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风送暖,楹联留香

1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代多悬挂于殿堂两侧楹柱,内容对偶而得名。据《宋史蜀世家》记载,“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幅春联,春联也是对联中应用最广,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每逢新春佳节,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写,爆竹声中,新桃换旧符。所谓桃符,是由于传说中人们往往在桃木板上画符,悬挂于左右门,以祈平安,躲避灾祸。

后来到了明代,人人渐渐用红纸代替了桃木板,不仅方便书写,也便于保存。无独有偶,人们过年喜欢穿一身红,剪纸也是红色,之所以用红纸,是因为中国红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实在是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

且不说故宫紫禁城楼里那一抹砖红,宛如美人迟暮,哀而不伤,有着一双看透岁月的温和瞳孔;也不说那锦衣华服上的金丝银缕,衬着一身喜庆的红为底色, 宛如寒冬里灼灼之花;只看那年年岁岁家家门前的春联,它会褪色,也会残损,但在年年人们满载喜悦的心情的更替中,那抹红却以另一种形式永存。

2

诗书传家示中堂

除去春联,对联的艺术形式,更是被广泛应用到了书法章法中,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中堂,左右就是一幅对联来相衬。

一般来说,对联内容更多是为解释正文内容,继而起到升华作用。同时对仗工整的形式,又符合了历来书家严谨的作风,对联字体未必要与中堂字体相统一,只要整体风格一致,都是可以接受的。

古代书院,文人书房,抑或书香门第的家族,正厅正中一般就会悬挂。这反应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礼”的讲究,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传统中华的“礼”文化,由此便可见一斑。

3

翰墨留香许倾心

对联应用内容十分广泛,但无论是春联,挽联,贺联,行业联等等,都无一不是书法艺术的一种体现,比起那些散发着油墨印刷味道的工厂流水线对联产品,我们更加学会了去珍惜,那一笔一划书写而成的对联,墨香不退,更留余味。

位于昆明大观楼的对联,一直以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由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创作。“五百里滇池奔来,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只要耐心地把这副对联从头到尾仔细观赏一遍,一种看遍物是人非,叹尽历史兴亡之感便不由得袭上心头,我们的思绪早已超脱了小小的对联限制,望着江面上远去的孤鸿,沉坠的夕阳,洒脱,又惆怅。

对联就是这样的多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满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喜悦与惆怅,年年岁岁,饱经风霜,却依旧安然屹立在门前,抑或房中,宛如故人,一见,便倾心。

作者简介:司马武当,字当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粟皂迹——梁越强书法小集
头角峥嵘 || “ 正山堂杯 ”历届青年书家作品选
早年他身陷囹圄妻离子散,出狱后卖5年春联,奋斗成硬笔书法大家
2022年大同市龙园春联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武汉紫阳公园十幅楹联亮相
“牛”转乾坤龙门对联书法展-邓凌鹰(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