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亦舒《流金岁月》:对生活保持越多清醒的认知越有生活的底气

无论您远走何方

电视剧《流金岁月》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这部剧和之前的《我的前半生》一样,算是改编比较成功的剧了。

不过,在看完电视剧后,还是把原著细细地又读了一遍,不得不说,想要感受友情和职场逆袭看电视剧就够了,但是想要知道女人如何能让自己活得有底气,不得不说,还得看原著,看亦舒的文字。

还是先说明一下,本文是写原著,为了配图用了电视剧,不是写电视剧哦。

看过《流金岁月》的原著,会发现电视剧改编是相当成功的。因为亦舒的文笔犀利干净,为了突出人物的故事,会弱化和模糊很多故事背景和场景,像是一副写意的山水画,想要变成大众喜爱看的写实画,电视剧改编是要代入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工作场景的,也需要增加更多人物冲突,来丰富故事情节的感染力。

原著里的文字很干净,情节没有像电视剧中太大的起伏和冲突,整本书的叙述就像一个清丽的女子,温婉而不失犀利。

说到犀利,是让人看到书中人物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这份清醒是亦舒赋予两位女子的特点,也是因为这份清醒,让蒋南孙不是刻板印象的事业女性,让朱锁锁也不再是人们定义的捞女,她们皆因为这份清醒,各有各的迷茫和遗憾,各有各的成长。

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份清醒,都是对女性看待世界的提醒,一切没有那么残酷,但是一切也没有那么美好。我们在成长的这条路上该如何自处呢?

01

亲密的关系也要有一份界限感

在电视剧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情,那是一份永远都不怕塑料化的感情。不过,对于这样一份友情,如何保持它的新鲜,在书中可以找到更具体的答案。

在亦舒的笔下,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情是亲密无间的,但是其中有一份清醒,这是两位聪慧女子都拥有的清醒。

女孩子的友情,大多是两人之间的互动,就像跳双人舞,得两人有共识也有自知,否则一方跳错舞步,踩了对方的脚,又或者一方突然想改变舞步节奏,另一方跟不上,这些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舞跳不下去,友情迟早有一天也会塑料化,会分崩离析。

书中开篇就写到:“她们剪一样的发型,用一样的书包,心事,却不一样。”寥寥数字,就把蒋南孙和朱锁锁的亲密和独立勾画了出来。

朱锁锁寄居在舅舅家,却不认为舅妈对自己好,在她看来,舅妈对她的好,皆因为她父亲给了钱。可是,南孙提醒她,承认对方的好不要找动机原因,她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总是有原因的。”

蒋南孙说这句话的时候,也不过十几岁的女生,却能看到一段关系背后的本质。在人际关系中,太过要求关系的纯粹性就是一种苛责,就像“水至清则无鱼”一样,就像南孙说朱锁锁那是想不开,和自己过不去。

不问所图只看对你好的结果,就能收获真诚,也能享受一段关系带来的小确幸,但是也要像蒋南孙一样,能接受关系背后的世故。

一段好关系的开始,两人都要保持清醒自知。

小姨送给蒋南孙一枚别致的银戒指,朱锁锁爱不释手,南孙要转送给朱锁锁,笑说,她们两个人就不会为一件东西伤和气。

一段见证友情的情节是如此美好,但是亦舒转笔就写下了她们的小心思。朱锁锁没有积极回应蒋南孙的话,而是想到,或许这枚戒指还不够重要,未来会不会有重要到无法分享的事?

蒋南孙看朱锁锁不语,也立刻想到了这一层。只是两个青春年少的女孩,还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无法分享的。

这样的情节安排,提醒着身处亲密关系之中的人,界限意识是不能丢失的,想要保持关系的新鲜度,就要保持一定的界限,越界就是关系的一场灾难。

蒋南孙和朱锁锁在友情中保持界限感,贯穿了整本书。朱锁锁离开蒋家独自生活,很久都没有联系蒋南孙。当南孙知道朱锁锁在娱乐场所工作时候,她没有伤感。

在她看来,她理解朱锁锁的做法,也能想明白不告诉她的原因,她知道:“无论什么都需要付出代价,一个人,只能在彼时彼地,做出对他最好的选择,或对或错,无须对任何人剖白解释。”

蒋南孙对于关系中的距离分寸拿捏得很精准,即使是再亲密的关系,都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选择和不想说的权利,否则关系就成了一种束缚,会让对方压抑和窒息。

如果那样,试问这段关系还能保持新鲜吗?还会有生命力吗?

02

努力打拼不一定有成就感但会有选择权

在原著小说中,对于两位女孩的故事写法是不同的。对于蒋南孙是正面的描写,故事情节描写相对朱锁锁要清晰很多,对于朱锁锁,一直保持一种侧写的手法,尤其是在朱锁锁离开蒋家独自生活后,更多是从蒋南孙的眼光出发,去看到朱锁锁的故事情节,大量信息都是被隐藏的,这也突出了人们对于朱锁锁经历的联想。

这种联想,让很多人给朱锁锁贴上了“捞女”这个标签,但是亦舒笔下的“捞女”都不会是简单生硬地一个“捞女”形象,她更多地是通过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来丰富这个人物的层次感。

蒋南孙和朱锁锁在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后,两人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路。简单来说,蒋南孙让自己成了职场精英,用拼命工作来换取生活的尊严,而朱锁锁是想走捷径的,她工作没多久认识了李先生。

她和李先生交往期间,也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单纯靠着别人过生活,她也想给自己打拼一份家业,只是终究因为是靠人,一旦人不见了,一切也就化为泡影了。相对蒋南孙,朱锁锁的生活是纠结的,她后来选择嫁人去国外,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临走时候,她略有些羡慕的和蒋南孙比较,南孙已经快要结婚,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她只能选择远嫁异乡,前途未卜,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定下来,把女儿接去团聚。

朱锁锁的这份失落,恰恰也说明了她还是清醒的,她也知道女人的独立,是要建立在经济独立之上的,只是她不像蒋南孙那样笃定,可以沉下心来努力打拼。

书中一开始就写到,蒋南孙的母亲对南孙最多的教导就是:“南孙,早知道还是多读几年书自己赚钱的好。”所以,蒋南孙从小就知道,想独立就要读书好,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为自己打拼。

其实,我们都知道,努力打拼的背后更多是不得已,没有几个人的爱好恰恰可以是工作,包括蒋南孙也一样。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如此努力地打拼呢?

是为了有选择权。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成就感就会减分很多,但是拥有一个在当下可以让自己生存的工作,就能让自己对生活多几分掌控感,在生活出现风雨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打伞,也可以选择奋力奔跑,甚至可以选择暂避躲雨。不用像朱锁锁一样,心有不甘却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亦舒的小说之所以更符合当代女性的主流思想,是因为亦舒的写作时代背景,已经是对女性开放更多选择的时代,而亦舒用自己的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女性,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都要先保持自我的独立和清醒。

03

婚姻是另一种爱情的开始

随着朱锁锁的远嫁,整本书的故事也进入了尾声。在电视剧中,人们看到的是蒋南孙幸福生活的开始和朱锁锁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这样的结局符合当下大众看剧的思路,但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在原著中,亦舒在最后一刻还不忘提醒,一切才开始而已。

原著结尾是蒋南孙终于和王永正走到了一起,开始操办结婚大事,一切看似是蒋南孙迎来了人生莫大的幸福,但是亦舒还是写下了婚姻现实的一面。

不是灰姑娘找到了白马王子,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明白,亦舒要告诉女性的是,从结婚这一刻起,有些事情是慢慢变味的,并不能用幸福还是不幸福来评价。

王永正追求蒋南孙可谓是尽心尽力,但是在婚前两人的对话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

亦舒在书中写到:“他们都希望配偶在家中提供酒店服务,假如女方一定要出去做事,累死是活该,没有人会感激,因全属自愿。”

而王永正的话也在预示着结婚后两人的分工:“又是鸡蛋三明治,够不够营养,不是咸牛肉就是这个,你还会不会别的?”

这是一种暗示,暗示蒋南孙结婚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如何享受结婚蜜月的甜蜜,而是醒来后第一顿饭谁做的问题。

不过,亦舒让蒋南孙保持着特有的清醒,蒋南孙对即将远嫁的朱锁锁说:“结婚也不过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千头万绪,可不简单,少女中了童话故事的毒,总以为结婚是一个结局,等发觉是另一个开始,难免叫苦连天。”

所以说,女人进入婚姻,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在婚姻中,女人最容易被消磨掉的就是自我,保持自我意识是一种对婚姻的清醒,也是拥有幸福的前提。

工作和婚姻是一个女性要面对的事情,愿你有底气做自己,愿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安之若素,

左手握理性的思考,

右手写温暖的文字,

成长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不易,有智慧的女人却活出了精彩——我看电视剧《流金岁月》
流金岁月:关于蒋南孙和朱锁锁的这3个背景,你了解多少?
有一种姿态叫“亦舒女郎”,《流金岁月》你别毁了它
《流金岁月》中的5个人生道理,我们都该好好品味和学习
好朋友赚了2000万,我却失眠了,怎么办?
《流金岁月》热播,盘点亦舒原著小说中的30个精彩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