感官所感知”;因为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所谓“虚空”,虽然空虚而稀薄,但同样实在,是本原之一,因为不同的原子只有在虚空中才能运动从而形成万物。

2.9 

   高尔吉亚的反存在哲学论证:高尔吉亚是古希腊的一位智者,针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提出了三个相反的命题。

   第一,无物存在。他论述为:如果有某物,那么它有三种可能:存在、非存在、既存在又非存在。首先,如果该物(是)非存在,那就意味着它既(是)存在又非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设若该物存在,那么该物要么是永恒的,要么是生成的。1.如果是永恒的便是无限的,那就不在任何地方。2.如果它是生成的,那它要么从存在中生成,要么从非存在中生成。这两种都不可能。既然存在不是永恒的又是生成的,更不是既永恒又生成的,所以存在不存在。最后,前两者情况皆不成立,由它们合成的第三种可能自然也不成立。因此得出结论:没有此物,即无物存在。

   第二,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首先,我们所思想的东西并不因此而存在;其次,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

   第三,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语言不是主体和存在物,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不是存在而是语言。”既然存在不能变成语言,即使我们认识了存在,也不能告诉别人。


2.10

    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身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的结论。

   在他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无人有意作恶”。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

2.11 柏拉图

    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得失:

       得:1.柏拉图沿着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进,建立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发展了理性主义。2.明确指出了理念和事物的区别,认识到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完成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目的就在于让人们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失:将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截然对立起来,实际上,无论回忆说还是灵魂转向说都不可能真正解决知识的问题;将理念与可感事物分离,并视为绝对独立的存在。柏拉图自己也发现了对两个世界的划分遇到了不少困难,分有说和摹仿说存在缺陷,理念论也陷入矛盾之中。

   “通过美,美的东西才美。”(柏拉图《斐多》)

       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但在现象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一个绝对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前者称为可知世界,后者称为可感世界。美的东西存在于可感世界中,能够被我们感官所知觉。而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可知世界中的理念,与美的事物相分离。

       所谓理念就是事物的共相,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模型。美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美的理念。美理念不仅是美的东西的共相,而且是美的东西存在的根据、摹仿的模型、追求的目的。

       柏拉图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终于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绝对永恒的理念,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人们要获得关于美的知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等等,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2.12 亚里士多德

    范畴:古希腊哲学以探讨本原为开端,在哲学思考过程中就包含着实体范畴的萌芽。从泰勒斯到巴门尼德,对本原的认识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并从范畴入手来解决存在问题,通过以实体为核心的十个范畴作为世界的逻辑结构。亚里士多德断言“由于自身的存在”就是范畴表所表示的那些,因为每一范畴都表示一种与之相同的存在的意义。在《范畴篇》中,他列举了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时、何地、所处、所有、动作、承受。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们囊括了事物由于自身的所有存在的意义或存在方式。

    哲学是一门唯一自由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人们是由于诧异开始研究哲学的,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无知,并不是为了实用。哲学与一门生产学科不同,它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好处,而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正如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

       当然,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知识与现代意义下的科学知识大相径庭,对他而言,知识并没有实用的目的,因此哲学只是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自由的学问。

2.13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和目的。伊壁鸠鲁改造了昔兰尼学派的快乐论,提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但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等同起来。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在自然欲望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仅仅是自然的;在必要欲望中,有些是为身体的舒适所必需,有些是为幸福所必需,有些是为生存所必需。对快乐与欲望做出区分并进行取舍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

2.14

    斯多亚学派的德性论:德性就是合乎或顺从自然而生活,由于自然即本性,因而德性就是合乎或顺从本性而生活。如果一个人使自己的本性与宇宙本性和谐一致,遵从宇宙本性行事,那么他就有了德性。

   斯多亚学派一般把德性分为两大层次:首要的和从属的。首要的有:明智、勇敢、公正、节制等;从属的有:宽宏、忍耐、慎重、精明等。

   德性自身及分有德性的事物在三种意义上被称为善的:1.利益所由以产生的源泉;2.与利益产生有关的事物;3.利益产生的促使者。

2.15

    怀疑主义综述:又称为毕洛主义,公元前3-公元3,晚期希腊哲学的一个怀疑主义流派,认为关于事物的知识都是独断论,逍遥学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都是独断论。怀疑论体系的主要原则是,每一个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命题与它对立。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停止独断,我们就会得到这个结论。

   创始人毕洛。毕洛不否认感觉现象的存在,但否认现象的真实性和我们关于现象所做出的判断。例如,蜜对我们显得是甜的,但它本质上是否也是甜的,这是一件可疑的事。毕洛的原则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主张保持沉默。

   伦理观建立在怀疑主义之上,否认事物具有美或丑、公正或不公正,主张不动心毕洛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

    积极意义:怀疑主义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暴露了独断论哲学在构建体系时的缺陷,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进行自我反思,促进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入。

    消极意义:怀疑主义的结果毕竟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对希腊哲学理性基础的瓦解也是严重的,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神秘主义等非理性思潮的流行。

2.16 新柏拉图主义

    普罗提诺的“太一“: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存在的一切都是产生出来的,这个产生者就是“太一”。从否定方面讲,太一作为一切存在的产生者,它本身不是存在,也不是一切。正因为“一”空无一物,所以万物由它产生;从肯定方面讲,太一是绝对的同一体,是存在者的最高原则和终极原因,是完满自足的源泉。因完满而流溢,因流溢而产生一切。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流溢是普罗提诺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以说明“一”生万物的方式。太一是绝对的同一体,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但这种流溢无损于自身的完满,犹如太阳放射光芒而无损自己的光辉一样。“一”首先流溢出理智,理智是一与多的统一,也可以流溢。理智流溢出灵魂,灵魂既是一,又是多。灵魂是能动的、不朽的,可以轮回,可以流溢。灵魂流溢出可感世界,与质料结合产生出个别事物。流溢至于质料,质料无任何规定性,是“非存在”。质料与太一的对立如同黑暗与光明的对立。

 西方哲学史考研答疑


难得最近涨了一些粉丝,也有同学在后台私信问我一些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做了一些总结并整理如下。


Q1: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中有哪些题型?每种题型一般写多少字?

A: 主要有四种,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原著阅读。其他题型会有如英译中、写作题、逻辑分析题等等。

   由于每个高校题量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所以我建议每位考生根据该校历年考题的出题情况来分配自己的时间。

   说一下我去年考试的分配:试卷中名词解释5题,简答4题,论述3题。考试一共三小时,名词解释使用40分钟,每题400字左右;简答使用80分钟,每题800字左右;论述使用60分钟,每题1200字左右。

Q2: 题目难吗?万一考到没有背过的怎么办?

A: 根据我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国内武大、北大、厦大的西哲会考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解题,而且是历年没考过的,需要临场发挥。但是一般的学校万变不离其宗,围绕着最重要的哲学家出题,重新把之前考过的真题拿出来考,最多换一下提问方式。

   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尽可能地把历年真题都找来。像我当初,不仅买了08-17年的真题,而且在网上还找了08之前的西方哲学史真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题。以历年真题为主要内容展开复习,把历年真题都背会,碰到类似的题目只要把背过的东西写出来就是了。

   万一真的没有背过,如果有一点理解,就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下来,尽量贴近哲学式的语言表达;如果根本没有理解,那只能放弃了。

Q3: 西方哲学史的资料需要买吗?哪里买?

A: 首先,自己学校的历年考题一定要买。如果网上找得到的话,那就最好。但是学校一般不会公开,所以要找整理过资料的学长或学姐买真题,价格在100-300左右。

   其次,有些学长学姐会问你要不要买答案。我建议是不用买的,第一,答案是他人整理的,质量不见得高,跨专业考生也不一定直接拿来就看得懂、就背得下去;第二,带着答案的资料价格会高很多,我建议有时间的同学自己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自己把书读透,把知识点整理出来。这样,不仅省了钱,而且有了自己的理解,背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除了找学长学姐买资料,还可以在某宝上找找看,但是某宝上价格不仅贵,而且是一些所谓考研机构整理的资料。当初我有点心动,想花300块钱买一份真题及答案,后来学长劝我不用买,据说很多考研机构整理的答案很敷衍,甚至是网上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当然只是听说,大家自行考虑即可。

Q4: 西方哲学史要准备到什么程度?一般能考多少分?

A: 说实话,考研竞争压力那么大,准备得多充分都是不够的。我从4月份开始自学,到12月临近考试,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书一共看了四本,还把张志伟主编的《西方哲学史》看了三遍。甚至我自己整理的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梳理和历年真题答案,每次在背的过程中都会加以修改完善。

   最后我走进考场前达到的程度是这样的:把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全部背了下来(有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没有背,如小苏格拉底学派,有一些背不进去的内容没有背,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一共12w字;把历年真题中自己整理的答案全部背了下来,减去重复部分一共5w字;西方哲学史中出现的哲学家能够按时代顺序背下来;不敢说完全理解了一个哲学家,但是书上讲到的内容算是完全理解了,而且能够讲给朋友听。

   最后得到的分数是:145分。

   毕竟每个学校不一样,评分方式也大不一样,各位同学可以自己联系学长学姐问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准备西方哲学史,他们的经验才是最可靠的。

Q5: 西方哲学史的内容必须要背吗?要怎么背?

A: 文科生的基本素养就是背书

。西方哲学史的试题主要还是知识型的,所以最直接的应试方法就是书本上的重要内容背下来,在考场上把它们写下来。

   当然不排除某些同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语把哲学家的思想描述出来,大家可以试一下在阅读完一章内容之后向朋友向亲人讲述一下某位哲学家的思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把它清晰明了地说出来,如果你具备这个能力的话,可以考虑删减背诵的时间。

   我的背诵方法很普通,就是把时间花进去。晚上背两小时,早上起来用一小时复习昨天背过的内容;按顺序背完一编(如古希腊哲学)之后,重新背诵整的内容。如此循环,一个月能够背完全书重点,然后再从头开始背,到考试前背完4-5遍。

画室
居斯塔夫·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起源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下)
从形式问题看西方哲学的深度研究
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上)
哲学简介
古希腊哲学述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